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工程的钢筋施工技术研究
2015-04-16王秀秀
王秀秀
(淳化县住宅和城乡建设局 陕西省 淳化县 711200)
工民建工程的钢筋施工技术研究
王秀秀
(淳化县住宅和城乡建设局 陕西省 淳化县 711200)
在本文中笔者首先详细阐述和介绍了关于工民建工程中的桩基、混凝土材料、钢筋等各环节的施工技术,并且重点介绍与研究了在工民建工程中的钢筋施工技术方面的最先进的施工技术,在本文中还总结关于工民建工程施工中的技术运用以及工艺创新。
施工技术;工民建工程;钢筋施工
伴随目前国内对于钢材总量的快速提高,钢筋混凝土材料的组合结构于建筑行业中也得到了飞速发展。那么关于建筑工程中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有关规范及条款虽然已有比较详细的规定,但是还有一些问题没有相关明确、具体的作法,这就给工民建工程的施工后期质量留下隐患问题。
1 工民建工程中钢筋结构的制作工艺
在框架结构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钢筋量比较多,全部结构中的钢筋均在施工现场进行加工,同时钢筋结构的接头多采用的是闪光对接焊工艺。在施工现场加工而成型的钢筋尺寸、规格一定要完全符合最初设计的要求,钢筋要保持表面洁净,并无损伤、油渍、沾污以及铁锈等情况,应该在使用之前将污物处理干净,带有颗粒或者片状的老锈钢筋结构就不得使用,钢筋的弯折以及焊接应该全部符合相关规范与设计的具体要求,进场之后还应该定点、分类堆放,所堆放的地方下面应干燥,最好做防潮处理或者下面垫木愣子,并且需要有专人进行校对,不符合或者遗漏的时候就应该及时补齐,保证施工中钢筋材料的安装顺利进行。钢筋制作好后安装时做到其轴线、间距、位置应该保证准确性,其具体的规格、数量、高度的保护层需要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尤其对于框架梁和框架柱的钢筋密集、层数较多,特别在相关的框架柱节点处施工困难较大,所以施工人员就应尤其重视。
2 钢筋的施工技术
钢筋必须有配料单规定的尺寸、数量、性质及出场的合格证。材料进场前要针对不同的钢筋品种进行质量抽检,表面不得有裂纹、老锈、折叠、耳子和夹渣。钢筋容易出现锈蚀和变形,所以在运输存放和施工中都要采取保护措施,尤其要做好防水工作。
(1)钢筋的加工:按照施工图纸对钢筋的型号、数量、结构等进行调整和核对,确保加工前做好充分准备,然后按照图纸进行加工。
(2)钢筋的切断:切断机的切断能力应满足现场的各型号要求,也要确保机械完好率、利用率及运作效率。对切断机需要进行定时检修,以确保切口的平滑和整齐。
(3)钢筋的连接:通常采用机械接头或焊接接头,减少连接接头和搭接的数目。
(4)箍筋的绑扎:对于需要一定抗震性的建筑,柱箍筋的端头弯度应在135°左右,弯钩的直径需大于钢筋直径,长度应大于10d。
(5)钢筋的焊接:方式有电弧焊、电渣压力焊、闪光对焊和气压焊。焊接接头的质量直接影响结构工程质量。钢筋焊接对焊工技术水平有较高要求,焊接的质量检查也必须严格要求。质量达标的接头必须是均匀饱满的,无裂缝、烧伤、气孔等,且不得有较大的焊瘤和凹陷。
(6)钢筋的节点放样:包括梁柱墙和板钢筋的锚固构造;板柱节点的部位配筋;梁柱的节点、梁和梁阶段、梁板间的钢筋穿插顺序;节点放样时,要分部位的对各个节点编号,熟悉结构构造,得出重点,以便于配筋。
2.1主体结构钢筋材料的绑扎安装工艺
应该全面检查该钢筋是否具备出厂的证明与复检报告,详细监督、检查已经加工完成的钢筋结构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明确地按图纸设计的要求,并且检查其结构表面是否存在锈蚀现象,对于安装完成并已经做好预检的钢筋模板,清扫干净模内的木屑以及相关杂物。
与此同时还应该做好抄平放线的工作,并且将预留伸出的筋处松散混凝土材料剔凿干净。依据弹好的线详细检查其下层预留的搭接钢筋结构的位置和数量,对一些并不符合相关要求的钢筋材料一定要及时处理。按照图纸以及相关的操作工艺标准向班组进行详细的安全和技术交底工作。
2.2柱钢筋结构的绑扎安装工艺
柱子钢筋结构应该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间距,计算好其中每根柱箍筋的数量,先将刚接箍筋全部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好相应的柱子钢筋,先绑扎成型的柱芯钢筋以及箍筋,再进行绑扎其结构外围周围的钢筋,从由里至外,从上至下进行顺序地绑扎和安装。在搭接其钢筋长度内,绑扎的扣应该多余三个,绑扣需要向里进行。
