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把手”开博客:是做秀还是亲民?

2015-04-17

法治新闻传播 2015年6期
关键词:一把手宿迁博客

■“一把手”开博客:是做秀还是亲民?

2006年11月21日,江苏省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带领宿迁市十几个部门的“一把手”以实名方式在 “网上宿迁”开通了各自的博客,集体网上亮相,吸引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并引发热议。在当天的宿迁政府网——“网上宿迁”首页,新增加了名为 “绿都博客”的版块,已开通15个博客。这些博客的主人包括宿迁市市委书记张新实、纪委书记沈成、市信访局局长申湘琴、市城市管理局局长周维山、市质监局局长张鸣等政府官员。大部分博客上还贴有他们的半身工作照片。

张新实认为官员建博客,可以听取正反两方面不同的声音,接受群众监督,畅通言论渠道,提升全市干部和群众的素质。同时,通过博客也可以考察干部,是新时期执政方式的创新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非常可惜的是,这个名为 “绿都博客”的新生婴儿只存活了4天,11月25日,张书记一纸声明将 “绿都博客”改为 “政务之声”。张书记在声明里写道:“昨天,国内某著名网站登出宿迁12名领导干部开博客消息后,引起轩然大波、网民热议。有些人对此作了非议,有些人进行了善意提醒,也有一些人因误解而发表了跟帖,我都很理解。昨天晚上我一一阅读了网民的意见,都记在了心里。但我始终认为,这是我们宿迁政务工作的一个新的尝试,仅限于宿迁范围,理应无可厚非。但很多网民提了意见,我对 《网上宿迁》刚开的 《绿都博客》栏目作了一些思考,也许真应接受某些网民的意见,作一些改变。”

实际上在宿迁张新实之前,已有郑州市物价局局长陈军安开通了他的个人实名博客,目前浏览量已超过5万,有些网友留言非常不客气,但他都没有删除。官员建博客,不但要有胆量,还要有雅量。

【评 点】

在信息获取和信息交流方面,网络以其开放性、便捷性和互动性而具有很大的优势。特别是网民发言的匿名性,网络发言往往更自由、更大胆、更尖锐、更平等、更真实。因此,市委书记以及12个部门 “一把手”以实名博客的方式,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与交流,其积极意义无疑值得肯定。然而,上网毕竟不等于下基层,网络上了解信息与到群众中间开展调查研究,毕竟有本质的不同。况且,群众反映的问题,还要经网络主管审查,能否原汁原味地在领导博客上得到反映,还是一个问号。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官员通过博客等新兴技术手段与群众交流,官员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一定会越来越强。

【观 点】

●蓝皮书特邀专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楚:博客在2006年持续火爆,政府官员集体开办博客,说明了博客是目前互联网的一个重要应用服务之一,这也是对行政法律所要求的政务公开的一种体现。我们不应该过于去注意宿迁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何种形式,只要充分利用了网络空间,在政府官员与公众之间形成了互动,群众传递民意的途径更加便利即可。我们也就不在乎是 “绿都博客”还是 “政务之声”。从过去的市长热线、政府信箱到现在的官员博客,领导与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近,但必须警惕形式化,无人接听的市长热线、石沉大海的政府信箱比比皆是,官员博客也要小心成为 “花瓶”。

●邵敬宇 (网友):在这个开放的时代,政府官员应有开放的胸怀,开放为官总比闭门做官胜过许多;信息技术时代,博客为政府官员与人民群众沟通驾起了一个快捷的平台,主动沟通总比被动接访胜过许多。多听一些网友 (民众)的声音,多察一些民间实情,一方面是政府官员密切联系群众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立政为公、执政为民的需要。

●关家涛 (网友):领导开博之后,势必有一些投诉、举报的留言,其中不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更不能排除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一些别有用心者、对社会不满者做出非常举动,对于此类事件,也必须在现有法律、政策框架内找到合适的对策。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毛寿龙:官员博客对制度建设意义不大。更好地完善已经普遍建立的政府网站,既政务公开,又沟通网友,是一个更好的,更具有制度意义的选择。部分政府网站有两大不足之处:一是更新太慢;二是缺少博客那样的互动性平台。

猜你喜欢

一把手宿迁博客
东大街:宿迁人的清明上河图
江苏宿迁:为500余名农民工解“薪”事
宿迁,宿迁
天津“一把手”黄兴国落马
博客天下
“一把手”眼里的依法治国
宿迁的昨天和今天
博客相册
博客相册
我为博客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