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给排水消防系统研究
2015-04-16高晋利
高晋利
(身份证号:13062419791023029X)
地铁车站给排水消防系统研究
高晋利
(身份证号:13062419791023029X)
地铁车站属于特殊的地下建筑,外部空间为钢筋混凝土,内部空间人员密集、地铁火灾在车站各种灾害中所占比例高达30%,发生频率较高,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压力大,扑救困难,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地铁在建设及运营阶段,消防系统设计显得格外重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自动灭火系统以及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在地铁车站中的应用,并探讨了系统本身的优缺点。
地铁车站;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自动灭火系统;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1 引言
随着国内城市经济规模的高速发展,城市区域的快速扩张,交通拥挤,出行困难成为越来越突出的社会矛盾,地铁作为解决大中城市人们社会活动最为便捷、方便、高效的一种交通工具,日益受到市民的欢迎,同时地铁的大流量、高速度、低耗能、无污染在国内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大背景下,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可以断定中国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城市将会掀起地铁建设的高潮。
2 消火栓系统在地铁车站的应用及探讨
现行《地铁设计规范》(BG50157-2003)19.1.27条要求地下车站站厅、站台、设备及管理用房区域、人行通道、地下区间隧道应设室内消火栓。同样,规范要求车站消火栓系统采用双水源引入,如市政水压满足要求,直接与车站内部立体环状消防栓给水管网相连,否则,通过加压泵后与车站立体管网相连,如满足双水源条件,经消防部门同意后,可以不设置消防水池,直接从市政管网抽水,采用市政给水管网稳压。消火栓的布置应保证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站厅层、设备区及人行通道采用单口单阀消火栓,间距不大于30m;站台层公共区采用双口双阀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为40~50m,为管理方便,灭火器通常和消防栓共箱设置,需要特殊保护的电气房间以及不满足灭火器保护距离要求公共区根据计算再单独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需要在室外设置水泵接合器,在室外15~40m的范围内如没有室外消火栓,还应在引入管上设置室外消火栓。
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地铁中的应用及其探讨
地铁车站喷淋系统一般为稳高压系统,即设有稳压装置(包括2台稳压泵和1个气压罐),保护范围为站厅层、站台层公共区;水喷淋系统在车站地面设置两套地上式消防水泵接合器。喷淋系统水源由不同的市政给水管段引入两路DN200的进水管,经水表井后接入设在车站内的消防泵房,消防泵房内设喷淋泵组、稳压泵组、气压罐和湿式报警阀组,泵组均为一用一备。消防控制中心设于站厅层车站控制室内。
4 气体自动灭火系统在国内地铁中的应用及其探讨
目前国内地铁气体自动灭火系统保护范围主要针对重要电气设备用房等,气体灭火系统选型主要集中在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及IG541灭火系统。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具有气瓶数量少、布置房间面积小、安装相对简单等优势,在国内地铁中应用较为广泛,但其仍存在着诸多缺点:工作压力较低,致使灭火剂输送距离较短,保护区距离一般不超过40m;七氟丙烷在高温下的分解物氢氟酸是一种强酸,对电子设备有一定损害,对人体有明显的毒性作用,严重影响周围空气环境质量;七氟丙烷灭火剂全球变暖潜能GWP值(全球变暖潜能值)与ODP值(臭氧耗减潜能值)均很高。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加剧、节能减排理念的深化以及国内对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做为哈龙灭火系统的过渡型替代物会逐步缩小使用范围,被其他新型环保的灭火系统所替代。
5 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灭火技术在地铁中的应用及探讨
高压细水雾的灭火机理及工作原理为介质水在高压泵组的工作压力下,通过喷头的微型喷嘴以相对于周围空气很高的速度被释放,由于水与空气的速度差而被撕裂形成水微粒,单位体积水的表面积增大,更容易进行热吸收,降低火场温度,冷却燃烧反映。水雾向火场喷射时,迅速由液体变为水蒸气,体积增大约1700倍,有效稀释了火焰附近的氧气并阻止外围氧气进入,从而窒息了燃烧反应,有效地控制了热辐射,将火灾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因此高压细水雾具备了高效率的冷却与降低氧浓度窒息火焰的双重作用。
6 结束语
地铁车站本身所具备的特点决定了火灾发生时,为了乘客和运营人员能够及时逃生、经济损失尽量减少,灾后交通秩序尽快恢复,需要具备完善的给排水消防系统,因此,在地铁车站除常规的消火栓系统外,还应该在车站公共区增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通过对气体灭火系统和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论述和比较,高压细水雾在地铁车站的应用将能够进一步保障地铁车站运营的安全。
[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S].
[2]《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S].
[3]苏菊琴.地铁车站给排水系统设计简析[J].山西建筑,2008,34(4):199~ 200.
[4]丁远见.浅析我国地铁车站气体灭火系统的选择和应用[J].隧道建设,2004,24(4):21~23.
[5]张泉艳.地铁车站给排水消防探讨[J].给水排水,2007,33(12):88~89.
U231.4
A
1673-0038(2015)28-0353-01
2015-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