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企业经营投标精细化管理
2015-04-16吴思
吴思
浅谈施工企业经营投标精细化管理
吴思
随着工程量清单报价的全国推行,建筑行业市场、利润率普遍降低,施工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在施工过程中推行精细化管理是企业做优做强的有效手段,对经营投标进行精细化管理,能够从源头上把控项目利润、降低风险,从而取得理想的结果。
施工企业;经营投标;精细化管理
引言
随着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资逐渐减少,施工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成本的管理,能够为企业减少费用支出,其在成本管理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 精细化管理概述
施工企业应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建立并不断完善从项目信息收集、项目追踪、招标文件购买及编制、投标前调查及评审、投标总结、合同签订、奖惩制度等一系列流程的管理办法,精细化是相对的,精益求精更是永无止境,所以精细化管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向全体员工灌输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利用各种形式让员工了解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全面把握精细化管理的精髓和灵魂。我们必须通过基础工作质量的提高和基础管理水平的提高,达到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素质的目的。以量化的数据作为提出问题的依据、分析判断的基础、考察评估的尺度,使无形的管理变成有形的管理;使用定量数据规范管理人员行为,并进行导引、调节、控制管理过程,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管理措施。
精细化管理的特征:可以用精、准、细、严四个字来概括。精:精是做精,精益求精,追求最好,不仅把产品做精,也把服务和管理工作做到极致,挑战极限。准:准是准确的信息与决策,准确的数据与计量,准确的时间衔接和正确的工作方法。细:细是工作细化、管理细化特别是执行细化。严:严是严格控制偏差,严格执行标准和制度。
2 施工企业精细化管理面临的问题
2.1统一认识不足
随着我国WTO过度期即将到期,相关行业市场壁垒的逐步解除,基建市场“僧多粥少”的局面没有缓解,全球化竞争的热潮促使企业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因此企业要想长期高效发展,就必须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将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根据企业的发展不断地更新完善,使制度变成员工的一种习惯,一种行为准则。最后,关键的问题解决了,次关键的问题上升到关键问题。如此循环,管理不断细化和完善,自然不断提升。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精耕细作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会越来越重要。面对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的竞争对手,以及日益严峻的市场发展形势,企业做的更大、更强是一个必然的发展方向。使企业的经营管理以“成本领先”,但从目前来看,有相当的企业还是安于现状,未积极采取精细化管理措施。所以不能要求在推行时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定会逐渐的表现出其失效。就这一点,很多人没有耐心,因暂时看不到效果就彻底失去了信心或信心不足。
2.2执行过程出现偏位
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偏差,主要的是由于目标分解不细、职责落实不细、过程监督不细等造成的。深入分析竞争单位以往类似项目报价资料,为投标阶段报价决策提供依据。看似各个项目投标报价都不一样,毫无规律,其实有规可循,将大量的报价数据经过大数据分析,确定合理报价。这种不仅是企业领导的个体文化,也是企业团队是群体文化。只有当先进的企业文化被员工所掌握以及认同和自觉执行,形成上下互动、齐动的时候,方能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形成一个强大而持久的企业综合竞争力。
只是通过在短时间内听听项目层管理人员的口头汇报进行的。如果项目数量多,就完全不能真实的了解项目和实际的运作过程数据,这样就是管理很不精细,手段单一。
2.3评估体系出现空位
目前绝大多数市政项目、部分公路项目及一些重难点工程常采用该评标办法。评标总分中商务技术、投标报价等环节都占有一定比例。提高执行力首先要求领导干部要端正思想,树立领导班子执行能力建设的正确理念,同时加强基层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建设。全面性涉及到公司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金管理、信息化管理、物资管理、生产技术管理、安全质量管理等;全过程性即精细化管理贯穿于各项工作和每一个过程的始终。将施工各项成本与其切身的利益相结合,奖惩严明,充分的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将降低成本作为自己的职责之一,逐渐形成全员参与的成本管理体系,达到企业与个人双赢的目的。对于评估指标体系的不明确,施工企业已经对管理结果的好坏建立了评估指标,但并没有对系统明确管理过程的好坏评价机制,也未支出应该关注那些动态指标来衡量管理过程。
使的对项目管理无论从工程部位分析还是从材料耗用分析都没有明确的参考对象,大多都是依据个人经验特别是项目层管理人员的主观意志来总结评估。
3 提高施工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措施
通过提高劳动效率来按时完成生产任务,不随意增加多余的施工人员。施工操作人员要择优筛选技术好、素质高、工作稳定、作风顽强的成建制的劳务队伍,实行动态管理。精市场开发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这就需要企业进一步加强市场开发力度,鼓励和提倡全体员工调整工作思路,密切跟踪市场信息,加强各方联络,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大力承揽工程,缓解企业市场经营压力。更可有效地增强执行力和服从力,约束员工的行为,培养员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行为规范化促进管理精细化,从而为精细化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成本预算管理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精细化是全员的精细化,如果缺乏员工的积极参与或参与不到位,精细化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具体措施如下:
投标前应详细了解项目的工程情况、标段划分、招标条件与资格要求等信息,包括对所在地市场调查、建设方情况调查、施工场地情况调查、供应商调查以及竞争对手调查等,认真进行分析,并形成调查报告。有条件时,应安排拟任项目经理参与标前调查和投标工作。
工程开标后,应收集汇总开标信息,建立并完善投标信息数据库。应及时对项目投标进行总结,填写项目投标总结表,未中标项目即行终止,中标项目进入项目实施阶段。
项目中标后,依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办法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合同评审。
(1)合同评审由工经部牵头组织,经开部、法律部、合同部、工程管理部、财务部等相关部门配合。
(2)合同评审重点是合同条款与招标文件的一致性,若合同条款与招标文件一致,不再进行合同评审,视投标评审为合同评审,若有差异须依据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办法进行合同评审,并根据评审意见与建设单位商谈,按程序签订正式合同。
(3)在签订合同之前各相关部门须配合项目部或投标子公司办理履约保函、加盖合同专用章或单位公章、请示并陪同领导参与签约仪式等事宜。
4 结束语
总之,精细化管理是一种需要用精心和细心浇灌的“心”的工作,只要我们用心去精耕这篇文章,在责任与落实上着力,施工生产经营风险降低,经营管理绩效提高,人才结构明显优化,队伍素质大幅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的大好局面。
[1]南晓宇.施工企业经营投标管理[J].隧道建设,2007,2.
[2]朱俊峰.建筑施工的精细化管理[J].管理方略,2011(5).
[3]何瑛,徐慧娟.精细化管理十大工作待改进[J].通信企业管理,2008(3).
F284
A
1673-0038(2015)25-0265-02
201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