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2015-04-16刘尚明
刘尚明
(身份证号:130102197008162194)
浅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刘尚明
(身份证号:130102197008162194)
通过对高层建筑工程中诸多问题的分析,可以清楚的看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一个工程的好坏就是由施工技术所决定的,所以一定要提高施工者的职业素质,完善施工中技术的应用。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 高层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高层建筑施工难度大
高层修建项目触及面广,工程量大和工期较长,工程施工进程中除高层修建规划,还包含给排水体系、电梯体系、消防体系、空调体系等工程。所以高层修建工程,对修建单位的施工能力来说是很大的应战。其次,高层建筑施工的首要特色是笔直向上伸展,施工是由根底出发,逐层向上进行施工。在这期间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受到限制,他们有必要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施工,与通常修建施工对比,无疑是加大了施工难度。高层建筑施工在到达规定的层数(高度)时,被要求有一些领先的机械设备与技能辅佐施工,这对高层建筑施工单位提出了更高的技能需求,只要精确的控制设备才能确保施工的进程与质量。否则将造成工期的延误。
1.2高层修建专业技能质量亟待进步
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高层建筑项目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所触及的专业越来越多,对装置的质量技能需求也更加多。施工的每一个专业既要到达本身的技能需求,又要满意其它专业施工的需求,着就要求一定要合理安排与其它专业施工中的时间安排。在施工时假如对工期或空间思考不行周全,就会影响到其它施工的正常施工,致使工程施工的质量或工期受到影响。高层建筑项目的特殊化对施工中的每一条管线和每一项工程,每一种设备都有特定的需求,对施工人员的技能也有需求,因此,施工单位的专业技能人员有必要与时俱进,不断进修自己的专业水平,以达到飞速进步的建筑要求。
1.3有些修建资料不能满意施工需求
高层修建施工对修建资料的需求要比通常施工的需求更详细、更精确、更严厉。假如使用的种类不符合需求,不只会致使施工机械的毛病,严重的会引发项目的质量问题,出现安全事故。比如:施工中预制构件断面尺寸不精确,钢筋数量缺乏、方位不对等,则必然会形成施工工程呈现断裂和垮塌的表象;钢筋的力学性能达不到规则的规范,水泥的标号达不到施工需求,或受一些配料不合理和杂质含量过多的现象,混凝土合作份额不精确,都将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最后致使修建工程中混凝土规划强度的缺乏,工程呈现诸多的质量问题,乃至会呈现塌方等严重的质量问题。
1.4高层修建施工工序多、周期长
高层修建施工项目工序繁复,触及面广,施工进程中一定要进行仔细的查看各项工程的施工质量,假如查看工作时不仔细、测量仪器使用不精确,则会把合格的工序误认为不合格,这样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既糟蹋了修建资料,又影响了工程的进展。其次高层修建对规划稳定的要求十分苛刻,根底是每一个高层修建的关键,这就致使了项目的施工工期长,在长时间的施工过程中,各种自然灾害时有出现,加上四季的更迭,都影响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给施工人员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致使施工工期不断延长,安全隐患也不断呈现。
2 高层修建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
2.1基础施工技能
通常高层建筑的建造地点都是城市,建筑的密集型严重影响了施工,因此致使施工现场空间相对狭隘,根底埋置深度较大,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合理断定高层建筑的埋深问题。在高层修建的技能施工技能中,一定是依据高层建筑的特色选用十字穿插的方式进行地基的施工。
2.2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能
高层建筑的混凝土工程施工要注意对混凝土质量的查验,而混凝土质量查验方针首要是抗压强度,抗压强度首要有水量和水泥一起决定的,通常高标号的水泥所装备的强度更高,因此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要对水泥的标号进行核查,对防止呈现水泥标号过错情况进行核实。另一方面,水灰比也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首要因素,因此要进行重复实验进行测定断定最优的合作比,以确保高质量的混凝土。
2.3规划变换层施工技能
高层修建上部规划对轴线安置的空间需求小,而对下有些的轴线安置空间需求大,这与修建规划设置需求正巧相反,致使了规划安置与功用之间的矛盾,因此要选用反常规的方法进行安置,也就是在规划变换的楼层设置变换层。在变换层规划中,剪力墙高度会影响规划的抗震性能,要尽量限制变换层的高度,也就是说,变换层高度不能无限制地选用大的高度。
2.4后浇带施工技能
高层修建的施工后浇带是预留在主楼与裙房之间的,在实践的高程修建工程中,通常主楼都与裙房连在一起,且衔接形式是裙房环绕主楼的周围。但主楼与裙房在施工中有必要用变形缝分隔,以确保沉降差的极限。而变形缝的设置会致使修建平面规划的变动,为了补偿这一缺陷需求建造施工后浇带。关于主楼与裙房之间的梁板也需求留出施工后浇带,主楼规划完工后要用胀大的混凝土将其浇筑起来,到达减小沉降差的方针。
[1]刘德民.试析现代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技术[J].福建建材,2011(02).
[2]于晓梅.浅议高层建筑给排水[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7).
[3]张梅宇,蔡明博.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1(30).
TU74
A
1673-0038(2015)25-0088-01
201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