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查研究是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的启示

2015-04-17刘明辉

福州党校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调研领导干部

刘明辉



调查研究是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的启示

刘明辉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公共管理教研部,福建 福州350001)

弘扬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形势下,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认真学习毛泽东才溪调查的精神,借力大数据时代的新理念、新工具、新方法,在调查研究中更加明确福州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调查研究; 才溪调查; 大数据

中央对福建的新战略布局和一系列有力措施,将为福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福州作为省会中心城市要善于抢抓战略机遇,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切实推进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一、弘扬才溪精神,深入调查研究

才溪乡调查早已载入史册,但其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对我们进一步搞好调查研究工作仍具有指导意义。[1]新时期,总结历史经验,弘扬才溪精神,充分挖掘才溪调查的核心价值,学习毛泽东调查研究的艺术和方法,将为福州下一步发展提供重要指导和借鉴。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内革命形势十分严峻,毛泽东三到才溪进行调查研究。经过对才溪的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扩大红军、文化教育等方面展开全面、系统、深入的调查,反复核实、认真验证收集的信息资料,加以归纳总结、整理成文,最终形成《才溪乡调查》,这篇文章对今天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仍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毛泽东的才溪调查对革命根据地建设经验做出了科学的总结,有力证明了“在国内革命战争的环境下根据地建设是必要的和可能的”这一重要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毛泽东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有效结合,为后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才溪精神是毛泽东思想精髓的生动呈现。弘扬才溪精神,体验毛泽东在失去军事领导权和指挥权的情形下,在强令“赋闲”的艰难处境里沉下心来搞调研,最终找到中国革命发展的正确方向和道路的事迹,对当前领导干部成长成才,推动福州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是应对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客观需要,是领导提升决策能力、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抓手。转型期,面对各种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新情况,发挥福州优势,挖掘福州发展的潜力,必须进一步弘扬才溪精神,深入开展扎扎实实的调查研究工作。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新问题,掌握新趋势,在探索中形成正确的决策思路,找到有效的问题解决办法,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如果没有调查研究,只是根据老办法、旧经验拍脑袋做决策,最终只会贻误时机阻碍发展。调查研究是实现发展、找到结合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必然要求。领导干部只有搞好调查研究,摸清底子,才能明确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找到制约发展的矛盾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发展路子。

二、总结历史经验,向毛泽东学调查研究

毛泽东视调查研究为一切工作的基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源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新时期面临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新任务,领导干部既要勤于调查研究,更要善于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2]这一点我们要认真学习毛泽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以才溪调查为范本,深刻领会毛泽东调查研究的“神”,梳理出毛泽东调查研究的几个要领。

(一)带着问题去调研

以问题为导向,带着问题意识去调研,这是毛泽东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才溪调查是为了总结和推广才溪乡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过程的经验,正确回答“在国内革命战争的环境下根据地建设是必要的和可能的”这一重要问题而开展的。毛泽东带着问题意识深入群众,在调查和研究中明确中国革命发展的路径选择,解决了党内存在的偏向问题。今天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只有做到脑里盘着问题,心里盘着想法,才不至于迷失方向走错道路。我们倡导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并不意味着盲目调查,漫无目的地调查,那些随便调查、为调查而调查的形式主义显然没有价值和意义。明确调查研究的原因及其开展的必要性,才能避免背离调查研究的初衷,得出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的调查结果。

“调查研究没有问题意识则空,问题意识离开调查研究则盲”,这是康德对调查研究和问题意识关系的经典描述,可见“问题意识”对调查研究的重要性。领导干部做调研不是心血来潮突发奇想,而要带着目的,想着问题去调研,要借着“问题”明确方向和目标,增强调查研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新任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在官场正值持续震荡的特殊阶段把调查研究的第一站定在了吕梁。用王儒林自己的话来讲吕梁调研有四个原因:吕梁是革命老区;吕梁是腐败问题重灾区;吕梁是“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的故乡;吕梁是当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矛盾突出的地区。[3]这种带着问题选点调研就是“问题意识”导向的表现。开展调查研究要做到心里有底,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否则就无法看清问题的本质及其产生的根源,更不可能找到问题的解决途径。

