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先秦诸子选读教学刍议
2015-04-17游益万
游益万
(罗源第一中学,福建 罗源 350600)
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人教版高中语文课程除了必修课程以外,新增了颇有特色的选修课程。其中,古代文化经典先秦诸子选读格外引人注目。这门课程是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明确提出的“开展文化经典阅读的建议”而开设的。学好这门选修课程对高中生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提高人文素养,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然而,作为高中语文的选修模块之一,其学时非常有限,而且这些先秦诸子的经典作品距今两千多年,时代久远,古人生存的社会背景、语言表达,均与现在相差甚远,而作为研读主体的高中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又相对较低,高考文言文阅读也只是要求他们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因此要让学生能真正走进古代文化经典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那么,高中语文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古代文化经典这门选修课程呢?
一、激发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不论学习还是探究,最好的老师是兴趣。一旦学生对文化经典产生兴趣,那就能产生极大的学习内驱动力。再说选修课程本来就应当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学习方向,它是作为必修课程的补充而出现,体现语文学习的多样性与个性化,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激发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这对于高中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尤为重要。
(一)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明确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是高中语文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先秦诸子选读这门选修课程的学习也必须贯彻这一原则,只有让学生参与课堂、主宰课堂,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作用,他们才有真正持久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尽量有意识的让学生课前带着问题去探究,课堂上给学生讲台以发表见解,课后让学生写随笔以记录感想。这样,每个学生都能用自己不同的心灵去体悟,用各自的思维去思考,用个性的观点去解读,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主体地位得到有效保障,他们的学习也就乐此不疲了。
(二)阐明学习古代文化经典的重要意义
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正日新月异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可是,当大家享受着科技带来美好的生活的同时,一些触目惊心的事实也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看法,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正陷于越来越恶化的境地:气侯变暖,物种灭绝,环境污染,极端灾害天气频繁出现……更为让人忧心忡忡的是,功利的社会让人异化为工具,道德沦丧,人文精神缺失。
先秦诸子选读这门选修课程将引领师生走近这些智慧的先贤圣人,通过与文本对话,领略他们的不朽思想,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传承传统文化,同时增强自己的思维品质,树立积极的人生理想。这不是一般的知识型课程,这是一部关于人生智慧的课程。
当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阐明了这一课程的意义所在后,许多学生就能产生浓厚阅读探究古代文化经典的兴趣,进而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学好这门课程。
(三)把语文文化经典课堂向社会生活延伸
当前,一股国学热潮在神州大地方兴未艾,许多有识之士正是看到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价值,纷纷用自己的行动参与到这一热潮中来。最为可喜的是,一些学识渊博的名家学者,纷纷走出象牙塔,走上讲坛,向平民百姓讲解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
中央科教频道“百家讲坛”上就开设了众多名家的先秦诸子讲座。如“于丹讲论语”“鲍鹏山讲孔子、孟子、庄子”等。这些当代大家精彩独到、深入浅出地阐述,常常能让听者获得许多新鲜的教益,如能结合进高中语文课堂上来,将能激发许多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之余,笔者常常有意识地布置学生观看学习,写读后感,并带进语文课堂讨论。学生兴趣很高,效果很好。比如,在研读《论语》选读中“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一课时,因为预先有布置学生观看“于丹讲论语”,课堂上有学生就能随口引用“于丹讲《论语》”中的名言来谈自己的理解:因为世间纷乱污浊,孔子认为自己有责任参与社会变革,在孔子身上真正体现了于丹教授所说的“中国人‘神于天,圣于地’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不妥协于现实世界的很多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进行他行为的拓展。”[2]这其实就是儒家积极用世思想的根源所在。
可见,语文学习的外延绝不仅仅是课本、课堂,而是整个社会生活,一旦文化经典的学习内容能跟社会热点相连结起来,学生的兴趣热情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而他们的学习效果也将事半功倍。
二、沟通古今,学有所悟
学习古代文化经典如果不能沟通古今,以古证今,那么,这样的阅读学习,充其量只能是“一头钻进故纸堆”,选修课也就没有多大意义。先秦诸子选读这门选修课程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古人的生存智慧,并用以观照现实的困境。因此,在研读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联系现实进行思考,这样才能学有所悟。
比如,在研读先秦诸子选读中第五章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时,可以先引导学生探究下列语句的内涵:
子曰: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1]
通过研讨,学生不难明白,这三则语录非常鲜明地体现孔子的“义利观”,他并不反对求利,但是求利必须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前提,那就是要合乎道义。
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古思今:我们不正生活在一个求利的年代里吗?孔子的义利观今天还有其存在的意义吗?两千年前的孔子告诉我们,求利是值得鼓励的,但求利必须符合道义。但是看看我们周围,有多少不法奸商为了追求暴利置国家法律、人民生命安全于不顾,充斥我们周围的有毒米、毒酒、毒鱼……有多少红男绿女为了谋求名利,不惜放弃了自己的人格尊严,坊间甚至把“笑贫不笑娼”奉为至理名言……是孔子说得不对,还是我们这个社会病了?
