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态循环农业综合治理农业污染
——以嘉兴市海盐县为例
2015-04-16王金良张月平陆勇伟
王金良,张月平,陆勇伟
(1.浙江省海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14300;2.浙江省海盐县西塘桥街道农技水利服务中心;3.浙江省海盐县秦山街道农技水利服务中心)
利用生态循环农业综合治理农业污染
——以嘉兴市海盐县为例
王金良1,张月平2,陆勇伟3
(1.浙江省海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14300;2.浙江省海盐县西塘桥街道农技水利服务中心;3.浙江省海盐县秦山街道农技水利服务中心)
总结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意义,分析了海盐县农业污染现状,并提出利用生态循环农业治理农业污染的措施与对策。
生态循环农业;农业污染;综合治理
海盐县是浙江省嘉兴市的一个行政县。2014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发出了“五水共治” (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号召,各级政府都在组织实施“五水共治”行动。五水共治,治污先行。嘉兴市是水环境污染的重灾区,在工业污染基本截污纳管排放情况下,农业污染、生活污染成为治污的重点,借势“五水共治”行动,大力推进生态循环农业,标本兼治,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态失调带来的污染问题。
1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意义
农业同时具有生产效益功能、生态循环功能、农业景观功能、农业文化功能,但其中的生态循环功能往往被忽视。生态循环农业是在农业生产系统中,强调各种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与高效流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农业的关键是“循环利用”,把农业上一级产生的废弃物,变成下一级可利用的资源,例如:农作物秸秆烧掉产生污染,若被利用则是资源。传统农业属于稳定的农业生态循环系统,主要的循环模式:畜禽养殖—畜禽排泄物—农作种植—农作物秸秆,农户的畜禽养殖和沼气池完成了农业废弃物的集中处理,农业生产产生的废弃物得以全部资源化循环利用,农村家庭的微循环带动农业生产大循环,对传统农业稳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由于经济发展,近些年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如高密度养猪、生猪睡硬棚、吃配合饲料、煤气代秸秆等,千家万户小生产方式逐步被种养大户规模化生产所取代,高密度养猪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直接排放,引起农村环境严重污染,特别是河道水污染;而农田由于大量施用化肥,不施用或者很少施用农家肥导致土壤退化;过量的化肥、农药被雨水淋洗进入河道,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葫芦等水生植物疯长蔓延;作物秸秆直接焚烧,造成空气污染。这些问题必须通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才能有效解决。
2 农业污染的主要来源
2.1 高密度养猪引起的水污染
据农业部门调查统计,2012年嘉兴市饲养生猪734.0万头,全年产生猪粪176万t、尿液污水829万t;海盐县饲养生猪116.3万头,全年产生猪粪30.4万t、尿液污水143万t。高密度养猪产生的大量畜粪环境无法消纳,粪尿没有处理直排进河道,造成河水严重污染。2011年海盐县Ⅳ类水体占29.4%、Ⅴ类水体占47.1%、劣Ⅴ类水体占23.5%。
2.2 温室甲鱼养殖引起的水污染
嘉兴市温室甲鱼养殖面积482 hm2,占浙江省的40%,年排放污水161万t;海盐县温室甲鱼养殖面积27 hm2。温室甲鱼燃煤加温污染空气,养殖废水直排河道污染水体。据测定,水体中COD、氨氮和总磷含量分别为950 mg/L、175 mg/L和112 mg/L,分别为国家生活污水一级排放标准的16倍、22倍和74倍。温室甲鱼高密度养殖区的水质富营养化,河道发黑发臭。
2.3 农作物秸秆焚烧引起的空气污染
嘉兴市耕地面积21.26万hm2,每年产生秸秆在200万t以上;海盐县耕地面积2.48万hm2,每年产生秸秆约22.9万t。2012年海盐县不同作物秸秆的焚烧比例分别为水稻55%、大小麦90%、油菜40%。海盐县每年合计烧掉作物秸秆14.3万t,占秸秆总量的62.4%。根据复旦大学“秸秆燃烧形成大气污染定量化研究的最新成果”测算,2012年海盐县秸秆焚烧产生的可吸入颗粒物3.04万t、一氧化碳1.47万t、二氧化碳16万t、氮氧化合物179 t,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加剧雾霾的发生。
2.4 高强度化肥、农药的施用引起土壤与水体污染
嘉兴市农业复种指数、生物产量高,客观上化肥农药施用量也大;大棚设施栽培面积大且追求高产,容易陷入“化肥增产、农药保产”的化学农业路子。现实情况:一是长期偏施化肥,缺少有机肥施用,导致土壤出现板结、酸化、养分失衡、次生盐渍化、生物活性下降等退化现象;二是过量使用的化肥农药,随雨水沖淋到河道,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葫芦等水生植物疯长蔓延。
3 解决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对策
3.1 做好生态循环农业的顶层设计
结合农业“两区”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做好嘉兴市现代高效生态循环农业的顶层设计,从生态循环角度优化农业结构与布局。宏观上保持农林牧副渔各大产业规模合理,产业间相互匹配、相互兼容、互补互利,形成大生态循环链。开展农作制度创新,大力推广种养结合、粮经结合、稻田养殖、水旱轮作、农机农艺结合等新型高效农作制度,产业内部以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业大户)等多种合作模式,构建各种形式的生态循环产业链。培育生态型农业生产主体,生产环节做到清洁生产、绿色安全、低碳环保,形成小生态循环链。如果生产环节有剩余物溢出,小循环链不能直接消纳,就要培育市场主体进行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完成生态大循环,保证农业废弃物全部进入三级生态循环链。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原则,农业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环境影响无害化。达到自然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最佳状态,保障农业生产长期永续发展。