(二)密切联系群众是重点

“和群众做朋友而不是做侦探”,密切联系群众,这是才溪调查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毛泽东才溪调查成功的重要秘诀。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只有真正融入群众,消除群众内心的隔阂,与群众进行零距离的交心交流,才能够获得真实而有价值的信息资料,才能确保调查目标的实现。毛泽东才溪调查始终强调要“眼睛向下”,坚持“甘当群众的小学生”,在走村串户间同群众共生活,在深入田间中与群众共劳作。调研期间毛泽东做到了与苏区人民推心置腹地谈心,开诚布公地沟通。他认真聆听群众的愿望,用心关怀群众的诉求,努力体察群众的疾苦,及时解决群众的困难。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让才溪人民至今念念不忘。毛泽东当年在溪西村调查时,遇到一位叫陈美兰的大妈,她对毛泽东说,家里暴动后分到的3间平房,发生火灾烧掉了两间。全家5口,她和老伴体弱多病,守寡的儿媳妇带着两个孩子,挤在一块住。家中又无劳力,生活十分困难。毛泽东当时安慰陈大妈:“天无绝人之路,我找乡政府帮你解决困难”。[4]毛泽东的安慰不是纯粹的精神安慰,而是立即兑现。当天夜里,毛泽东就召集区、乡干部开会,并提出帮助解决陈大妈家困难问题的有效方法,陈大妈的新房很快就建好了。毛泽东密切联系群众赢得了才溪乡人民的认可和信任。人民群众也因此敞开心扉、事无巨细、知无不言地积极配合调查,才溪革命根据地建设收集到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关于怎样联系群众,确保群众以真实的状态参与调查?毛泽东做出了这样一个经验的论述:“怎样使对方说真话?各个人特点不同,因此,要采取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但是,主要的一点是要和群众做朋友,而不是去做侦探,使人家讨厌。群众不讲真话,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你的来意究竟是否于他们有利。要在谈话过程中和做朋友的过程中,给他们一些时间摸索你的心,逐渐地让他们能够了解你的真意,把你当做好朋友看,然后才能调查出真情况来,群众不讲真话,不怪群众,只怪自己。”[5]体验毛泽东的调查智慧,密切联系群众是开展有效调查的重点。

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工作,要始终本着“一切为了群众”的心,采取“一切依靠群众”的方法,积极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领导调查过程要及时消除群众的质疑,化解群众内心的芥蒂,在拉近和群众距离的过程和群众交上朋友,才能从群众嘴里听到真话、实话。习近平在福建宁德地委工作时倡导领导干部要“四下基层”,做到“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政策宣传下基层”,这正是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密切联系群众,和群众做朋友的创新途径,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需要有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的决心,要能够迈开双脚走到群众中去,只有做到零距离地接触群众,才能聚民心、集民智,才能准确把握群众的实际情况,确保调查研究的质量和水准。

(三)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关键

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要求领导干部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实事求是开展调查研究是解决群众问题的前提,也是科学决策的基础。领导干部调查研究要有一竿子扎到底的心理准备,要干在实处,要杜绝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表面功夫。从才溪调查中,我们看到毛泽东调查研究极其细致,分别从行政区划、代表会议、选举乡苏维埃委员会、扩大红军、经济生活、文化教育七个方面展开,对当时才溪乡的实际情况做出了尽可能详尽的描述。《才溪乡调查》一文中所记载的名目之细、数据之多足以令人叹服,其文字和数据察觉不到一丝的随意性。在关于上下才溪两乡的乡苏代表会议方面的描述,毛泽东把每一项都罗列得清清楚楚:“每个代表管辖的居民,有10多人的,20多人的,30多人的,40多人的,以50多人的为最多。”“去年10月选举时,上才溪53个代表中,女的16个,占30%。下才溪73个代表中,女的21个,也是30%。补选以后,至今年10月选举时,上才溪53个代表中,女的33个,差不多占了60%。下才溪73个代表中,女的43个,也是60%。”[6]当年为了能够得到更为准确的信息,毛泽东反复向苏区的干部、工人、贫农代表请教,抓住问题不断询问、核实情况,在认真吃透实情后及时记录整理。《才溪乡调查》记载的这些确切数据原滋原味地呈现了毛泽东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调研态度。

扎扎实实、勤勤恳恳、认真专研的调查研究才能得到最贴近事实的结果,才能听清群众的真话,摸清现实的情况。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切忌“坐在车里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座谈会上谈一谈”,必须深入群众,静下心来,认真倾听,仔细体察,掌握实情,同时要尊重事实,正视事实,如实反馈调查的情况和研究的结果,做到不欺上、不瞒下、只唯实。

(四)“调查”与“研究”不可偏废

“调查”与“研究”是一个整体,二者缺一不可。调查体现在求“实”,是反映现象;研究则为了求“是”,亦即透过现象看本质,根据现实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领导既要善于调查,更要善于研究。一方面,只有调查没有研究,即使发现再多问题,也不能解决问题,就无法实现调查研究的目的。另一方面,不注重调查的研究是瞎研究,是一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情况的行为。毛泽东强调既要重视调查,又要重视研究,从《才溪乡调查》生成的确切数据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在关于扩大红军方面的问题上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调查工作,而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归结则必须经过深刻的研究才能得出。毛泽东将才溪乡扩大红军成绩最好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三个方面,“政治上的充分的宣传鼓动,废弃一切强迫办法;充分地优待红军家属;健全的编制与训练地方武装。”[7]因此,调查、研究不分家,要在调查基础上系统、周密地分析、思考、总结而后才能升华为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

