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区域生产网络下中国ICT产品内贸易策略
2015-04-17周晨
周 晨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
东亚区域生产网络下中国ICT产品内贸易策略
周晨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
[摘要]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贸易方式发生剧变,已突破产业间贸易,逐渐转向产业内贸易,进而深入到产品内贸易。东亚经济飞速发展,区域内贸易繁荣,尤其是以电子信息产品(ICT)为代表的中间产品贸易显著增长,促进东亚区域内贸易日趋紧密,并逐步形成东亚生产网络。在新的分工格局下,中国的分工地位随之受到影响。以ICT产品为研究对象,从促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改善我国分工地位以及发展ICT产品的战略选择入手,提出如何构建东亚生产网络新格局,从而实现中国ICT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产网络;产品内贸易;ICT产品
收稿日期:*2015-05-22
作者简介:周晨(1991-),女,福建福州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中图分类号]F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940(2015)05-0017-06
Abstract:In a perio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patter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has transformed from inter-industry trade, intra-industry trade to intra-product trade.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East Asia and the prosperity of intra-regional trade, especially a great increas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representative of intermediate product trade has promoted regional trade and gradually formed production network in East Asia. This paper studies ICT product, analyzes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 status of China’s labor division, and 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ICT product, and finally proposes to construct a new pattern of East Asia production network, in order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 ICT.
东亚生产网络格局的形成得益于产品内贸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东亚生产网络内的ICT产业异军突起,ICT产品内贸易量增大,加快了东亚生产网络立体延伸,以技术为纽带,打破了传统生产市场和消费市场的分割,已成为信息时代东亚区域内贸易的标志特点,也是东亚生产网络的主要推动力量。ICT产品是指信息、通信及技术产品。成熟的ICT产品从研发到生产必然经历以下步骤:基础科学研究、ICT核心技术形成、中间生产技术完善、生产技术扩散转移和产品规模化生产。目前,在东亚生产网络内,ICT产品生产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基于技术差异形成分工,各经济体ICT产品内贸易的梯度特征和方向特征十分明显。从技术角度看,日本基础研究缺失;中国基础科技研究崛起,重点发展中间技术;其他东亚国际依赖日本技术扩散。从贸易角度看,东亚经济体中的发展中国家处于贸易逆差地位,我国逆差尤为明显,而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中的韩国、新加坡是ICT产业主要贸易顺差国。在新的分工格局下,中国的分工地位受到影响。以ICT产品为对象,立足东亚地区,从全新的视角探讨东亚生产网络、产品内分工和中国分工地位的关系,以期构建东亚生产网络新格局,推动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地位和价值链的攀升,实现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一、 推进东亚一体化进程,拓宽ICT产品内贸易空间
(一)扩大区域生产网络的开放性
东亚地区贸易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外部市场。东亚区域经济依存度加深,并日益趋向一体化的重要表现便是区域内贸易的迅猛发展。中间产品贸易是引起区域内贸易扩展的重要原因,最终产品贸易的增长主要依赖于区域外的全球市场,东亚区域内贸易对形成中的东亚国际生产网络的依赖在加强。同时,在区域内专业化分工下,最终产品的出口对区域外市场的依赖程度增加,由此可见,东亚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将与日俱增。区域内贸易依赖中间产品,区域外全球市场则离不开最终产品,实施统一协调的对外开放政策无疑是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中国作为东亚生产网络的重要力量,有责任推动建立“开放的区域主义”。
(二)巩固和壮大自身比较优势
在东亚新模式下,生产网络纵横交错,东亚各经济体在产品内分工中占据不同的比较优势,在高技术产品生产中存在竞争和合作的关系,目前日本等发达经济体逐渐面临基础研究的缺失,东亚其他国家急需基础性技术,需要倚靠日本技术转移。在现有的技术格局下,中国应致力于自身比较优势的发挥,扬长避短,扩大双边多边的合作领域,加强政府间的合作,拓展贸易规模,加大在基础科技研究领域中的投入,致力于“中间技术”研究和相关产业发展,争取早日在以 “技术群体结构为基础”的动态依存关系中独树一帜,脱颖而出。
(三)力促区域内贸易政策协调
国际生产进一步细分,使得在东亚区域降低联系成本和服务协调成本变得尤为重要。东亚生产分工网络建立在地理邻近的基础上,但唯有各国间贸易壁垒削减和开放政策协调才能使东亚生产网络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目前东亚各经济体在消除贸易障碍方面都做出了很大努力,但贸易壁垒仍存在进一步削减的空间。东亚内部经济体正致力于各种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以中日韩三国为代表的主要经济体之间逐渐达成双边和多边贸易协定。中国作为地区经济重要成员,在坚持倡导正确对待历史的前提下,也应放眼未来,加强与邻国合作及区域内的贸易协调,通过削减内部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在实现“贸易创造”效应外,激发和释放最终产品的需求潜力,共同助力加速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
