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5-04-17杨晓俊卢玮

防护林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太白山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

杨晓俊,卢玮

(1.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 杨凌 712100;2.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 汉中 723300)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杨晓俊1,卢玮2

(1.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 杨凌 712100;2.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 汉中 723300)

通过介绍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及任务,并对生态旅游进行分析,以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介绍太白山保护区生态旅游优势及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性建议。

生态旅游;太白山保护区;对策

旅游业是目前发展较快的产业之一,作为一种特殊生态旅游资源,自然保护区事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同样面临着来自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和冲突,即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与理论研究及实践经验尚不完善。如何科学规划保护区,使之符合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摆在我们当下的一个重要课题。

1 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及任务

自然保护区是自然界野生动植物的物种基因库,可以映射出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死面貌。同时,自然保护区的天然本底也为科学家进行各种生态学、地质学、生物学、土壤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为种群和物种的演变与发展给予良好的基地。另外,自然保护区也被称为天然博物馆,有计划地安排教学实习、青少年夏令营及野外探秘等活动,能够促使公众更生动地认识自然并全面了解地理学、环境学及生态学等相关科普知识。当然,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物种资源和幽美的自然景观,还可以满足大众审美需求。

自然保护区建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不被破坏;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及开展科研活动,为今后的发展做贡献;并监测环境及物种的变化等。当今的自然保护区已经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保护生态环境和维系良性生态平衡的主体而存在,而且是一个集多种功能的自然、经济实体[1]。尽管种类多样,但其最终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即:在获得最佳的生态效益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好的社会效益[1]。

2 生态旅游本质分析

“生态旅游”一词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Ceballos Lascurain)于1983年首次在文献中使用的。

人类的旅游对大自然增添了新的巨大的压力。风景旅游区内的地貌和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许多景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旅游废弃物造成严重污染。生态旅游的兴起主要是为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不是一种独立的旅游形态,而是所有旅游形态的旅游活动中必须实施的一种旅游方式。它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手段,实现生态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实施的在一切旅游活动中旅游供求双方共同的理念、职责和行为规范。

3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优势及现状

3.1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 771.2 m,是中国大陆东半部第一高山,属皱褶断块山地,北坡陡峭,南坡较缓,皱褶、断裂、节理极为发育。太白山地貌形态奇特。地形中间高,南北低,相对高差大。拔仙绝顶最高,海拔3 771.2 m,北坡黑水口最低,海拔491 m,相对高差3 280.2 m(南坡相对高差2 527.2 m)。太白山横卧神州,山体高大,是中国南北方的天然分界线,山南为亚热带气候,山北属暖温带气候。其地理区位、地形地势、大气环境是影响太白山气候的重要因素。由于地貌、地质、气候、生物和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太白山域土壤类型多样,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地表生长的野生植物群落也受其直接影响[2]。太白山域地广人稀,森林广布,林草覆盖率高,没有企业污染,保持着原生态自然环境,是陕西最大的一片未受污染的净土。在1984年、2006年综合考察中,对太白山天然地表水、土壤、植物化学元素的背景值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太白山自然环境优良,没有污染。

3.2 太白山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太白山保护区的旅游路线主要是以拔仙台为中心发展的3条旅游路线为主:第一条是从眉县汤峪口—上板寺—小文公—大爷海—拔仙台;第二条是眉县蒿坪寺—斗母宫—大爷海—拔仙台;第三条是从周至厚畛子—铁甲树—南天门—二爷海—拔仙台。保护区现已建成鹦鸽、蒿坪、厚畛子和嘴头4个保护站。在低山区蒿坪保护站建有一处森林体验基地,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主题,森林体验基地分为科普教育活动中心和野外森林体验区两大部分。同时还建有红河谷仙居山庄和蒿坪度假村两个宾馆,可同时接待300余人,在中山区建有铁甲树服务中心1处,在高山区建有小文公、文公庙、大爷海和南天门四处游客接待点。由于局机关经济及人员配备等方面的限制,出现了缺乏系统的旅游业务培训、区内设施简单、服务档次低等问题,制约着保护区旅游业的发展。

3.3 太白山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旅游线路指示标牌匮乏。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登山路线多,拐弯多,景点标示及解说不全面、安全警示少、缺乏对资源保护、环境治理,宣传教育的设施,降低了整个景区的品位。其次,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覆盖不全面。目前,区内所有保护站有高压电供给,但在游客集中食宿的小文公、大文公、南天门等高山接待处仍无电力供给。低山区及中山区通讯信号基本全面覆盖,高山区除山脊上偶尔有信号飘动外,其余均为通讯盲区。这两方面成为制约旅游安全和阻碍发展的因素。最后,景区缺乏系统规划。由于保护区成立早,最初主要以保护为主,发展缓慢,经营观念没有突破,不注重景点的包装及宣传,缺乏合作开发经营的理念,导致生态旅游发展不平衡。

4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4.1 加强宣传,强化人类对“生态旅游”本质的认识

通过开展科普知识教育、散发宣传册、挂牌及媒体等手段多方面向大众宣传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政策法规,保护区建设成就,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价值,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与环境的依赖关系,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关系以及生态环境危机对人类生存的威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与途径。加深人们对太白山保护区的认识,更认识到保护的重要性。

4.2 合理规划,引导区内旅游进入合理化

太白山保护区应联合上级相关部门对区内旅游管理机制进行统一规划。严禁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环境及生态平衡。采取合作、引资等方式,科学、系统、合理开发,在环境允许的条件下,挖掘太白山的亮点,使太白山的旅游可以循序渐进地走上“生态旅游”的轨道。

4.3 完善相关设施,清除“安全隐患”

完善景区的登山路径及通信设施。结合保护区日常巡护对太白山的几条主要登山路线经常实施安全隐患排除,及时清理障碍,合理安插安全警示牌等措施,保证游客安全。同时联合相关单位,争取早日解决保护区高山区域电力及通讯信号的问题,促进生态旅游和谐发展。

4.4 合理开发生态旅游产品,铸就品牌效应

太白山保护区旅游缺乏特色,多以旅游观光为主,以致季节性强。根据太白山的有利资源,发挥创新精神,集文化与资源为一体,大力开发生态疗养基地、科考实习基地、中小学生夏令营、避暑休闲度假、野外摄影写生等生态旅游产品。

4.5 加强管理,注重人才的培养

发展生态旅游,更应加强管理,促进保护区的动植物资源和谐发展。首先,应加强对生态旅游管理者、从业人员、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环保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增强环保意识,推行文明、科学、健康的旅游行为。其次,扩大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引进相关专业人才,对职工进行生态旅游的培训学习,建立一支具备生态旅游理念,能够管理运营生态旅游的队伍。对旅游从业人员加强生态理论和伦理的培训教育。制定服务规范、操作手册、规章制度等,对游客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

[1] 金鉴明.自然保护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

[2] 任毅,刘明时,田联会,等.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1005-5215(2015)03-0078-02

2015-01-08

杨晓俊(1988-),女,山西应县人,大学,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保护区动植物资源研究.

F759.9;X36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5.03.030

猜你喜欢

太白山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
太白山琐感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夏日太白山 九岳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人间仙境太白山
生态旅游对野生鸟类行为的影响探讨
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与规划研究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浅淡黄岗梁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