深入开展“百姓宣讲”活动推动理论传播通俗化大众化
2015-04-17中共双鸭山市委宣传部
中共双鸭山市委宣传部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是理论武装工作的重点任务,也是难点课题。近年来,双鸭山市把开展“百姓宣讲”活动作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通俗化、大众化的有效载体,通过百姓讲、讲百姓、百姓听,把讲台让给群众,把话筒交给群众,使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有效理解和掌握,内化为群众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转化成群众的工作实践和自觉行动,实现了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群众被动接受到深度认同的转变。
一、从基层来到基层去,“小人物”组建“大队伍”
针对过去理论宣讲采取单向灌输方式,老百姓只是被动的接受者,缺乏双向的互动交流的问题,双鸭山市坚持理论宣传以群众的视角观察社会现实,以面向群众服务大众作为价值导向,把话筒交给群众,让群众做理论宣讲的主角。
一是深入挖掘,从百姓中选取宣讲员。市委宣传部从2013年开始,以“中国梦 身边事”为主题,面向全市公开征集宣讲线索,推荐选拔百姓宣讲员。经过各县区、各系统、各单位层层挖掘,择优推荐,累计有50余名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百姓成为市级“百姓宣讲团”的宣讲员。他们中有一线工人、有乡村教师、有媒体记者、有社区主任、有普通律师、有白衣天使、有创业精英、有爱心志愿者。他们来自不同县区、不同战线,但相同的是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有宣讲党的理论政策、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强烈愿望。
二是开展培训,提升百姓宣讲员水平。百姓宣讲员来自基层一线,他们很少有机会在众人面前讲话,为了提升他们的宣讲水平,市委宣传部指导他们把握三个原则认真撰写宣讲稿件:真实性,宣讲的内容必须建立在亲历、亲为、亲闻的基础之上,讲真人、真事、真心话、真感情、真感受;典型性,宣讲的故事或感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宣讲从一个侧面反映时代特征,对社会能够传递正能量,对他人有启发教育意义;导向性,宣讲的内容选择和格调把握要符合当今时代特征,能够推动群众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在宣讲稿件把关的基础上,邀请专业人员从宣讲技术层面进行培训,按照“一分钟抓住人,三分钟感染人,五分钟征服人,八分钟启发人”的标准,经过训练打磨,度过最初的紧张期后,宣讲员都能够轻松自如地在台上和听众聊家常了。
三是整合资源,建立百姓宣讲人才库。为了推动百姓宣讲活动系统化、常态化,双鸭山市在组建市级百姓宣讲团的基础上,着力引导基层各县区、各系统建立百姓宣讲网络。在纵向上,建立了市、县、乡三级百姓宣讲队伍,层层组织开展宣讲活动,择优向上推荐宣讲员;在横向上,注重从农业、医疗、教育、公安、法律等与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行业系统中选拔宣讲员,先后组建了“白衣天使宣讲团”、“红烛宣讲团”、“金盾宣讲团”、“矿工宣讲团”等特色宣讲团,在全市形成了上下联动、覆盖广泛的百姓宣讲队伍。
二、用身边人讲身边事,“小故事”阐释“大道理”
百姓宣讲的本质就是用群众身边的人,讲群众身边的事,通过“小故事”讲好“大道理”,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当代社会的主流文化展示好,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回答好,从而实现群众的自我教育。
一是讲活党的理论。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国梦”主题教育、党的群众路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等重大理论,百姓宣讲团成员分别以群众的视角作为切入点,联系自己的工作生活,联系身边的人和事开展宣讲,使理论鲜活起来。宝清县农家人联社理事长周鑫雨以《农家人的中国梦》为题,讲述了他创办农村联社带领农民致富的故事,完美诠释了基层农民的中国梦。双鸭山广播电视台“行风热线”节目主持人丁岩以《架起党、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为题,通过讲述“行风热线”节目开通十年来服务群众的历程,阐述了群众路线的真谛。鸿乐律师事务所主任白晓秋以案说法,通过分享自己当律师几十年来的感悟,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讲到了群众心坎里。
