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要点的分析
2015-04-16王仕芳
王仕芳
(身份证号:130222197909142810)
基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要点的分析
王仕芳
(身份证号:130222197909142810)
本文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方面,分析了建筑施工单位在现场管理上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系统的论述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要点及控制的措施,可以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提供合理的参考。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事故管理;环境管理
1 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
建筑施工项目系列标准的贯彻控制,要求施工方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施工现场,突出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考核建筑施工企业的第一系统目标,即质量、安全、成本、工期四大指标的落脚点也都是在施工现场。工程施工现场是建筑工人直接从事施工活动的场所,施工进度的快慢、工程质量的优劣以及成本的高低和能施工现场高空露天作业多,多工种立体交叉联合作业等特点,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才能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都与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密不可分。实践表明,企业越是重视和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就越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同时也越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2 机械与材料的管理
合理安排施工所需机械及周转材料的进退场,特别要注意材料的保管,以免出现保管中因违规堆放如焊条出现受潮、钢管未垫好而出现锈蚀导致不能使用等现象,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制定合理的材料采购、保管制度,建立材料价格信息中心和材料价格监管机制,提高采购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从合格的供货方中货比三家,质优价廉的购买材料,减少工程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3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3.1工程质量保证目标
工程质量以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为观念。质量检验项目一次合格率100%,分项工程优良率90%,分部工程优良率75%以上,竣工验收工程质量力争达到国家奖励。
3.2工程质量组织保证体系
为确保本工程施工质量达到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级,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以项目技术部为主体,总部技术、质检、安全部门以及监理、市质量监督站实施逐级监督,总部其它职能部门、积极配合的多层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控制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质量。实行目标管理,进行目标分解,按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把责任落实到相应的部门和人员。
3.3施工质量措施保证
(1)要贯彻执行各级岗位质量责任制,在熟悉图纸的基础上,认真搞好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作业设计和作业指导书等技术基础工作。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技术人员要认真做好技术准备工作,分层分级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密切配合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质监单位的检查,共同抓好现场施工质量技术管理工作。
(2)严格把好原材料进场质量关,材料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材质证明,并应按要求做好原材料的送检试验工作。并做好成品、半成品的保护工作,所有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都须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同时还应做好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记录。
(3)现场设专职质检员,严格质量检查制度,实行质量一票否决权,质检员对整个工程质量有严格把关的责任,对关键部位、隐蔽工程应重点检查,并随时检查各道工序,发现问题及时限期整改或停工处理。
(4)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图纸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贯彻以自检为基础的自检、互检、交接检、专职检的“四检”制,每道工序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对于特殊工序应编制作业指导书,并对施工过程进行连续监控,施工工长应认真及时办理各种隐蔽工程验收和签证。
(5)加强施工技术的控制。做到轴线、标高控制准确,组织专业测量小组施测,并做好标志,应严格按测量的结果进行轴线、标高的控制施工。安装的各类预埋管件,应严格控制位置准确,固定牢靠,不准事后打眼凿洞。
4 施工现场事故抑制的管理
施工现场事故抑制按照时间范围可分为两个部分:事故发生时的处理和事故发生后的处理。
(1)事故发生时的处理。在施工现场出现事故时,要立刻启动应急预案,各方面的管理人员、领导要尽快赶到现场,进行事故的紧急处理。这时候进行的事故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组织人员进入事故发生地点,迅速抢救伤员,疏散人员,以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造成人员伤亡无谓增加;保护好施工现场,要求施工现场各物件的位置、颜色、形状等保持事故结束时的状态,以备将来的事故调查取证;及时的和公安、消防、卫生防疫和安全监察等政府部门联系,寻求他们的帮助和必要的支持;向企业负责人及时通报事故的发展动态,借助企业的力量妥善处理事故。
(2)事故发生后的处理。事故发生后,要立即组织事故调查组,通过现场笔录、现场拍照、现场绘图等手段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收集整理第一手资料,然后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事故原因的分析工作,根据调查所确认的事实,从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间接原因,从而分析出事故的全部原因,在此基础上,确定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和领导责任者,再根据其在事故中的作用确定主要责任人,对相关的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5 施工现场环境的管理
我国建筑施工环境管理主要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两项制度,这一环境管理制度对于施工期短,环境影响范围小的建设项目是可行的。其影响:
(1)建筑工程与周边环境是密切相关的,施工单位在进入工地施工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周边环境对工程的影响,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特别是原材料采购和人力资源方面,要根据不同的现场需求情况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工程施工中,难免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如施工的扬尘、噪声等。因此,施工中,一定首先考虑周围老百姓的利益,现场后置土的堆放要覆盖或种草,施工区域的路面要硬质,驶出施工现场的车辆要在门口冲洗,作业区有尘土的地方要经常洒水;对于有噪声的工作应尽量安排在居民非休息时间工作,学生中考、高考期间,不得有施工噪声。
6 结语
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成功的施工现场管理,不仅要求施工企业具备尖端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优异的管理水平。加强现场管理方法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管理措施,对提高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张迪.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2,20:399.
[2]张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5,06:134+270.
TU721+.2
A
1673-0038(2015)25-0206-02
201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