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与智

2015-04-17李芫

纺织科学研究 2015年11期
关键词:带头人纺织学术

文/ 本刊记者 李芫

我们必须将科技、教育、人才工作看得更重,把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优先发展

通俗来说,“制造”与“智造”的区别在于是否动了脑,加入了更多研究与创新的制造就可以称之为智造。其中,发挥了巨大能动作用的便是技术创新人才。当下,能将全纺织行业的技术创新人才会聚一堂,交流前沿技术、激荡智慧火花的平台非中国纺织学术年会莫属。

10 月15 日,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主办,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创业园、富丽达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协办的2015中国纺织学术年会在上海松江召开。本届年会以“需求导向,中国智造”为主题,围绕高新技术纤维材料、先进纺织工艺和产品开发技术、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智能纺织、互联网+等热点进行跨领域、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展示科研成果。

会议备受关注的环节就是年度学术大奖、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奖、“富丽达”中国纺织青年科技奖、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以及陈维稷优秀论文奖的颁发。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蒋高明、中国昆仑工程公司总经理周华堂等数十位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从幕后走向了台前。纺织行业的智慧之光在这个一年一度的会议上再次点亮。

协会搭台 重奖科技人才

目前,我国纺织行业运行面临较大压力,市场需求增长动力不足,出口形势严峻。这些都是在建设纺织强国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要求行业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行业竞争力的重要一环。他说,我们必须将科技、教育、人才工作看得更重,把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优先发展。

社会奖励作为国家科技奖励的重要补充渠道,在激励科技人才,提升纺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作为全国纺织科技工作者之家,在社会科技奖励工作中已经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纺织行业的持续发展储备了大批人才。经过5 年来的培育和发展,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人才评价和奖励机制,在服务行业科技创新、服务科技工作者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其中,中国纺织学术带头人、技术带头人是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是推动纺织科技创新和纺织产业升级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孙瑞哲介绍,行业年度学术大奖、学术带头人和技术带头人奖励力度之大,开创了纺织行业奖励学者个人的先河。4 年来,共表彰了学术大奖4 名、学术带头人25名、技术带头人10 名。其中,学术大奖设奖金10 万元,其他奖项设奖金1万~3 万元。

今年,为促进实施纺织人才强国战略,鼓励纺织青年科技工作者奋发进取,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为行业带头人,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启动中国纺织青年科技奖评选活动。江南大学丛洪莲副教授、武汉纺织大学王栋教授、苏州大学邢铁玲教授荣获了这一奖项。对这一奖项给予重要支持的富丽达集团技术中心主任胡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设奖是为了助推行业涌现出更多人才。这些青年科技工作者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他们在科研工作上的聚焦点和成就与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息息相关。

这一奖项的设置也完善了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的人才储备体系。据了解,中国纺织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将成为学会向中国科协等机构推荐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等,以及中国纺织学术带头人和技术带头人的储备候选人才,进入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后备人才库,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才发现、培养、推荐、激励体系,搭建从中国纺织青年科技奖—中国纺织学术(技术)带头人奖—中国纺织学术大奖的人才评价与表彰平台。同时,学会也为评选出来的带头人建立了上升通道,将其作为推荐两院院士候选人、光华工程科技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的基础人选。从而,纺织高端科技学术人才在行业层面的奖励和向国家层面的举荐在制度上得到了系统性的完善。

多方支持 智慧之花盛放

行业年度学术大奖、学术带头人和技术带头人奖励力度之大,开创了纺织行业奖励学者个人的先河

众人拾柴火焰高。中国纺织学术年会集合了来自社会、副理事长单位、常务理事单位、理事单位和团体会员单位的力量,共同开展学术交流与学术奖励。这些力量涵盖了上海松江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园、富丽达集团、江苏金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如意集团、山东康平纳集团和东华大学、江南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企业、院校、产业园区和省市学会,以及专业委员会等不同性质的机构,他们为了一个目标而拧成了一股绳儿。

这个目标就是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孙瑞哲说,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许多发达国家志在重振制造业,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力。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作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

而今天,世界制造业的需求导向正在形成重要趋势。一方面成本的差别已经和过去相比产生根本变化,为生产布局的调整创造了环境。另一方面,体验经济、长尾经济、时尚经济这三个纺织服装需求新经济特征推动了生产的变化,接近市场端的生产有助于提升客户体验;纺织服装业长尾效应日益凸显,地域化、民族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要求生产端更贴近市场;由于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发达,打破传统服装行业的市场革新,所以产品注定产生个性化生产的趋势。

孙瑞哲指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世界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我国也在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以及“互联网+”发展战略,这些必将为我国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21 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电影《天下无贼》中这句经典台词并不是调侃,而是事实。过去4 年中,纺织行业有16 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任何一项科技创新都离不开科技人才的辛勤工作。获得本届学术大奖的两位专家均在行业辛勤耕耘了数十年,带领团队从最基础的产品研发一步步走向了“互联网+”时代。蒋高明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拿大奖肯定很高兴,但是高兴之余感到一种压力和责任。在未来的互联网网络时代,如何把现代信息技术与纺织融合与创新,是我们团队“十三五”期间主要突破的方向,实实在在地为行业做好技术创新工作。”

另一位学术大奖获得者周华堂,长期从事炼油化工、合成材料、纺织化纤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科研开发、项目管理等工作。在中国昆仑工程公司,他带领团队完成了“大型PTA 工艺技术和成套装备”“新型聚酯工艺技术和成套装备”“工业污水处理及水回用技术和成套装备”等科研项目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多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动了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结束了我国化纤及其原料工业长期依赖进口技术和装备的历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和他们一样,历届或者学术大奖和学术带头人、技术带头人的科技工作者都在各自领域作出突出贡献,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谈及行业科技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孙瑞哲总结道:第一,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分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战略创新三个层次。第二,研究新型材料,开发高品质的功能性产品。第三,分步推进智能制造,深度融合信息化技术。一方面推进智能化设备、智能化运营和智能化产品。另一方面通过深度融合信息化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和营销水平。

这些科技工作结成的硕果将是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化新优势的产业,产业走出去,品牌效益走出去,助推我国纺织行业形成立体化的国际竞争优势。

2015 中国纺织学术年会相关获奖名单

第16 届陈维稷优秀论文奖获奖论文名单

猜你喜欢

带头人纺织学术
澳洋纺织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肖贤梅 孤岛脱贫带头人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老兵变带头人助农民脱贫致富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贫困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学术
养猪群体的带头人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