二是讲透国家政策。在当前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的大背景下,群众对国家政策的把握、对自身利益的关切成为热点。在开展百姓宣讲活动中,让百姓在自己充分掌握政策的基础上,以具体事例讲透国家政策,回答更多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能够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引导社会正面舆论。围绕百姓关注的创业政策、医保政策、教育公平、司法改革、环境保护等热点话题,宝清县鑫淼食用菌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鞠秀琴从推动大众创业入手,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讲清了政府鼓励和支持创业的政策;市医疗保险局的李红杰则从推进新农合、大病救助等政策体系入手,详细为群众阐释了国家、省市关于医保方面的政策措施;来自宝山区的乡村教师王宏梅,从改善农村基础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入手,把政府推动教育公平的政策讲得明明白白;市检察院的检察官李向华,通过自己从检几十年的经历,讲述了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受到多个单位邀请作宣讲报告;来自市环保局的单丽娜,从李克强总理“两会”上答记者问的问题入手,把环保法融入群众生产生活实例中,做到了深入浅出。
三是讲好百姓故事。马克思主义认为,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百姓的故事看似很普通,却与群众最贴心,百姓的事迹看似很平淡,却让群众感觉最亲切。通过开展百姓宣讲,讲好百姓故事,发动广大群众发现、传播、弘扬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真善美,汇聚社会正能量,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渠道。在全市已经开展的三轮巡回宣讲中,总有一些百姓故事让现场的听众潸然泪下。来自市地税局的陈书勤,18年坚持资助她在山西农村支教时的学生读书,7次返回山西看望她的学生,累计资助钱物十几万元,她被评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她的每一场宣讲,都深深地感动全场听众。来自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王淑芝,每当讲到她与那些聋哑、智障的学生们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故事时,都会禁不住热泪盈眶。百姓宣讲员就是以平凡的故事情节来抓住听众心理,以具体的细节描述来传达渲染情绪,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故事越平凡,给人的印象越亲切,给人的启发越深刻。
三、以新媒体拓展新渠道,“小平台”汇聚“大舞台”
开展百姓宣讲活动,根本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传播的通俗化带动大众化,从而实现理论传播的深度普及和广泛覆盖。为了打造百姓宣讲活动品牌,扩大百姓宣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双鸭山市充分运用新媒体,着力开辟和拓展百姓宣讲的新阵地、新渠道,通过搭建四个平台,使百姓宣讲的一个个小平台汇聚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大舞台。
一是搭建媒体联动平台。整合和统筹媒体宣传资源,把“中国梦 身边事”百姓宣讲活动作为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点项目,作为新闻宣传的重要选题,《双鸭山日报》在头版开设了“中国梦身边事”百姓宣讲专栏,每期推出一位宣讲员,刊发百姓故事;双鸭山广播电视台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每期推出一位宣讲员,同时对每一位宣讲员进行了深度采访,在其他栏目进行完整播出;双鸭山新闻网等开辟专栏,通过图片、文字全面报道百姓宣讲活动开展情况。
二是搭建网上宣讲平台。为了让更多的群众听到百姓宣讲报告,市委宣传部对每一位宣讲员的宣讲报告进行了同步录像,并在网上建立了百姓宣讲视频平台,网民只要打开宣讲网页,就能随时观看宣讲视频。在市网信办举办的双鸭山市首届“网络文化月”活动中,百姓宣讲团的网上视频成为最受欢迎的网上内容,得到社会各界的“点赞”。
三是搭建微信公众平台。针对越来越多的群众通过手机获取信息的传播新趋势,市委宣传部于2014年开通了“双鸭山微理论”微信公众平台,顺势将百姓宣讲活动搬上了微信平台。只要通过手机打开微信,搜索并关注“双鸭山微理论”公众号,就能第一时间获取百姓宣讲活动的各类信息。一个个感人的百姓故事通过群众在微信中的不断转发、分享,成为“朋友圈”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四是搭建百姓微电影平台。为了更加直观地传播百姓故事,双鸭山市启动了“百姓明星”系列微电影项目,2015年将从全市百姓宣讲员和先进典型人物中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拍摄系列微电影,以公益广告、视频短片等形式,在电视、网络、微信、广场LED大屏等处循环播放,把百姓宣讲活动延伸和拓展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