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里淘金抓新闻——浅议会议报道变化及对记者编辑的要求
2015-04-17■徐强
■徐 强
沙里淘金抓新闻——浅议会议报道变化及对记者编辑的要求
■徐强
会议新闻是新闻宣传工作的重点领域,尤其对机关报来讲,及时宣传报道一些会议新闻更是其职责的一部分。当前,尽管会议报道仍在新闻报道中占有相当分量,但基于市场、信息传播环境等因素变化影响,传统媒体对会议新闻报道的要求已经发生悄然变化,曾经的“板报式”会议报道逐渐被突出新闻性的会议报道所取代。如何从一般的会议报道中挖掘新闻?对新闻记者和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十几年来,数字技术的更新迭代、新媒体的风生水起,让报纸行业感受到了瑟瑟寒意。面对市场、环境的压力,不少报媒在提出转型融合变革口号的同时,对稿件质量的要求也更强调可读性和新闻性。受此影响,曾经的 “拿来就用”“给啥发啥”的会议新闻报道形式注定要被摒弃。
催生对会议新闻报道要求发生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来自中央层面。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中央近年来对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思路也进行了调整。其中,以2012年在新闻战线开展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为代表,中央对新闻战线提出着力转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着力提高针对性实效性、亲和力感染力,提倡短实新,反对假长空的要求。同年12月,中宣部下发 《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更是对新闻报道明确提出多项具体要求:“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确定内容”“不发一般化的工作报道”“杜绝照抄照搬文件和领导讲话”……
总之,各种因素汇集,决定了当前报纸尤其机关报在履行宣传舆论工具职能的同时,更要强化新闻传播的职能。面对会议报道,如何处理好宣传与新闻的关系,也就成为对记者编辑业务能力的一种考验。
熟悉会议报道的人都知道,多数会议主办方都会提供一份 “官方”新闻通稿。但这些通稿多出自于主办方工作人员之手,由于工作目的、对报纸了解等方面与媒体人存在差异,通稿的侧重点大多偏重于宣传而非新闻。众所周知,新闻与宣传是信息传播中两个相互交叉的概念。宣传具有更强烈的功利性和主观性,目的是掌控受众的思想,同时向他们宣扬并接受传播者的思想或观点,其是不以受众为本位的传播行为。而新闻强调的是信息传播,按照新闻界老前辈范长江的定义,新闻 “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可以用一句话归纳宣传与新闻之间的区别:前者强调 “我要告诉你什么”,后者则强调“你要知道什么”。所以,作为新闻信息的第一道 “把关者”,记者如何从头绪繁琐的信息中抓取新闻,首先考验的是其新闻敏感性。
记得刚进入新闻行业的时候,一位摄影家朋友告诉笔者,在摄影行业里“有些人走了千里路,看到的风景不足百米;有些人走了百米路,看到的是千里的风光”,以此来形容敏锐的观察力对摄影者的重要性。对记者来说,这种观察力就是对新闻的敏感。新闻敏感又称“新闻鼻”,是新闻工作者发现和判断新闻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是记者必须练就的业务素质。
笔者的一位同事在2000年参加一场名为 “迎接国际化挑战——应对欧盟反倾销研讨会”采访时,从众多的发言材料中敏锐地抓住了 “从 1979年开始至今,中国产品受到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的近四百起反倾销指控,位居全球之首”这一信息,以 《中国成为国际反倾销最大受害者》为题写就一篇六百多字的短消息。由于没有拘泥于 “9家彩电企业应对欧盟反倾销”会议主题,捕捉并围绕“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反倾销已成为保护本国利益的最主要手段,使中国成为受害国”这一重大主题,他也成为在参会的30多家媒体中,唯一写出独家新闻的记者。该稿见报后,《人民日报》全文转发,新华社、中新社、新浪、搜狐等几十余家网站转载,在国内掀起了反倾销宣传浪潮。次年,该稿获得了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在后来闲谈中聊及此稿的成功时,同事表示多年经济领域新闻采访积累的知识,帮助他准确判断并抓住了那次会议中的新闻点。
事实上,目前的报纸特别是专业类报纸,在招聘、选用和培养记者方面,越来越重视专业教育背景。熟知所采访领域、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已成为记者,尤其是跑口记者应当具备的一项业务素质。
另外,将一篇普通的会议报道写出特色与新闻性,也是对记者新闻写作功底的一项考验。2014年底,笔者所在的报纸刊发过一条 “某省征集民生实事项目意见建议”的消息。这条消息的来源是记者从该省举办的工作总结会上获悉的。对一家全国发行的报纸来讲,某一地方政府 “征集民生实事项目”已算不上抢眼新闻,但记者在写作中很巧妙地化解了这一问题。在稿件中,记者几乎没有提及工作的开展,而是 “拉”进来一个新闻点——省长,借助省长的特殊身份和 “三顾网络”在网络上发公开信征集民意近七千余条,反映出依法治国大背景下,省政府行政风格向民主、法治、开明转变的格局,写出了新意。
由于分工不同,记者往往只需要面对自己对应的一个或几个采访领域,而编辑则需要应对不同记者的稿件,其所涉猎的范围更广泛。所以,与对记者“专业教材”、成为 “采访领域知识专家”的要求不同,编辑要成为 “大百科”、知识面应更丰富宽泛。能否在众多记者稿件中去伪存真、慧眼识珠发现真正有新闻价值的稿件,是对编辑业务能力的一种考验。比如作为一家全国性的法治类专业媒体编辑,笔者在工作中经常收到某地驻站记者在采写的描述当地工作创新的工作新闻 (包括会议新闻),而这种“创新”在其他地方已经是“往事”了。这时候,如果没有足够的信息储备,就很容易把“旧闻”当“新闻”发出去,闹出笑话。
除了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新闻,编辑工作还是对稿件 “再加工”的过程。所以作为新闻信息 “第二道关口”,新闻编辑不仅应具有敏锐的新闻敏感性,还要有对稿件进行“二次创作”“拔高”的能力。在会议报道稿件编辑中,这种“二次创作”能力主要体现在标题的制作上。新闻界有句行话叫 “文章未成题为梁,文章已成题为眼”。记者拟题的过程其实就是提炼文旨的过程,而标题制作,是编辑最常态、最体现能力水平的一项业务。尤其在对会议报道稿件的编辑过程中,新闻编辑更应该大胆创新,根据稿件内容,提炼制作出符合自身媒体定位、代表自身媒体特色的标题。
总之,实践证明,会议报道同样能够写出优秀新闻。沙里淘金!期待更多的“有心人”能把会议变成“新闻富矿”,写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作者系法制日报社区版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