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黄龙病的为害传播与综合防控措施
2015-04-17林天从
林天从
(福建省南安市乐峰镇农业服务中心 362324)
柑橘黄龙病是柑橘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在柑橘管理过程中,如果园中有个别植株感染了黄龙病,而果农没有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将导致柑橘黄龙病的传播蔓延,造成整片果园毁灭,经济损失巨大。乐峰镇某果林场于1985年种植柑橘7.33 hm2,主要种植品种为芦柑,1996~2002年出现了黄龙病疑似病树,经福建省相关部门调查及送检,确诊为柑橘黄龙病。因该果林场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将黄龙病的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柑橘产量和品质受影响较小。现将该果林场防控柑橘黄龙病主要措施总结如下。
1 柑橘黄龙病为害特征
1.1 主要为害部位
柑橘的根、树干、枝、叶、花、果都会受到黄龙病感染为害,并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严重时导致整株柑橘树死亡。
1.2 病征
1.2.1叶片 叶片得病的典型症状是黄化、变小,发病初期叶片常显现为斑驳型黄化,发病后期新梢抽生的叶片一般为均匀黄化。
1.2.2树冠枝梢 发病初期,树冠上有些嫩梢新叶尚未完全转绿就发生黄化;有的叶片转绿后褪绿黄化,形成黄绿相间的斑驳状黄化。
1.2.3果实 果实得病的典型症状是着色异常、果小、畸形,主要表现为果蒂和果肩周围先褪绿转色,其他部位仍为青绿色,即果农称之为“红鼻子果”或“红肩果”,病果的果汁味酸、味淡,不可食用。
1.2.4根部 病根表现表皮脱离、腐烂等,根部感染黄龙病一段时间后开始腐烂,一般从细根向根颈部发展。
1.2.5种子 有些能够产生种子的品种,在感染了黄龙病以后,不仅果实会畸形,种子也会出现发育不良的状况。
2 柑橘黄龙病传播方式
2.1 木虱昆虫传播
黄龙病病菌主要通过木虱取食为害传播,柑橘木虱防控较好的果园,柑橘黄龙病传播速度慢;没有及时防治柑橘木虱的果园,柑橘黄龙病传播速度快。
2.2 嫁接苗木传播
在进行苗木嫁接过程中,若所用的砧木或接穗已感染黄龙病,幼苗也易感染黄龙病。
2.3 园内苗木传播
在种植新苗木的过程中,若种植携带了病菌的苗木,就容易导致整个果园感染黄龙病。
3 柑橘黄龙病发病条件
3.1 品种
柑、橘、橙、柠檬和柚类均可感病,但以椪柑、蕉柑、福橘等品种发病最为严重,发病后衰退也快。橙类、柚类等品种发病程度相对较轻。
3.2 树龄
在柑橘管理过程中,不同树龄的柑橘树都可发病,但幼龄树发病速度和传播速度比老龄树快。
3.3 气候条件
温度和湿度与黄龙病的发生也存在一定的关系,海拔较高的山地果园,气温较低,湿度较大,不利于木虱的生存繁殖,这些地区黄龙病发病率较低,传播较慢。柑橘木虱孵化要求气温在18℃左右,对湿度也有一定的要求,湿度低能促进其大量繁殖。因此,在低海拔地区,因其春季适合木虱的繁殖,秋季就容易大面积发生黄龙病。
3.4 果园管理粗放
在果园管理过程中,没有进行科学的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容易造成柑橘树势衰退,抗病力下降,木虱传染速度较快,病情蔓延加速,从而导致果园大面积发生黄龙病。
3.5 苗木带病
在苗木种植管理的过程中,植株没有经过严格的检疫,导致病原控制不到位,易导致黄龙病害的传播。
3.6 交叉传播
由于果农对黄龙病传播途径及危害性认识不足,相邻果园不同种植户在管理措施及病虫害防治时间上不统一,造成黄龙病在不同种植园之间相互感染传播。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建立无病苗木繁育体系
选择果园中优良品种单株,通过脱毒处理,采用自育自栽方法,建立无病苗圃繁育无病苗,严禁调入带病毒苗木,从源头上控制外来病源。
4.2 空间隔离,清除寄主植物
新建果园须距离老柑园2 km以上,建园前须全面清理园区及附近的黄龙病寄主植物。建园后,每年对园区及附近的黄龙病寄主植物进行清理,防止从其他寄主植物传入黄龙病。
4.3 及时防治柑橘木虱
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主要传播媒介,因此要把防治柑橘木虱作为防控柑橘黄龙病的关键措施。针对柑橘木虱以成虫越冬的特点,在每年春季新梢萌发初期 (防治柑橘木虱的关键时期),以及各次新梢萌发初期喷药防治柑橘木虱。可选用吡虫啉、喹硫磷、毒死蜱、扑虱灵等药剂,于每次梢期集中喷施2~3次,柑橘树抺梢必须在喷药后进行,以防止木虱向外迁移。
4.4 及时清除田间病树
田间病树是黄龙病的主要传染源,若不及时处理,将很快传播蔓延。在每次新梢抽发期间应组织技术人员到果园巡查,发现病树立即喷药杀虫,然后及时挖除烧毁,土壤用石灰消毒处理,做到发现1株清除1株。在柑橘管理中每年坚持实施该措施,就能较好地控制黄龙病的蔓延。[1]
4.5 提高果园管理人员防治柑橘黄龙病技术水平
每年组织果场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让他们充分了解黄龙病的危害性,掌握各个时期的关键防控技术措施,参与柑橘黄龙病防控管理,从而有效防控柑橘黄龙病。[2]
[1]林秀萍.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技术 [J].果农之友,2007(2):37.
[2]陈跃飞,肖文生,尤有利,等.柑橘黄龙病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J].农业科技通讯,2010(3):17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