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给水排水节水节能措施初探

2015-04-16周建明

建材与装饰 2015年25期
关键词:节约用水节水型水龙头

周建明

(身份证号:130733198307101211)

建筑给水排水节水节能措施初探

周建明

(身份证号:130733198307101211)

本文将通过针对当前建筑用水现状和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途径,从而实现建筑给排水的节能效果。

节能环保;给排水;节能

1 建筑给排水现状分析

目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用水出现诸多问题。①建筑生活用水分布范围大,管理难度大,但是,要想实现节约用水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同时,大多数居民认为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淡薄的节水意识导致大量的水资源浪费。政府对于节水问题也只是流行于形式,没有真切的落实节水行动。②长时间不更换的水管道或者劣质的管道,使得其中水质相对差,影响整体水质,使得一些水在检测时不达标,大量的水不能得到充分利用。③建筑给排水设计不科学合理,超压出流导致浪费。生活给水系统按规定竖向分区后仍然存在着部分卫生器具配水点水压偏大的问题,据调查统计,部分卫生器具的实际出水流量是额定流量的4~5倍,带来了水量浪费、水压过高、漏水量增加的弊病,同时易产生水击、噪声和振动,致使管件损坏、破裂。

2 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

针对当前建筑用水的浪费,并了解了建筑给排水浪费的原因,同时,也顺应国家节能环保理念,接下来就如何做好建筑给排水的节能工作,达到水资源科学、合理、可持续利用进行详细的论述。

2.1推广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件

推广使用优质管材,节水节能型卫生器具和配件。由于管道及阀门泄露问题,应根据建筑和给水性质,在设计中首选节能节水型设备。使用节水龙头,试验表明:节水龙头和普通水龙头在全开状态下,前者的出流量均小于后者的出流量,也即在同一压力下,节水龙头具有较好的节水效果,节水量一般在20~30%之间;使用节水型便器;使用节水型淋浴设施和使用优质水表,满足水量要求的同时,减压限流,不漏水,达到节约用水的效果。制定节水政策,增强公民的节水意识:节约用水、合理用水是当前各级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应把它当作一个基本国策,建立合理的有利于节水的收费制度,引导居民节约用水、科学用水,提倡生活用水一水多用,积极采用分质供水,改进用水设备,采用循环用水与污水再生回用技术措施,逐步建立节水型社会。

2.2开发和利用中水

大力发展建筑中水系统,中水是非传统水资源,指办公楼、宾馆、饭店和生活小区集中排放的污水就地处理后,虽然水质达不到规定标准,但可重复用于非饮用水的使用。有资料显示,采用建筑中水后居住区用水量可节约30~40%,废水排放量可减少35~50%。对于一些水质要求不高的场合,例如冲洗厕所、道路清洗、洗车绿化等情况,这在发达国家非常普遍。虽然中水处理与维护投资比较大,但最后收益的不仅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可以缓解水资源匮乏、水循环利用,是一种对后代人利益的保障。

2.3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

当有限的自然资源出现危机时,人们开始将矛头转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太阳能。现代的太阳热能科技是将阳光聚合,并运用其能量产生热水、蒸气和电力。在给排水节能设计中,通过收集和运用太阳能来减少其他能量的消耗。加上我国地处的位置,全国大部分地区适宜推广太阳能。

2.4利用雨水

在建筑给排水中,对于已有的水资源进行节约与循环利用外,还可以对雨水进行处理使用。建筑中收集雨水,通常是由导管把屋顶的雨水引人设在地下的雨水沉沙池,经沉积的雨水流人蓄水池,由水泵送人杂用水蓄水池,经加氯消毒后送人中水道系统,为解决降尘和酸雨问题,一般将降雨前两分钟的雨水撇除。如今,世界范围内都在普遍应用新的技术探索新的能源,对于雨水的收集、处理和利用,以节约水资源,减轻用水负担,同时还可以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污水的处理。

2.5控制超压节流

设计给水超压减压装置,避免超压出流,减少由于超压出流的水量没有充分利用,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具体措施指在给水支管上安装孔板、压力调节阀或减压阀等手段,将其压力减到配水龙头的出流量为额定流量所需压力为止,为用户提供适宜的服务水龙头。

建筑给排水通过节能设计,减少资源的浪费;科学合理的使用资源,将资源利用率到最大;同时,通过利用新能源或可再生资源,从而达到节能和环保的效果。

3 结束语

如今能源危机已经成为全球化的问题,因此,对于如何做到节能环保成为世界各国、各行各业的主题。社会各界也应提高节能环保的意识,减少生活中的资源浪费现象。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要更多的体现出时代特色、节能环保的品质,来提升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总体水平。建筑给排水节能技术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环节水源危机、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活工作条件、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并成为建筑业发展的总趋势。

[1]王鑫,朱峰.建筑给水排水节水节能措施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08(25)

[2]赵世民,高峰.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能原理[J].给水排水,2008(8).

[3]李柯,张立娜.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水节能措施的探讨[J].建筑技术,2009(10).

[4]徐峰.住宅给排水设计及其节能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2).

TU82

A

1673-0038(2015)25-0066-01

2015-6-4

猜你喜欢

节约用水节水型水龙头
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
节水型抽水马桶
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
自动调温水龙头
空中的水龙头
声控水龙头
太湖流域:统筹兼顾 多管齐下 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节水型生态灌区建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