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家庭治疗在社交焦虑问题上的应用
2015-04-16宋慧萍冯毅
宋慧萍 冯毅
【摘 要】社交焦虑是我国当代青少年面临的一个比较普遍的心理问题,它不仅不利于青少年的正常社交活动,而且对青少年的学业、工作和生活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传统上对社交焦虑进行治疗是着眼与个人的行为,往往效果不理想。结构家庭治疗模式并不直接解决个人行为问题,而是致力于改变求助者所在家庭的交往方式,主张通过在家庭层面上多元化、多层次的介入,解决家庭的问题,最终解决求助者个人的问题。结构家庭治疗模式为治疗社交焦虑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关键词】家庭结构治疗;社交焦虑;青少年;系统
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在完成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对其在社会角色与社会行为上无法满足自身预定的期待目标而产生的焦虑。社交焦虑的基本表现是: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活动时体会到紧张、担忧和恐惧,害怕得到他人否定的评价,从而产生对社交活动的逃避退缩行为。过度的社交焦虑会妨碍人的正常社交功能,对个体的学业、工作和生活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社交焦虑常见于青春期,处于此阶段个体的年龄为13~24岁,平均20岁左右。研究显示,青少年是社交焦虑的易感者,该年龄段的个体人际敏感性极高。当前,我国许多青少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许多青少年的正常社交活动也因此受到影响。可见,青少年的社交焦虑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必将严重影响到其身心健康,甚至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家庭是社会中最基本的組织形式,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与家庭都是息息相关的。家庭中的人际交往是个体最初接触到的社会交往活动,也会对个体以后的人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新精神分析流派的霍尼认为人际焦虑产生于童年期的不安全感、不被喜爱感或者不受重视感,个体因此采取迎合、对抗或远离人群的方式应付。依恋理论认为焦虑是有生物学渊源的,婴儿过早的与母亲分离或者需求总不能被满足,就容易形成非安全型依恋。儿童如果将早期的非安全型依恋内化,便会在以后更容易表现出焦虑和回避行为。由此可见,青少年的社交焦虑问题与其家庭有重大关联。
美国心理学家米纽钦在20世纪60年代所提出了结构家庭治疗模式,该模式并不直接解决个人行为问题,而是致力于改变求助者所在家庭的交往方式。他认为个人的问题只是表象,家庭的问题才是导致求助者个人问题的真正原因。因此,他主张通过多元化、多层次的家庭介入,解决家庭的问题,最终解决求助者个人的问题。
一、结构家庭治疗关于求助问题的观点
结构家庭治疗对求助者面临问题的观察往往从探究家庭对问题的认识开始,咨询师会询问所有的家庭成员是怎么看待求助者的问题的。与传统的个体心理治疗相比较,结构家庭治疗不再视个人为问题的中心,也不再只收集与个人有关或来自个人所陈述的资料。在结构家庭治疗中,当家庭因为某个成员的症状行为来寻求治疗时,实际上也是家庭功能失调的表现,被认定的症状是正在维持或曾经用来维持系统的一个策略。
二、结构家庭治疗关于家庭系统的观点
结构家庭治疗认为家庭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是由不同的“成分”组成,并且这些成分的组合方式决定了家庭结构的性质,而家庭的结构也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影响。同时,家庭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运作的结构功能系统,这个系统的结构是开放的,它能随着社会环境和家庭内部成员的改变不断地做出调整。结构家庭治疗认为个体的症状源于其家庭系统的不平衡,一是功能失调的权力层级和界限;二是对于改变适应不良。
三、结构家庭治疗在社交焦虑问题上的应用
传统的心理治疗虽然也承认环境对个人的影响,但它们看待问题时的线性的因果关系的观点,割裂了个体与他人和环境的互动,这是不能完全正确的说明和解释个体的行为的。
