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裸奔”的隐私
2015-04-16杜磊
■杜磊
1月25日晚上8点45分左右,真正的商业广告在朋友圈出现了。但是,谁也说不好微信广告的首位客户是谁。因为,不同的人,在微信朋友圈上看到了不同的品牌——“可口可乐”、“Vivo智能手机”或者“宝马中国”。还有一部分人,甚至什么广告也没看到。
在朋友圈上看到了什么,甚至成为人们自我调侃的一种新方式。没有刷出宝马广告的人,自嘲道:“看来我穷爆了这件事,已经惊动了系统后台。”
这可能还真不是句玩笑话。
那么,为何我们同在一个朋友圈,你看到了宝马的“悦是如期而至”,而我却只得到了一张四图拼接的可口可乐?
据业内认识分析,这背后逻辑可能是大数据分析。用户上网,就会留下网络足迹。智能分析系统可以结合用户浏览行为,根据这些足迹绘出“用户画像”,并进一步判断用户的人口统计学属性。基于长时间的多点采样和分析,用户数据库中呈现的某匿名用户数据可能就会透露出这样的信息:用户兴趣、活跃地点、上网习惯、用户性别和年龄区间……
“不过微信能够拿到的数据和我们传统方式所能拿到的并不一样,这就是微信的独特之处。他们或许能有更丰富的数据维度来优化用户画像,比如能够知道用户关注什么、用户的社交网络等,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广告投放策略。”基于数据的精准投放,理想状态是让广告从过去的“一打一片”,变成现在的“一枪一个”。用户躺着也中“枪”,而且仔细再一看,还打得挺准——这正是用户自己想要看到的内容。
“贴心”背后的“野心”
在拥抱大数据时代下的“贴心”的同时,也有人对此心存疑虑。
在广州生活的颜嘉(化名)有着近20年网龄,热衷于体验当下各种热门的互联网应用。刷微博、聊微信,上大众点评“签到”……已经成为他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互联网上本就没有隐私可言,在提交每一项个人信息前,都要考虑可能带来的风险,目前用个人信息换来的用户体验还远谈不上大数据所应有的智能化,包括这次朋友圈推送的广告”。
相较于颜嘉对互联网应用的热情,有人说自己从来不使用商场、咖啡屋等公共场所免费提供的WiFi,“免费的其实是最贵的”。这个“贵”指的就是出卖了个人的信息。据了解,有公司通过一些看似新潮好玩的互联网应用,背后收集用户接入公共场所WiFi的频次等信息来分析用户常去的地点,进而判断用户的消费行为、喜好,将相关的数据用作商业用途等对数据进行二次利用的“野心”。
大数据时代,企业收集和利用用户个人信息的方式更隐蔽。目前法律层面对个人隐私的界定不够清晰,企业在灰色地带“掘金”的成本很低。一旦用户意识到个人隐私被侵犯,举证和追溯的成本高昂。专家支招,如果用户对所谓的“精准”不买账,也可以试着躲一躲。用户下载App时,可以对App的访问权限进行限制,或者干脆不使用可能泄露信息的App。
大数据成新的商业模式
作为大数据最有名的例子,一位美国17岁少女怀孕的事情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某日,美国一名男子向一家零售连锁超市投诉,称给他17岁的女儿发婴儿尿片和童车的优惠券。一个月后,这个愤怒的父亲打来电话道歉,因为婴儿用品促销广告并不是误发,他的女儿的确怀孕了。
原本属于个人私事的信息,通过某些购物机构数据库的整合和计算,产生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同时也造成了上述家庭啼笑皆非的经历。
近日《纽约时报》网络版撰文称,人类即将迎来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的发展过程中,隐私问题不容忽视。
美国一家著名的医疗机构利用大数据的方式,已经积累了900万名病人的超级大数据库。
利用这份数据库,新的患者能迅速找到和自己接近的病患用药方案,老的病患可以追踪病情并提高医疗质量。显然,大数据将推动医疗科学进入黄金时代,但也有医生担心,各界对隐私的关注,很有可能会推迟这一时代的到来。
再过几年,也许大家都不再痴迷于星座大师的运程预测,而是找家大数据机构出份个人洞察报告,跟着命运赐予的一个一个预兆,一点一点去了解那个不熟悉的自己。
大数据时代的裸奔
畅想未来,你走在大街上,基站的智能天线信号指向你的手机,从而获得你的方位角,通过开机瞬时的上百次功率调整和探询,换算后就能获得你与基站的距离,两个信息结合就精准地确定了你的位置。根据你的搜索记录,互联网早已知道了你的爱好,然后手机“滴”地一声通知你,你前方10米处右侧有您最喜爱吃的咸豆腐脑店,正在八折酬宾中,“滴”地又来了一声,老板已得知您是咸豆腐脑的忠实拥护者,特别给您打五折,来尝一碗呗。
