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偏岭“宏观事件”的调查与落实引发的思考
2015-04-17刘佳丽白明崇
刘佳丽,白明崇
(岫岩县地震局,辽宁 岫岩 114300)
0 引言
目前,我们仍无法准确预测地震发生时间,但通常地震发生之前都会有一些特殊的自然现象,特别是较大的地震发生之前的各类异常现象,分为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对地震前兆的观察和监测仍是地震短临预报的重要手段。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异常现象称为地震的宏观异常。地震宏观异常的种类多达几百种,表现形式复杂多样,大体可分为: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地声、地光、地裂缝、电磁波异常、气象异常等。地震之前出现的动物、地下水和气象等宏观异常是至关重要的地震前兆。
此外,无论是动物行为异常,还是地下水的的大幅度升降变化以及其他种类的异常,也存在着与地震无关的其他原因。因此,对可能与地震有关的宏观异常应当进行鉴别认定,对与地震无关的异常要及时排查和落实。下文以岫岩县偏岭镇一起“宏观事件”的调查与落实为线索,阐述了作者引发的思考。
1 事件概述
1.1 事件来源
2014年5月24日,岫岩地震局副局长接到来自岫岩县偏岭镇偏岭街一个叫李辉的居民打来的电话,反映“地声异常”。电话中是这样描述的: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所居住的楼房内居民能听到“咚咚咚”的声音,声音间隔5至7秒,晚上听的更明显,周围200~300米范围也能听到。
1.2 事件分析
接到电话报告后,我局立即组织业务人员进行会商,根据电话内容做出了基本情况判断:事件描述中的“声音”持续半年之久,几乎没天都有,夜间声音明显清晰,如果是地声,那么时间过长;音节单一,没有多音节声如撕布声、警报声、闷雷声、炸裂声等;而且从去年至今偏岭—孤山一带并没有出现地下水、动物、植物等宏观异常事件。由此判断,声源并非来自地球内部。虽然从专业及经验的角度做出了事件的判断,但是研究决定,通报乡镇地震宏观联系人,组织业务人员到现场对宏观事件进行排查和核实,给出说法,缓解村民紧张情绪,消除地震谣言。与此同时,我局于第一时间与市地震局进行沟通联系,将此事上报给市局地方处处长戴旭,戴处长也赞同对事件进行核实,查找声源,给当地群众一个合理的说法。
1.3 事件调查与结论
5月28日傍晚(因晚上声音清楚),王久明副局长带领沈元洪、刘佳丽驱车赶往偏岭镇相宜街天然居饭店一面楼居民李辉家中。该居民楼共三层,李辉家住一楼,静坐在屋内的确可以听到“声音”,但是不像电话记录上描述的“咚咚咚”,而是如同心脏跳动的”砰……砰”声,听起来声源也不像是来自地下。声音时有时无,有声的时候会连续间隔5秒左右再次发声,据李辉介绍几乎每天静听都可以听到,音节单一,声音大小没有明显的变化,夜间就寝时声音清晰明显,好像是从地下传来的,像是有人在地下抠东西,有点让人觉得害怕,难以入睡,白天声音又好像从墙壁传来的。
经进一步调查,该居民区附近没有大型工厂和矿山昼夜作业,为此李辉及邻居也曾亲自到周边的厂矿及施工地进行调查,结果都不是声源。走访李辉家隔壁邻居了解情况,邻居也有同感。
我们将了解到的情况做了笔录,19点20分离开居民家,在将要回去的途中我们环视了居民区四周,民房及周边没有特殊的建筑和设施。而离该居民楼东南约250米外便是我们来时途经的丹海高速公路,在返程经过偏岭高速路口减速带时,坐在车中明显感受到车的震动,车前轮压过减速带“砰”的一声,接着后轮压过减速带又是“砰”的一声,声音略大,两声间隔约1秒钟,与我们在居民楼内听到的声音非常像。车子每隔5~7秒经过一个减速带,熟悉的声音响了一次又一次,如同心脏跳动的声音“砰…砰”。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声源很可能来自车辆高速转动的车轮经过高速公路减速带或桥梁膨胀缝时摩擦震动产生的。经过空气和地面传入耳朵,因此声音好像来自半空又好像来自地下。
2 社会影响及意义
此次异常事件落实后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总结了以下几点:
(1)事件发生在岫岩的偏岭,地震活动较为活跃的地区。正逢夏季,茶余饭后当地的群众出来纳凉,谈论的基本上都是“家喻户晓的地声”,而且地震谣传越传越远。地震局的工作者接收到异常报告后,立刻开展工作,将地震谣传遏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及时辟谣。消除了社会群众的恐震心理,缓解了群众的紧张情绪。
(2)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密切联系群众,顺应群众期盼。收到当地居民反映后,局里领导高度重视,局内人员现场调查核实,当地政府积极配合,解释原因,平息谣传,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3)这次事件虽然不是地震宏观异常事件,但我们从实践中,对以震情为中心的工作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调查落实偏岭及周边有无其他宏观情况,局内召开临时会商会,进一步统计分析近期地震活动情况,结合微观观测综合判断,联系市局相关领导,排除主观臆断,没有掉以轻心,以震情为中心,大力开展异常核实工作。
(4)对宏观异常和非宏观异常现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场调查确定声源后,为了给群众一个合理的说法,为了准确确定声源我们查阅资料、研究历史震例,温故知新,在整个过程中我们提高了对地震宏观异常的认识和非宏观异常的识别能力。