二、着力提升区域内分工地位,培育ICT产品内贸易竞争优势
中国既是东亚生产网络的重要推动者,又是生产网络的主要受益者。中国为东亚提供丰富廉价劳动力,也为其中间投入品和最终消费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在东亚区域内高技术产品的专业化分工生产以及价值链纵深延伸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尽管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地位日益重要,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下,极易受外部因素的扰动,东亚地区国家的出口大部分向中国转移,造成中国与区域外的贸易摩擦加剧。与工业化国家的研发型经济和服务型经济相比,中国在产品内分工体系中处于起步阶段,仍然依附于发达国家的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不足,具有较大的脆弱性。为了改变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不利地位,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要进行一定的调整。
(一)以培育产品内分工优势为导向调整贸易政策
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从外贸规模上看,我国已跻身外贸大国行列,但伴随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商品的国际市场份额比较大,但核心竞争力差;贸易增长速度快,但对出口的依赖程度高;以低廉劳动力资源优势及低环保门槛引资和出口,仍处在全球价值链中倚靠高能耗、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为主的较低环节;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等。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与我国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背道而驰。
较之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的形式呈现出全方位、精细化的特征,分工范围不断深入,由行业间到产品间最终扩展到产品内的零部件和生产工序的分工。传统的对外贸易政策立足于产业或最终产品,能够起到有效的政策导向作用,鼓励出口、限制进口。而在产品内分工形式下,由于生产阶段和环节分离,不同国家生产的中间品可能会成为是下一生产阶段和环节的投入品,单纯依靠贸易政策很可能违背保护或鼓励的初衷,因此,贸易政策的制定,需立足于更微观的层面,以免适得其反。这就要求相关部门不只是从最终产品的角度去制定贸易政策,而要从产品生产过程环节的角度去细化贸易政策,需要兼顾生产环节的上下游,通过全面调查研究中间产品生产各环节的技术溢出效应及附加值水平,综合运用税收、财政、投资等多方面手段,强化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和导向作用,增加生产链条上的ICT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引进ICT技术扩散能力强和技术溢出效应更显著的产业、生产环节和跨国公司,鼓励和支持国内ICT研发型企业成长,适当限制国外ICT加工型企业在我国投资设厂,保护国内现有的ICT生产型企业。
(二)以延长国内产品价值链为目标推进加工贸易升级
我国参与产品内分工的最初形式是加工贸易,其对外贸发展曾经有过重要贡献,随着经济形式变革,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堪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我国发展传统加工贸易的时期,主要凭借劳动力优势和地理区位优势,高度依附位于价值链上端的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生产,不能有效带动产业升级。因此,延长加工贸易价值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是提升加工贸易增值率、推动加工贸易附加值的必然选择。
生产、加工、制造是价值链的低端,研发、设计、服务是价值链的高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归根到底,核心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决定了一国在价值链上的位置。在东亚现有的生产网络内和ICT产品价值链条中,日韩等发达经济体处于较为高端的地位,掌握着核心技术,控制着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和销售,享有价值增值的较多利益,中国等发展中经济体凭借较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和技术转移效应,承接了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组装、加工环节,处于价值链较低环节,部分东亚国家参与生产,多数则成为ICT产品的消费国。在ICT产品生产领域,技术就是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国家处于价值链条的高端。随着技术扩散,我国教育、科研实力的增加,自主创新能力逐渐增强,尤其在基础科研领域异军突起,与日韩等国在电子信息技术和产品领域展开广泛合作,充分利用东亚生产网络,逐步提升自身在价值链条上的地位。
价值链片段化的细分和组合构成了产品内分工。一般而言,国内的价值增值流程越长,加工贸易带来的产品增值空间就越大,就越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因此,适度增加中间产品的本土化生产和加工,从而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这一方面可以降低外商采购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带动国内企业上游工业品的生产和出口,实现产业链延长,通过深加工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但目前国家的现行政策使价格、投资、税收、贷款等政策向下游产业倾斜,应加以有效扭转。一方面,吸收FDI进入中间产品制造领域,通过引入核心企业来吸引关联企业;另一方面,加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加工贸易推动产品内分工深入发展。
