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县杂交稻制种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
2015-04-17饶泉根卢福安
饶泉根,卢福安,夏 玲
(1.福建省建宁县伊家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354506;2.福建省建宁县农业局)
建宁县杂交稻制种生产过程中,气象灾害常会影响到父母本播期的计划、花期授粉,以及病虫害的消长、两系稻转育和种子纯度等方面,笔者通过分析杂交稻制种生产过程中主要气象灾害的种种不利因素,并结合多年制种生产实践和经验,提出应对措施。
1 建宁县基本气候概况
建宁县地处福建省西北山区、武夷山脉中段,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同时又体现大陆性山地气候特征,局部小气候各有不同。历年年平均气温17.2℃、极端最高气温40.7℃、极端最低气温-12.8℃、降水量1835.8 mm、日照时数1544.5 h、无霜期282 d、相对湿度82%。全年四季气候分明,昼夜温差大。
2 主要气象灾害
通过对建宁县近10年杂交稻制种发生灾情调查分析,建宁县杂交稻制种主要气象灾害以洪涝、低温阴雨及秋寒为主,合计占92%;其余为倒春寒、干旱、大风,各占2%~3%;个别年份由于异常温度变化引起花期不遇及种子变异。
2.1 倒春寒
建宁县有的年份春季遭遇“倒春寒”天气,持续1周温度在10℃以下,给杂交稻制种生产带来极大影响。建宁县出现“倒春寒”天气一般在3月中旬末至4月初,如2013年4月初出现寒潮天气,过程降温幅度达11℃以上,最低气温出现在6~7日,降至2~4℃。此时多数母本秧苗正处于断奶期,不利于秧苗扎根和生长,甚至出现严重的母本烂种、父本烂秧死苗现象,有些父本秧苗死亡率达15%~30%,不利于培育壮秧。
2.2 连续性降雨
对建宁县近10年逐年洪涝次数及降水量统计分析得出,县域洪涝主要出现在4、5、6月份,洪涝灾害来临,水稻制种会孳生病虫,植株出现倒伏,田间肥水流失严重,造成杂交稻制种产量下降,严重的田块种子产量减收50%以上。
2.3 大风、台风
在7月下旬至9月下旬遇大风、台风灾害机会大,由于受台风影响,出现大雨或暴雨数日,以及由此引发的7级以上大风,给水稻制种生产造成一定影响,比如烤田不干造成植株重度倒伏,稻飞虱、纹枯病暴发为害;授粉期遇数日暴雨,无法人工赶粉,种子结实率不高;水稻成熟期受大风、台风天阴雨的影响,导致青粒多、千粒重变小和发芽率不高;台风阴雨天气水稻易出现穗上芽,导致植株倒伏。这些因素可致使种子产量比正常年份减收30%以上,甚至绝收。
2.4 特殊低温天气灾害
据记载,建宁县2006年7月上、中旬,气温偏低,有些时期一直在19~25℃之间徘徊,对两系制种尤为不利。因两系母本的育性转换温度一般在23.5~24.0℃,正处在幼穗分化6、7期上的两系母本极易在适宜低温下自交结实,从而影响种子纯度,甚至纯度低至60%以下,无利用价值。
2.5 秋寒
此时烟后制种或二季制种品种正处于抽穗开花期,受秋寒的影响范围较广。根据统计,建宁县“20”型秋寒天气每年出现概率为2.1次,平均达11 d。遇到秋寒,亲本间不能正常授粉,空秕率增加,产量下降30%。
3 防御措施
3.1 防范倒春寒
一要抓住寒潮过后的冷尾暖头抢晴播种。一般可遵照“冷头浸种,冷中催芽,冷尾播种”原则;二要对缺苗的农户尽快补播生育期短的组合;三要加强田间秧苗管理,重点是防治坐蔸和病害,增施微量元素和磷、钾肥;四要搞好秧苗调剂工作,对口挂钩,登记造册;五要重新做好隔离规划,保证种子质量;六要推广工厂化育秧、早制父本推广大棚集中育秧,克服“倒春寒”等不利因素。
3.2 防范连续性降雨
在4~6月遇到连续性降雨、地方性雷阵雨、洪涝灾害后要尽早排除田间渍水,适当地增施磷肥和钾肥,使受淹水稻早日恢复正常生长。强降雨后,所有田块都需要进行病灾防控,重点防控好稻瘟病、纹枯病,也可以适当喷施磷酸二氢钾,这样有利于促进水稻早熟。
3.3 防范大风、台风
在水稻制种扬花授粉期喷施九二○时,如遭遇大风、台风袭击,气温下降,可提前灌深水保温,而且使用原剂量不能达到解除包颈效果的,应增加九二○用量。如因遇持续阴雨日,雨水浸洗掉部分九二○,可增加九二○用量,另拌入磷酸二氢钾、硼肥等,以提升母本抗不适气温能力。若发现穗上芽,应立即喷施穗萌抑制剂,倒伏植株田块要及时扶稻。接近成熟期,根据天气预报情况,抢晴收割,每天多次耙动种子,严禁谷堆内发热,天气转晴好后应及时晒透。
3.4 防控异常气候
异常气候对两系制种的影响较大,在制种过程中要做到“三调控”。一调控敏感期温度,母本抽穗前10 d的日平均气温不低于24℃、最低温度不低于20℃;二调控敏感期冷灌,制种田块抽穗前10 d不能灌溉20℃左右冷泉水;三调控花期温度,亲本花期日平均气温不高于35℃、最高温度不高于38℃。通过分析比较,可确定建宁县丘陵山区、低丘平原海拔290~350 m的生产基地为两系杂交稻制种的适宜地区,同时要求在7月下旬或8月中旬安排为抽穗扬花期,能保证稳定通过育性转换敏感期又能保证正常抽穗扬花。此外,还可以通过引用河水给植株保温的办法,给田间灌大水、灌深水,利用水比热较大的物理特性,来保住水稻植株外部的温度。一般在14:00~16:00灌水为宜,因此时水温较高,灌水量越多越好。在气温回升的时候及时排水,严格遵循高温排水、低温灌水的原则。
3.5 防控秋寒
根据杂交稻制种父母本生长发育喜温怕寒、对低温比较敏感的特性和扬花习性,海拔290~350 m的地区,近10年气象记录显示日均温低于24℃的日期一般出现在9月10日以后,日均温低于23℃的日期一般出现在9月15日以后。因此,早制亲本应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抽穗扬花,二季制种三系组合安全齐穗期在9月5日前,两系组合为9月1日前,可有效防止秋寒灾害;在秋寒发生前,对二季制种合理配合施用氮、磷、钾肥,以提高抗寒力,争取早成穗,避过秋寒危害,有利于保花和提高结实率;寒流到来之前2~3 d可喷施磷酸二氢钾,以补充作物后期必需的营养元素,增强抗寒能力,同时在寒流过后再喷施磷酸二氢钾、九二○,以促进穗颈伸长,减少包茎,提早抽穗和提高结实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