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015-04-17黄琛余红兵
黄琛,余红兵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湖南益阳 413000)
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1]。风景园林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一个合格的风景园林专业毕业生不仅应具备宽厚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高尚的道德素养。近年来,国内一些高校专家针对风景园林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实践[2-3],各学校也都建立有自己的一套实践体系。由于我校风景园林专业开办时间不长,在办学中其实践教学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培养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高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和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我们需要探讨的课题。
1 风景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本科教育阶段已经设置了风景园林专业的各大院校无疑肩负着培养优秀的职业风景园林师的重担,但目前培养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却与这种需求存在较大的距离,尤其是地方高校,其课程体系不健全,尤其是实践课程体系。
1.1 学生“重认知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较突出
传统的教学计划注重基本知识及基本理论的学习,实践环节内容手段比较单一,课程设置比较盲目,造成学生实践时间少,不能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也不能在实践中创新。我们应从教学观念上改变,做到知识和能力并重,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生应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和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1.2 网络教学资源缺乏
虽然学校通过各类制度激励教师积极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但风景园林专业对于开放式网络教学体系还缺乏,该专业仅有1门专业课程《建筑设计原理》为省级精品课程和1门专业课程《园林艺术与设计原理》为校级精品课程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因此,我们要加强资料室及网络建设,通过最新的期刊、资料及网络获取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了解世界各国最新的设计动态。
1.3 实践经费紧张
增加实践教学需要建实训基地,增加人才培养成本。学校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实践经费的投入力度,重点增加对实践性教学硬件的投入,才能全面培养出大批急需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2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1 完善与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需要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作为支撑。我校与其他重点农林院校相比,本专业立足湖南,面向全国大中小城市,以符合国家和湖南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目标,结合本校风景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在人才培养上重点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建立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多层次实践性教学体系:感性认知理性认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主要包括公共实践+各类实习+主干设计课程与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课外第二课堂等方面,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探究、产学研的互动和实验创新”,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知识和创新人格的完整构建。
2.2 统筹与安排实践教学环节
围绕学生的基本技能、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统筹安排实践教学环节,探索实践教学环节的几个阶段,包括专业认知实践阶段、专业综合实践阶段、专业顶岗与毕业实习阶段,构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
在专业认知实践阶段环节我们设置了园林认识和树木学实习、美术实习、测量实习、生产实习;专业综合实践阶段就是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从感观认知到其规律性的认识与掌握,在这个环节,我们主要设置理论课的课内实践环节;专业顶岗与毕业实习阶段主要通过学生应用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个环节中,我们设置了《美术》、《园林设计初步》、《建筑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等课程设计和顶岗、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生产实习则在校外实习基地和其他相关单位进行,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全方位参与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题目来自教师的生产实践项目和工程实践项目,内容涉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采用“真题真做”或“真题假做”的形式,通过毕业设计的综合训练,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3 探索适合风景园林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风景园林专业人才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中我们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以黑板为中心的单向封闭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常采用多形式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表现力,提高授课质量;为了增强互动,有效利用引导式、研究式教学法,在研究式教学中探索着以"研究性与引导式学习"为导向,学习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使之成为学生主题研究、开放性研究活动的一个新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利用提问、启发式与课堂讨论等教学手段来调动课堂的气氛,加强师生互动,达到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注重案例教学与“现场教学”,将学生带到施工现场、植物园、苗圃进行“现场教学”,通过现场教学,让学生对工程施工的组织管理、现场布置、地形测绘、土石方工程、道路、建筑、园林等施工技术问题有进一步的理解、熟悉与掌握;同时,组织学生到各类城市绿地中实测与调查,通过对实地各类型绿地的调查分析,让学生对不同类型绿地设计原则、方法与各功能分区安排以及各类景点设施的布局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并提交相应的实习报告及测量图纸。
2.4 构建引导学生自主实践和开放式创新的训练平台
2.4.1 加强风景园林专业校内外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
围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建立风景园林专业校内校外实习基地,引导学生以“合作、互学、互教”的形式开展多项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学校在校内建有湖南城市学院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1个、多个实训室、工作室和花卉苗圃1个,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湖南省植物园、益阳生态园有限责任公司和很多园林设计与施工等单位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学生的园林认识和树木学实习、生产实习大部分在这些实习基地进行。通过实施“项目”教学,以产学合作的实际项目为课题,进行实战训练,建立科学灵活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风景园林设计工作室模式与“基地式合作”教育模式,建立了社会大课堂,延伸课堂教学空间。
2.4.2 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建设
加大实验室常规工作和实验教学的检查和监控,进一步规范实验教学,使实验室成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基地。在校内建立了建筑设计模型、植物学等实验室,使风景园林专业的办学条件有很大的提高。
2.4.3 积极开展精品课程教学
在办学过程中,我们高度重视精品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建筑设计原理”为省级精品课程,“园林艺术与设计原理”课程被列为校级精品建设课程。同时建设和利用好课程教学网络平台。
2.4.4 指导大学生研究性与创新性项目的研究
指导大学生研究性与创新性项目的申报与研究,构建“学生主体、创新导向和开放管理”的创新实验模式,形成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的长效机制。
2.5 建立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1)实践指导教师队伍的考核及综合技能评价;
实习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带队,指导老师结构合理,保证了实习教学的效果。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确保实习基地的长效、稳定发展,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制定了实习基地建设规划和实习基地管理制度,明确了实习指导教师职责、规定了实习基地作息时间、实习基地考核制度等。
(2)学生实践的严格考核,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都有任务书。对于每个实习,在开始前进行实习动员,明确实习组织、实习目的、实习要求、实习考核。
3 结论
本研究从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统筹与安排实践教学环节、探索实践教学方法、构建引导学生自主实践和开放式创新的训练平台、建立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等方面,探讨了地方性本科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因此,以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必须构建与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提高就业的竞争能力,更好的为区域经济和社会服务;有利于为园林事业的发展提供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有利于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观念凝炼办学特色,促进地方高校的科学发展。
[1]王林.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教学过程的改革与思考[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6(1):34-35.
[2]刘乐嘉,张合平.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以园林专业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5):181-182.
[3]郭春华,李宏彬.园林专业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2(1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