(三)以国内地区间比较优势为基点,因地制宜优化产业政策
国际分工体系变革的环境下,产业和技术的梯度转移是大势所趋,但我国沿海和内陆之间尚缺乏有效的传递和转移机制。为此,我国应对现有产业政策进行适度调整,减少现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避免产业结构趋同。在高技术产业的具体分工、专业化方面进行区域协调,促进分工与地区主导要素的配合。
1.根据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特点,我国应基于地区发展情况、行业或产业的的不同特征,有针对性地制定更为具体的相关战略或政策。如,鉴于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高技术人才资源丰富,科研教育较为先进,应着力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生产,侧重于ICT产品技术的引进和吸收,致力于研发能力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工作的开展,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通过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创业园区的方式推动ICT产业的发展;对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较低,应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生产,将ICT产品的制造、组装、加工环节较多的生产型企业规划至这些地区进行发展,既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又能解决地区就业问题,还能形成产品的价格优势和竞争优势,通过打造ICT产品生产和制造基地的模式推动ICT产业发展的同时,带动地区经济繁荣。充分发挥东部地区的连带作用,打通ICT产业研发和生产的通道,将研发基地做强,将生产基地做大,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拓展电子信息产品的新领域,有步骤地形成东、中、西部地区高技术产品的发展战略。另外,为鼓励中间产品发展,应当适当采用优惠政策,增加对已经具备一定优势的ICT中间产品的国内采购量。
2.根据不同区域各自的特点进行产业规划,对趋同的行业进行整合重组,引导重点发展的生产环节实现错位发展。可以在诸如电子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器材以及交通运输设备等有一定基础、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里,发展和扩大部分ICT技术和中间产品的运用,提升上述行业产品的科技含量,通过提升客户体验和满意度来扩大市场需求,通过强化消费群体对ICT产品的感知来带动对ICT产品的需求,推动ICT产业的扩大,实现从技术需求到产品需求再到展业需求的阶梯式成长。此外,充分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在这些产业的成长和转型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扶持[1]。
(四)以国际间要素流动为渠道鼓励实施“走出去”战略
产品内分工贸易应重点考虑对产品内部工序的辐射和扩散作用。在引进外资和跨国公司进入时,一方面鼓励外资进入ICT产品产业,争取与国内资本形成合作,充分利用外商在研发领域的资金、电子信息技术优势,通过学习、借鉴,利用技术扩散效应形成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ICT产品研发能力,通过“引进来”的方式实现“走出去”的梦想;另一方面兼顾扶持国内现有ICT产品生产和服务企业,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跨国公司中间产品供应商,使内资企业能够广泛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和区域生产网络中。制定有利于科技型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集中解决中小企业资金不足、信息不对称、人才和关键技术的缺乏的问题。同时,鼓励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关注与跨国公司合作配套的层次,将ICT产业价值定位由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向研发、服务、销售等技术密集型生产环节转变,实现由生产一般零部件到制造主要零部件再到生产和制造核心零部件升级,真正掌握ICT产品核心生产环节,提升产品附加值,扩展与跨国公司的协作,提升自身在生产网络中的核心能力。
吸引外资的同时,鼓励我国资本实力较为雄厚的企业到外国进行直接投资,积极利用国外在ICT产业领域的优良资源,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工业化国家的良好的创新环境、充裕的技术型劳动力,与当地研发机构合作,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强化ICT技术合作,争取在国外生产核心零部件,逐步实现进口替代,促进产业升级。大力发展“走出去”战略,实施“逆梯度”的产业转移方式,这有利于我国ICT企业占领外国市场,提高品牌知名度,为价值链攀升奠定基础。
三、优化配置内外部资源,为ICT产品内贸易夯实产业基础
(一)充分发挥政府功能,统筹管理优化配置国内资源
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ICT中间产品的出口竞争优势奠定了理论基础,竞争优势的获得可以通过优化配置资源获取。发展ICT产品,必须宏观筹划发展全局,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首先,政府应该将安排在ICT产品上所使用的资源合理优化配置,防止重复建设,既要推动产业集聚,又要避免过度竞争。避免在同一领域内的电子信息产品过度竞争,严格合理控制企业的设立环节,把握同类企业的竞争密度。在同一辖区范围内控制高新科技园的开发力度,提高对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管理水平,以间接提高管理机构对电子信息产业的管理。同时,为技术创新和吸收提供良好的软环境,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优化资源配置方式,通过技术贸易、技术合作、人才交流等方式获得最先进的技术。其次,加强政府应通过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来引导不同层次主体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对自主开发知识产权的企业给予适度鼓励;另一方面,要求创造技术差异、品牌差异,各地区各企业根据自身特色,实行差异化发展定位,形成ICT产业的多层次多序列发展,全方位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鼓励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投资中介的共同参与,倡导“产、学、官、研”共同打造有机的科技创新体系。