领导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不能只有调查没有研究,也不能没有调查瞎研究,必须保证二者的有效配合。调查的过程是全面收集信息,认真发现问题的过程,研究的过程则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是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调查研究好不好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配合情况,取决于研究的结果能否有效解决调查过程发现的问题。

三、才溪调查与大数据调查

弘扬才溪调查精神要有所“继承”,更要有所“创新”,领导干部要与时代同步,掌握调查研究的新理念、新工具、新方法,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的效率和水准。互联网时代,领导干部调查研究要善于借力大数据的作用,挖掘数据的价值,学会用数据说话。

(一)调查研究的新理念

从静态调查研究到动态调查研究,从关注现实到着眼未来。传统的调查研究着眼于已经发生的和现实还未解决的问题,提倡“要做系统的由历史到现状的调查研究”,即经过一番系统的调查、现象的分析、问题的梳理、情况的总结,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一过程通常是围绕“问题、现状、原因、对策”的思路展开调研,以寻找各环节之间的因果联系。因此,传统调查研究是一种从历史到现状的静态过程。

大数据调查研究则强调着眼于未来,是通过对现有情况以及不同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来对未来进行预测。例如当现象A和现象B经常同时发生时,通过数据分析掌握了现象B的情况,就可以相应地对现象A所要发生的情况做出预测,“啤酒与尿布”的经典案例就是调查研究过程对数据相关的应用。数据来源广泛、更新速度快、时效性强等特点,导致对相关关系的分析及其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会随着数据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大数据调查研究是一个动态追踪的过程。

(二)调查研究的新工具、新方法

从人工调研到互联网技术调研。过去开展调查研究的条件有限,只能采取深入一线的人工调研方式,毛泽东经典的会议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观察法等,都要求调查人员进行面对面的参与,通过“蹲点”的方式收集信息,以此获得十分有限的调研资料。大数据时代为调查研究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性,海量的数据、先进的技术、超强的机器计算能力进一步拓展了调研的渠道,丰富了调研的手段。大数据调查研究除实地调研外,还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访问记录、在线调查、电子问卷、IP地址、App追踪等互联网技术,同时借助Hadoop、HPCC、Storm等数据分析专业工具进行深度调研。[8]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调查研究的便捷性,使调查研究的面更广,度更深,针对性更强,准确度更高。目前我国兴起的智慧城市建设过程,通过借助大数据开展调查研究的应用已经很多。例如通过对终端数据的分析,可以有效预测群众对某项服务的需求和期望,从而促进管理的精细化和决策的科学化。未来,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兴起,物联网技术的成熟,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工具和方法将会更完善,更先进、更有效。

(三)调查研究的新焦点:趋势预测

大数据的核心在于预测。通过已知现象的捕捉来对未知现象进行预测,把握下一步可能发生的情况,从而有助于人们采取积极有效的动作加以防范或推进,这对发展至关重要。借助大数据进行调查研究要重新聚焦于“预测”的功效,要善于发挥数据预测的作用,让调研结果成为确定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

趋势预测成为大数据时代调查研究的新思维,也是领导干部进行有效决策的关键。只有对未来发展趋势有所了解,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才能选对发展的路子。采用大数据调查研究能够极大提高预测的准确性,为领导干部科学决策创造良好的条件。面向未来,领导干部要善于前瞻长远,学会从调查研究中洞悉发展的前沿,把握发展的趋势。

加快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重在调查研究。新时期,弘扬才溪调查意义重大,领导干部要重视调查研究能力的提升,增强调查研究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善于根据实情开展调查研究,为促进福州的发展努力探索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题。

[1]尤权.纪念毛泽东才溪乡调查80周年——弘扬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N].人民日报,2013-10-25(07).

[2] 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N].学习时报,2011-11-21.

[3] 王儒林.山西调研首站选吕梁 要求修复于成龙墓地和故居[EB/OL].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922/c1001-25711614.html, 2014-9-22.

[4] 石仲泉.群众路线:毛泽东的一个伟大创造[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4(1).

[5] 毛泽东.关于农村调查,毛泽东文集:第2卷[EB/OL].http://www.mzdbl.cn/maoxuan/wenji2/w2- 93.htm,1941-9-13.

[6] 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毛泽东文集:第1卷[EB/OL]. http://www.mzdbl.cn/maoxuan/wenji1/w1-28.htm. 1933-11-26.

[7] 毛泽东.要做系统的由历史到现状的调查研究,毛泽东文集:第8卷[EB/OL]. http://www.mzdbl.cn/maoxuan/wenji8/w8-49.html,1961-03-13.

[8] 杨志强.大数据时代的调查研究面临四个转变[N].华夏时报,2014-09-25.

责任编辑:陈振锟

2014-12-21

本文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课题“网络经济和新技术环境下领导行为范式研究”阶段性成果。

刘明辉(1956-),男,福建福州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主要从事领导科学研究。

A84

A

1674-1072(2015)01-077-04

猜你喜欢

调研领导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2016重要领导变更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