但是这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我走在大街上,手机“滴”地一声,通知我前面有个同志聚会,系统通过我以前的搜索和看过的片子早已确定了我的喜好,并将我的信息经过精确配对发送给了好多基友,但我并不想出柜,这可咋整啊?这个玩笑话道出了大数据时代我们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隐私权问题。
微博上常有维权人士声称电话被政府监听了,因为手机语音出现了不正常的声音,其实这是他们多心了,他们的电信知识还停留在用鳄鱼夹搭电话线窃听的阶段。并不是说政府不会窃听,而是说如果政府窃听你的电话,你是绝对察觉不出来的,多手段全方面的监控手段早已超出了外行的想象力。即使是技术内行,例如卖国家机密的间谍被收网后往往会马上崩溃,他所有的电话短信邮件出行会面谈话都有清清楚楚的铁证。
犯罪成本太高了,将来无死角的摄像监控头会记录下一切,即使你犯罪时蒙着面,根据前两天你没蒙脸踩点时的录像,通过姿态步态的匹配算法就能把你筛选出来。现在公安系统有句话“只要上手段,没有查不出来的”,上手段就是指包括摄像头监控、手机监控、网络监控等综合手段。现在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等将来所有的路灯杆都变成了多传感监控器,加上强大的大数据分析能力,你还想咋藏?
更有意思的是,将来的犯罪逮捕会变成事前,有天你啥事没做睡在床上就被逮捕了,警察通告你:根据警方对你所有信息的大数据分析,显示你已经知道了老婆出轨之事,根据以往犯罪案例及你本人性格的大数据分析结果,你有76.3%的概率会在本周内对老婆进行轻伤以上程度的犯罪,超过了法律规定的60%轻伤以上犯罪概率必须入监的标准,特羁押你一个月,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放出来后的你仍然犯罪的概率会降低到法律规定可以释放的5%以下。
听着很安全吧?但是不是也感到了毛骨悚然?在大数据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赤条条地在信息社会中裸奔,真的是光着屁股一丝不挂地那种裸奔,难到没有人意识到这点吗?当然不是,英国等西方国家早就对街道监控摄像头展开了全社会的大讨论,安全与隐私该如何权衡?随着近年来随着恐怖主义的盛行,安全显然更重要了,公民们很无奈地同意把更多的隐私权交给了政府,以获得更大的安全感。
必须对公民隐私信息进行分级制的严管,公安部门掌握着每个人的开房信息,如果不涉及到重大违法犯罪的话,绝不能滥加使用,更不能透露给当事人的配偶,否则社会就会大乱。掌握信息和利用信息的应是独立的两个机构,如果让利用信息的公安部分掌管公民所有隐私信息,那就会成为一个人人自危的恐怖国家。
我们现在该如何做好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准备?我觉得应该培养公权机构绝不能泄露公民隐私的社会舆论,前几天网上流传着范冰冰的机场安检照,记者们以此做娱乐文章称人家如何如何,这就是一个极坏的兆头!如果放任这种公权力的滥用,我们每个人将来都会成为光屁股裸奔的人,光不光屁股则取决于掌握公民信息的权力人士的一念之差。
最近有报道称银行内鬼贩卖账户信息,银行方面居然称这事主要靠自觉,他们内部查不出来。这事也是大恶!查不出来是因为银行内部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根本就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信息保密制度,这种不作为是未来大数据时代的严重隐患。
前两天参加一个婚礼,刚坐定就有个陌生人来照相,询问后才知是婚宴酒商的员工,把我们作为背景来照酒的照片,估计是用于宣传。我把他轰走了,我不愿意这个数据留在网上,不愿意让它将来作为分析我的大数据资料。
给“裸奔”的数据穿上“外衣”
学者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提出:“未来的世间万物,一切皆可量化,一切皆为数据。”当大数据在医疗、金融、智慧城市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我们能否放心将自己的幸福交给互联网呢?
业内专家认为,大数据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要在互联网中“裸奔”,如果给这些数据套上“外衣”,运用加密技术把风险限制在可控范围内,用户的隐私安全就能得到有效保障。
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郑宏介绍,未来的大数据关乎用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需出台相关法律明确企业使用用户数据的权限和方式,确立大数据产业的准入标准,建立信息泄露的维权机制,在发展中逐步完善出一套集法律、技术、管理、应用、开发等多个层面为一体的联动数据安全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