在产品内国际分工条件下,改变分工地位的起点是要掌握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生产要素。结合科教兴国、科技兴贸的发展战略,注重培养开拓进取的管理者,培养高技术研发人才,从技术层面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加大研发和人力资本投资力度,逐步摒弃过度依赖初级要素参与国际竞争的状况,以提高要素投入质量和产品附加值来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二)突出科技要素核心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增强ICT产品核心竞争力的首要环节是鼓励技术创新,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开发,建设更加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
目前我国企业研发实力薄弱,政府的引导和鼓励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国家不仅可以通过财政拨款方式对科研大力投入,设立技术创新基金,引导地方资金、金融机构、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科研创新领域,以此起到扶植创新企业和个人的作用[2];加强对国际高技术产品发展走向的动态监测,据此制定科技和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选取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联合科研机构,进行技术攻关,并使得技术产业化,完善专利,最终达到扩大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目的;将科学技术成果从潜在生产力状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逐渐形成和维持竞争优势。引导全社会成员提高创新意识,加快科研人才培养,注重培养企业家创新精神,倡导大胆创新的社会风气,变科技兴贸为科技强贸。
(三)争取资本与技术携手并进,提升外部资源利用效率
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与ICT贸易的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另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却十分有限,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掌握在外资手中,成为我国电子信息产品长远发展的绊脚石。因此,应着手改变技术外溢效应不强的现状。
首先,利用国内强大的制造业优势,稳妥调整ICT产品领域外资增长的数量、外资投入的结构,引导外资投入的良性发展,处理好外资与环境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通过引导外资投向,兼顾外资数量和投资质量。其次,调整用资模式,技术吸收与转化并重。促进利用外资形式的多样化,扶持内资企业的配套设施,增强内资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改造国内研发机构,向商业化领域扩展,促进技术推陈出新。在招商引资时,应侧重吸引关联度大、产业链长的战略性投资,充分利用外资,努力扩大外资的技术外溢效应。同时,鼓励跨国公司实行技术转让,充分利用以跨国公司为中心的产业集群,使得国内企业通过产品内分工,强化“干中学”效应[3]。
(四)落脚生产流程精细化,做强模块化生产塑造产品竞争力
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模块化生产能将给定的模块化中间产品组合成不同的产品结构,模块供应商掌握生产标准即可参与到模块化生产网络中。这一模块生产在ICT产业表现最为明显,对于模块生产的掌握能力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融入模块化网络体系的企业,不仅需要遵守标准化生产规则,还应据此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目标,做到标准化生产与个性化生产的完美统一。
从政府层面来说,需要为模块化生产企业提供一个高效的运作平台,完善科教政策,鼓励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使参与模块化生产的企业都能凭借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开展规模化经营;从行业层面来说,应有健全的标准制定体系,由行业协会或标准委员会制定模块生产标准,与国际生产标准接轨,企业依据标准设计制造模块,最终形成成熟的产业标准,降低厂商之间搜寻、监督和执行的成本;从企业层面来说,首先要掌握标准化生产的技术,遵循模块统一规则,其次要充分利用模块化集群的优势,吸收技术外溢效应,通过相互学习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而最重要的则是以创新为本,生产具有特色的模块化产品,努力成为行业的领袖企业。创新是企业的根本动力,面对竞争,企业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自身价值和质量着手,从模块化规则的遵循者向标准的制定者转变。依靠不断更新换代产品,对国际形势的快速反应,引领行业的发展趋势,成为模块的整合者或者是产业标准的制定者,努力精心于核心业务,增强核心业务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湘黔.中国贸易悖论与产品内分工[D].长沙:湖南大学,2006.
[2]夏平.中国中间产品贸易分析——基于产品内国际分工视角 [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3]王方,李会欣. ICT研发集群战略及对福建的启示:以信息产业技术转移为视角[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84~88.
Tactics of China ICT Intra-product Trade for
Production Network in East Asia
ZHOU Che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China)
Key words: production network; intra-product trade; ICT product
(责任编辑:杨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