3.2 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与水环境修复措施
一是结合“三改一拆”(浙江全省范围内开展的对旧住宅区、旧厂区和城中村的改造,拆除违反土地管理和城乡规划等法律法规的违法建筑),按照生猪养殖转型升级的要求,控制养殖总量,降低养殖密度;通过农牧结合方式,有效消纳养殖业废弃物;改进养殖模式,减少病死畜禽比例。二是做好小循环,在生猪总量大幅度减少的同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标准化牧业小区和生态养殖场,做到养殖过程不污染。三是做好大循环,配套建好畜粪处理中心,做到畜粪全部资源化利用;建好病死动物卫生处理中心,病死猪全部无害化处理。四是做好废物利用。沼液尽量在农业生产中综合利用,未能消纳的全部纳管排放;对生猪尿液综合利用要进一步研究,确保生猪养殖污染物不再排入河道。五是结合农村水环境整治,进行水环境修复。重点是疏浚河道,增加河道的库容;探索水面放养水生植物,进行水体修复;水体修复后,再投放鱼苗,利用河道清洁水源养鱼,实现资源增殖;实施河岸护坡生态工程建设,河道两岸生态绿化、景观美化。
3.3 水产养殖污染治理
温室甲鱼养殖要严加管控,推动甲鱼养殖生态化。养殖废水集中引入污水池,通过过滤、沉淀、清淤等工序,应用增氧曝气净化、水生植物净化、微生物净化、水生动物转化等技术,使废水处理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采用水质在线检测监控系统监控污水达标排放。海盐县目前推广 “三池式”污水处理方式,该设施分沉淀池、净化池和生态处理池,沉淀池用来沉淀污水,沉淀出的淤泥用作果木肥料,在净化池和生态处理池中种植睡莲和茭白等作物,既可加快水质的净化,又可带来经济收益。
3.4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坚持“农业优先、综合利用”原则,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利用。农业生产消纳不了、多余的秸秆可作为工业原料或能源综合利用。秸秆每667 m2最佳还田量200 kg左右。目前单季晚稻秸秆35%用于还田,比例比较合理;晚稻收割后切碎直接还田,养分、有机质回补,平衡地力。部分水稻秸秆用作养猪垫棚、养羊饲料、食用菌基料、蔬菜瓜果种植覆盖物,还可考虑秸秆与畜粪、河道淤泥混合发酵制作营养土,用于植树造林。剩余秸秆集中收集向外转移。大小麦秸秆除10%用于作物覆盖物外,其余全部需要转移。油菜秸秆木质化程度高,燃烧值大,鼓励农民作为生活燃料。目前秸秆固化成型制成燃料棒技术比较成熟,可开发新型可再生生物能源,嘉兴市每年需要转移处理秸秆120万t,相当于60万t标准煤,其中海盐县14.3万t,相当于7万t标准煤。海盐县的吉能生物质燃料有限公司和海盐县蓝天美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已形成年处理0.23万hm2农作物秸秆,生产燃料棒2.5万t的生产能力。海盐县以这两家企业为龙头,建立“燃料棒企业+秸秆专业合作社+收集经纪人”秸秆收集储运体系,走经纪人收集、合作社组织、企业收购的路子。生产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把集中收集的秸秆加工成燃料棒(燃料颗粒),再与市场形成产业链,实现秸秆生物能源利用的产业化。目前政府应在用地用电、税收优惠、秸秆收集、设备升级、燃煤锅炉改造、燃料棒使用补贴等环节给予支持。
3.5 化肥农药污染治理
农业生产环节要严格控制和规范使用化肥、农药、兽药、饲料及其添加剂。一是要大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技术,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二是增施有机肥、推广脲胺氮肥。海盐县每年推广使用有机肥3万t,替代减量化肥1万t;海盐县土肥植保站引进30%脲胺代替46%尿素,在粮油作物上试验成功,累积推广面积近300 hm2,项目已通过验收,可进一步推广应用。三是对病虫害采用系统绿色防治技术,农药商品用量比常规防治下降67%,农药有效成分用量比常规防治下降46.1%。四是强化对污染源的源头控制。据嘉兴市农业科学院调查研究,嘉兴市中、重度污染的耕地占3%左右,轻度污染占7%,主要是镉、汞超标,属于可控状态,因此要高度重视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加强工业污染和饲料添加剂的源头控制。
(责任编辑:刘新永)
Comprehensive harnessing of agricultural pollution by ecological recycling agriculture——Taking Haiyan County Jiaxing City as an example
WANG Jin-liang1, ZHANG Yue-ping2, LU Yong-wei3
(1.HaiyanAgriculturalTechniqueExtensiveCenter,ZhejiangProvince314300;2.XitangqiaoSub-districtAgriculturalandWaterConservancyServiceCenterofHaiyanCounty,ZhejiangProvince;3.QinshanSub-districtAgriculturalandWaterConservancyServiceCenterofHaiyanCounty,ZhejiangProvince)
The significance of developing ecological recycling agriculture was summari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ollution in Haiyan County was analyzed, and the measure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comprehensive harnessing of agricultural pollution using ecological recycling agriculture were put forward.
Ecological recycling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pollution; comprehensive harnessing
2015-02-13
王金良,男,1963年生,高级农艺师。
10.13651/j.cnki.fjnykj.2015.0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