以往,当求助者向咨询师表达自己面临的社交焦虑问题时,咨询师往往是进行直接的、单对单的谈话方式向求助者给予一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这对解决求助者的问题收效甚微。或是采取系统脱敏疗法,对求助者个人进行分阶段的训练,来达到治疗目的,但这种方法需要花费的时间长,且不能观察到求助者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的情况。而且,面临社交焦虑问题的求助者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若是从行为的动机和个体的潜意识来对个体进行治疗获得的效果都会很很好。
结构家庭治疗理论中家庭系统观处于核心地位,这决定了家庭治疗必须是以一个家庭系统为单位来进行治疗。在面对社交焦虑这一心理问题时,相信求助者的问题是家庭交往过程中的问题的反映,而家庭交往中体出现问题是由家庭结构不合理造成的。采用结构家庭治疗模式来治疗求助者的社交焦虑时,不是把个人社交焦虑问题作为治疗的焦点,而是多元化、多层次地介入到家庭成员的交往过程中,注重此时此地的现实情况。通过改变不合理的家庭结构,可以使家庭的交往和功能重新回归正常,最终帮助求助者解决社交焦虑问题。
结构家庭治疗具体方式就是:咨询师与所有家庭成员进行会谈,询问家庭中每位成员对于求助者社交焦虑问题的看法;咨询师通过观察家庭成员在会谈中的互动方式和反应情况来探索家庭的结构,并对求助者的社交焦虑进行全面清晰的总结;咨询师在通过对家庭互动的情况进行评估,留意家庭成员所喜爱的互动模式,观察家庭对个别成员行为的敏感程度,来确认和评价家庭内不合理结构和不良互动;创造出求助者产生社交焦虑的情境,让家庭以生动的互动模式真实的去解决冲突,打破不良的互动模式,并在咨询结束后布置一些家庭作业。
这种模式把求助者寻求改变的医院变为家庭系统的同一目标,它要求每个成员进行改变来达到系统的改变,同时系统的改变又会反过来促进个体的改变,治疗效果也会更容易得到巩固。这种在实际的家庭生活情境中对问题进行处理,可以大大提高对社交焦虑治疗中改变迁移到其它生活情境中的可能性。
四、讨论
任何心理学理论都有其提出的文化背景,在解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同一问题时会遇到困难。在以结构家庭治疗在治疗个体社交焦虑时,要注意家庭所处的社会环境背景。在看到家庭内在成员相互影响的同时,还要看到它背后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将家庭看作是一个整体系统,在家庭内部成员相互依赖,注重家庭成员在权力和界限方面差异明显,家庭成员的代际角色有明确界定。这与结构家庭治疗模式强调家庭是一个层级结构的观点不谋而合的。但我们同时要注意到如下几个方面:
1.当代的中国家庭中独生子女的情况很普遍,这种家庭结构模式中的青少年缺少手足次系统,即在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下成长
家庭中的手足次系统是个体与同伴建立关系的一个实验性的环境,拥有该系统的个体往往能将与兄弟姐妹的相处经验迁移到家庭外的社交活动中。可以说,独生子女家庭结构一方面是造成个体社交焦虑的原因,另一方面是缺少手足次系统不利于结构家庭治疗的开展。
2.在中国家庭内部,亲子次系统的界限具有单向性
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意识相对薄弱,往往会过多干预孩子的事情。在青少年面临社交焦虑的问题时,父母可能会简单地责备和说教,这不但不利于问题的有效解决,而且会是孩子更加反感与他人进行交往。
3.中国社会的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使得人们更具有从众性的性格特点,且中国社会是一个非常重视面子的社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下,心理病症被看作是耻辱的事情。因此,当个体出现心理问题时,即便是忍受痛苦,他们往往也不会主动向治疗机构寻求心理援助。在进行咨询和治疗时,家庭成员可能对咨询师看似言听计从,但事实上可能并不理会。
这是对结构家庭治疗在中国的应用提出的挑战,针对这些挑战,咨询师在治疗前更应该强调咨询过程的保密原则,在咨询与治疗的过程中在要关注家庭成员个人的情绪,并引导家庭成员正确地看待社交焦虑这一心理问题,帮助父母运用恰当的方式帮助孩子解决社交焦虑。
参考文献:
[1]沈德灿.精神分析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274-283
[2]孟宪章译.儿童异常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3]史朝霞.青少年依恋发展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4]梅锦荣.社会焦虑与认知行为治疗Ⅰ.社会焦虑[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03)
[5]龙卿志.认知行为团体疗法对高一社交焦虑学生的干预研究[D].苏州大学.2007
[6]包炤华,杨碧秀.家庭治疗对青少年焦虑症患者的疗效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09)
[7]赵芳.结构式家庭治疗的新进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