(5)地震准确预报仍然是世界难题,由于群众的地震知识掌握比较肤浅,而近几年又相继发生了汶川8.0,日本9.0,青海玉树7.1等特大地震,由于没能准确预报出地震,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惨重。地震部门在百姓心目中公信力大幅降低,认为地震部门无作为,形同虚设。这次异常事件核实后,给了群众科学的解释,同时,解答了群众关于地震的种种疑问,介绍了地震部门的工作职能,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提高了地震部门在群众心目中的公信力。
3 今后地震工作的思考
(1)建立和完善宏观测报网。在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任命一名有责任心、肯吃苦、有文化的宏观观测联络员。经过培训,负责本行政区内的地震宏观测报,常年跟踪观测地震宏观异常情况并及时上报,包括植物、地下水、地声、地形变、气象等地震宏观异常现象,认识其正常的变化规律,并记录观测结果。在发现宏观异常后,能够及时确定异常本身是否可靠,同时分析异常原因、规模、出现的区域和时间等特征。宏观异常调查核实后,要进行异常的识别,判断能否作为确定地震宏观异常的依据,如果确定是地震宏观异常现象,应及时填写“地震宏观异常填报表”上报市县两级地震部门,大的情况严重的异常,除按规定填报外,还应以电话、电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用最快的速度上报市、县两级地震部门。
(2)积极开展地震科普宣传和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努力提高全民的防灾意识。发生地震谣传时,应及时向上级地震部门上报,并积极协助本级政府开展辟谣工作,迅速予以澄清,其他有关部门应给予配合,严厉打击谣言散步者,打击不法商贩从中获利,平息地震谣传,消除群众恐震心里,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3)坚持过去行之有效的宣传外,还要根据农村人群居住相对分散的环境及特点,印制一些通俗易懂的宣传材料和画报,在岫岩县报登载地震、抗震小知识,每年通过科技下乡、科普之冬、文化下乡等下乡活动让防震减灾宣传活动更灵活、生动、有效。
(4)提高地震部门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在切实保证地震监测工作顺利运行的情况下,全面开展地震预报、地震应急、和异常落实等防震减灾工作。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大力开展群测群防工作,相信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群众的智慧是无限的。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能否积极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提升全民防震减灾意识,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1]。
(5)避免因判断异常错误而造成伤亡。地震宏观异常在地震前起到了大震预警的作用,但其不能单一的作为预报手段,在大震预报中宏观异常有着重要的配套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吸取经验教训,一丝不苟的专研业务,遇事沉着冷静,明确宏观异常并非是地震的必然反映。不要因判断异常错误造成经济损失和伤亡,避免20世纪80年代东北某地因地震宏观异常判断失误,单靠宏观异常预报,拉响地震警报,造成数名学生跳楼的悲惨事件再次发生。
(6)长期依靠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不断完善岫岩县防震减灾工作。在城市减灾中,政府职能充分体现于立法执法、预报决策、综合规划、宣传教育、指挥协调、推进科技进步与国际合作等诸多方面[3]。因此,今后工作应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相互交流,做到“有事常汇报,没事常请教”,使其对地震工作有全面的了解和高度的重视,在信任和认可的前提下,建立健全相互协作的长效机制。通过政府权力和行动的密切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和科技部门职能,是岫岩地区进一步实现防震减灾工作的关键保障,也是提升、维护地震部门公信力的长期保障。
4 结束语
在信息发达、知识爆炸、自然灾害频发的21世纪,防震减灾事业不仅仅是地震部门和政府的事业,应作为一项全民的公益事业进行宣传、推广和应用。特别是建立健全的群测群防网络,培养高素质基层宏观观测员,及时准确核实上报宏观异常信息,使宏观异常在地震预报中,尤其是短临预报中,发挥仪器不可取代的作用。
致谢: 感谢白明崇以及同事在文章写作中给予的帮助和指导。
[1]高翠君,王秀辰.防震减灾与社区建设[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2005,7(4):76-79.
[2]翟义勇,郎孝龄.一起“宏观异常”落实事件引发的思考,2007,9(3):81-85.
[3]张福德.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与时俱进 切实做好防震减灾工作,2004,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