通过关照对比,学生对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又如,在探究孔子的“孝”的思想时,笔者分别摘录《论语》与《孟子》中两段文字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
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馀?’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馀?’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3]
通过研讨,先让学生理解孔子所说的“孝”的内涵:对父母的“孝”并不仅仅是做到让父母不愁吃穿,那是养体,跟养犬马并无两样,更重要的是要“养志”,即精神上的奉养,让父母活的舒心、快乐。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像曾元这样孝敬父母的人呢?教师可以提示陈红演唱的歌曲——《常回家看看》。当今社会,很多“空巢”老人守候在家,子女在外工作,难得回来看看父母。很多子女以为寄钱回去给父母,就算尽到孝心了,其实,父母真正的需要是子女能常回来看看。正如孔孟所说的:物资的奉养是次要的,精神的奉养更为重要。
沟通古今,不仅点燃着学生的思维火花,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古代圣人的智慧思想在今天得到传承了,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悟。
三、能出能入,整体把握与微观理解相结合
南宋罗源名人陈善先生曾提出的读书“出入法”,被邓拓先生推崇备至。阅读古代文化经典,教师也要让学生学会“能出能入”。
首先要让他们能“出”。阅读先秦诸子选读这门文化经典选修课程,如果不能跳“出”,而是深陷章句中,那就会落得“高低迷离,不知西东”,最终只能迷惑而无所得。当然,这里的“出”不是一无所知地盲目地跳“出”,而是“胸有成竹”地跳出。“成竹”,指的是教师要先通过选修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基本整体把握先秦诸子的思想体系。只有这样,学生的跳“出”,才能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视野一览无遗,就像孔子所说的“登泰山而小天下”。
如下面这道选文: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不多食。[1]
问:请结合上文谈谈你对孔子讲究饮食的理解。
如果学生不了解孔子的基本思想,很容易误认为,孔子平常是个很讲究吃,甚至达到挑剔地步的人。实际上,孔子这里不仅仅论述了食品的卫生和营养学问,而且把饮食的规范上升到人的养生修性的高度,对饮食的要求实际上也是他一贯追求的“礼”的规范一个方面。
当学生把握了孔孟基本思想之后,再来观照具体章句,理解起来就事半功倍。
其次,还要会“入”。这个“入”指的是要引导学生对一些典型的章句做微观解剖。
为什么要“入”呢?如果说“出”是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入“,那么“入”就是通过微观解剖来检验学生的理解深度。在“入”中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先秦诸子思想的理性把握。比如《论语·庸也》中有这样选段: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1]
问: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财富观呢?
如果从宏观的角度看孔子的思想,他一生都在为实现“仁”而奔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似乎不屑追求财富,正如他曾说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但是,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因为结合上面微观的语段,我们同时也清晰看到:
对于物质财富,孔子并不一味的排斥,只要是能通过正当手段获得,即使是做低贱的职业,还是应该积极争取的(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于那些不义之财,是不可以随便占有的。
可见,整体的“跳出”有助于对微观的准确理解,而微观的深入,却也有助与我们对经典思想的发现与补充。能“出”又能“入”,才能让高中生更准确地把握文化经典的精髓。
从2016 年开始,福建语文高考又将采用全国卷形式考试,“文化经典”这一福建高考语文卷坚持了几年的特色题型也将淡出语文高考舞台。语文高考考试虽然不再检测了,但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地传承这一重任我们却不能抛弃,这关系到学生的精神成长和长远发展。
[1]李志刚.论语通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2]于丹.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