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朗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2015-04-16任艳红
任艳红
【摘 要】英语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它不仅仅需要教师作为学科知识将其传授于学生,更需要学生作为交流工具将其掌握和运用。所以,它承载着学科知识与交流工具两大重要责任。既然英语是一门语言科目,那么,掌握语言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朗读。围绕英语朗读,结合本土特色进行探索,旨在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英语朗读技能,提高英语朗读水平,从而运用语言与人交流,最终实现自学。
【关键词】小学英语;朗读;语言素质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朗读是小学生完成阅读任务的一重要的基本功。正确进行朗读,是学好英语的第一步。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它的最终目的是沟通,通过说进行沟通,因此,能说、会说、爱说英语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重点,而朗读则是说的根本。在小学,英语教学无需像语文教学那样挖掘文字的深意与内涵,其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打好学生的语感和语音、语调基础,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一、朗读的意义
朗读就是运用重音、节奏、语调等语音手段把语言材料中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也就是清晰响亮地把词汇、句子、文章等语言文字材料念出来,朗读具有视觉上的因素,它要求朗读者仔细看着语言材料,又具有口语表达上的因素,朗读者大脑想着其发音,然后专注地念出其声。
朗读有助于提高记忆朗读属于一种“运动记忆”,在大声朗读时,它使口腔肌肉的运动沿着某种惯熟的“路径”形成一种长期记忆,由此产生的记忆效果可以延续几年,几十年甚至终生。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学习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占83%,朗读过程是充分调动学习者视觉、听觉、动觉的过程,可以达到综合记忆的效果。朗读有助于培养语感,经常性的英语朗读训练有助于建立起英语词形声符和语义内涵之间的联系,形成最基本的英语语言系统,培养出英语语感来。朗读有助于提高写作朗读是生理活动向心理活动的转化,即“内化”。英语朗读能够体现出英语教学的内化真谛,大量准确的朗读有助于学生词汇与句子的积累,有助于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语言感知能力和语言想象力的提高,能够促进听力和口语的进一步完善,更能够充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
二、朗读训练能提高学生的整体语言素质
(1)朗读训练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好语言很关键的因素,兴趣能激励学生充分发挥潜能,提高学习效率,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声情并茂的朗读,给人以美的享受,能陶冶人的情操,使原文的主题思想、感情色彩、艺术风格等内容在朗读中得到体现,在朗读中得到升华。同时,学生的听觉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朗读中得到了培养和发展,提高了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英语的自信心,使学生有收获,学有味道,学有动力。
(2)朗读训练有助于学生对单词、短语的识记。在英语学习中一个重要过程是识记。朗读的过程要经过:准确地识读单词——再通过视觉神经传到大脑神经中枢——大脑神经中枢指挥发音系统准确地发出语音。在连贯的、系统的、成篇的、不间断的识记——朗读中,视觉准确捕捉单词的能力,视觉神经准确、迅速的传导能力,人脑神经系统对发音系统的指挥调控能力等,均能得到扎扎实实的培养和提高。朗读还可以巩固已学知识,因为课文是由词、短语、句子等组成,涉及语音、语法、词汇等,要想较好地朗读一篇短文,必须对它所涉及的各种语言知识有理解,反过来,反复朗读课文能帮助学生掌握所学语言。
(3)朗读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能力。朗读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能训练重音、停顿、弱化、连读和失去爆破;反复高声朗读课文,在熟练朗读一定量的文章之后,很多常用句子会不自觉地脱口而出,“用外语思维”的境界就会悄然而至。英语朗读训练就是在学习中自己创造英语氛围。反复朗读一段文章,必然会加深记忆。持之以恒,就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三、有感而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朗读需要视觉、听觉、动觉的共同参与,即眼到、口到、心到。只有各大器官合力,做到有口有心,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大纲也指出:“学好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基础,语音训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惯的养成过程,从一开始就要严格要求,坚持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重视朗读训练和朗读技巧的指导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发音标准、朗读流畅是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基础。”从视、听、动三者出发,具体落实于眼睛要全面而快速地看,看的速度略快于读,成为读的“领路人”;在读的过程中要让舌头在口腔中跳舞,如跳芭蕾一样,滑润、收放自如地雀跃起来,使朗读材料(单词与单词之间)成为绵延不绝的整体,而非生硬地断裂甚至破裂;同时,朗读者的心将贯穿于眼和口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用心地体会朗读的要领,感受语言材料的内涵,感受语音语调,感悟语言的真正魅力,使朗读变为“品读”,成为掌握或精通英语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黄和斌.外语教学与理论[M].译林出版社,2001.
[2]王金敏.小学英语教学呼唤朗读训练[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