竖向的钢筋弯钩应该朝向其钢筋柱心,角部的钢筋弯钩平面和模板面的夹角,对于矩形柱应该为45°角,中间的钢筋弯钩和模板之间形成的夹角应该为90°。对那些≥25的钢筋柱主筋应该采用冷挤压套筒进行连接,对于22~16的主筋结构则最好采用搭接焊工艺进行连接,统一对于16以下的主筋则宜采用绑扎。绑扎的接头搭接长度应该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并且进行绑扎的接头位置应该相互错开,错开的设置应该全部符合基本的设计要求。
在已经立好的柱子钢筋上面使用粉笔划出相应的箍筋间距,再将已经套好的箍筋结构向上移动,从上至下采用缠扣的方式进行绑扎。箍筋和主筋应该垂直放置,箍筋的转角和主筋相应的交点都要进行绑扎,主筋和箍筋的非转角位置的相交点应该成梅花式的交错绑扎。箍筋接头应该交错排列并进行垂直放置,绑
扎箍筋的时候,铁线扣应该相互成八字形的绑扎。在钢筋柱基、柱顶以及梁柱的交接等位置,箍筋的标准间距应该按最初的设计要求进行加密。在上下层柱的截面发生了变化时,其下层的柱钢筋已经露出部分,一定要在绑扎相应的梁钢筋前,首先行收分准确,将具体尺寸一定要符合设计的标准和要求。钢筋柱的保护层塑料垫卡应该绑在其柱主筋的外皮上,标准间距通常在1000mm左右,以确保主保护层的厚度正确。
2.3梁板钢筋的绑扎安装工艺
按照设计图纸的标准钢筋梁纵向的受力基本上都是双层或者多层地排列,在两排钢筋间垫上一些短头的钢筋,其排距应该完全符合相应的设计要求,因为钢筋框架的梁高度比较高,拟运用模内钢筋进行绑扎,绑扎的顺序如下:
在主梁的模板上按照设计图纸划好的箍筋间距→主筋穿好的箍筋并且按已经画好的间距逐个将其分开→固定相应的弯起筋与主筋→穿次梁弯起筋以及主筋并列套好箍筋→放好主梁的架立筋、次梁的架立筋→间隔一定的间距把梁底主筋和箍筋绑住→绑好架立筋→进一步绑主筋设计的6箍筋、板筋多采用6.5的钢筋。箍筋相应的接头应该交错设置,并且和两根立筋同时绑扎,箍筋的弯钩都是135°,对悬臂梁需要箍筋接头在下。弯起筋以及负弯矩的钢筋位置必须要准确,在梁柱的交接位置梁钢筋锚入其柱内的长度应该符合最初设计的要求。
在板筋进行绑扎时,首先要清扫干净板上的刨花、碎木及其电线的管头等杂物,并且运用粉笔在该模板上划好主筋位置,分布好筋的间距,然后再按照已经设计好的间距,先摆好受力立筋,后再分布筋、预埋器件、电线管线、预留孔等能够及时配合相关的安装工作。板受力的主筋直径应该为16mm并且连接同梁,不大于16mm则采用绑扎将其连接,钢筋的搭接长度应该符合规范以及设计的要求。搭接的长度未端和钢筋弯曲处的艰巨,一定要大于钢筋直径10倍。接头不宜处在构件的最大弯矩处,受控的区域内Ⅰ级钢筋在绑扎接头末端应该做相应的弯钩,搭接位置应该在中心与两端进行扎牢,接头的位置应该相互错开。通常用顺扣与八字形式的扣绑扎,除此之外的围两根筋相交点应该全部被绑扎,其余的各点还可采用隔点交错的绑扎方式。板为双层的钢筋之时,需要在两层筋间加上钢筋马凳,以保证上部的钢筋位置正确无误,在钢筋板的上部位置负钢筋也应该运用相关的马凳来严格控制好负筋位置,并且在绑扎负弯矩的钢筋时,每一个扣都需要绑扎,最终在钢筋主筋要下垫上塑料垫卡,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为15mm。
3 钢筋绑扎施工中应重视的质量问题
3.1柱子钢筋的位移问题
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因为振捣混凝土的过程中碰动该钢筋。在浇筑混凝土材料之前就应该全面检查其位置是否准确,并且采用固定卡将其加以固定,并且在浇筑混凝土后应立即修整该钢筋的位置。在钢筋的位置存在明显的位移时,处理的手段与方法一定要经设计的签证和同意。
3.2梁钢筋骨架的尺寸小于设计的尺寸
这种问题出现的具体原因就是,配制好钢筋箍筋的时候按照箍筋的外径尺寸进行计算,最终造成了钢筋骨架的宽与高都小于其设计的尺寸;另外一方面双肢的箍筋梁,经常会出现组合之后的宽度小于最初设计尺寸的现象。在翻样以及绑扎之前就应熟悉设计图纸的标准和要求,绑扎后还需要加强检查力度。
3.3梁、柱的交接处核心位置箍筋间距未进行加密
绑扎之前应该首先熟悉设计图纸的要求,绑梁相应的钢筋结构之前应该先将柱箍筋套在竖筋上,穿完梁钢筋之后再绑。箍筋的搭接位置未弯形成135°角,平直的长度也不足10d,那么就需要在加工成型时重视检查平直的长度是否符合设计的标准与要求。
4 结束语
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在建筑施工中需要重视的问题非常多,大量的工程实践向我们表明,只有首先在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针对各个影响的因素做到全面、科学、细致地考虑和设计,并且严格遵守设计以及施工的规范,尤其应该重视在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预防常见问题对于工民建工程的质量影响,不断加强规范的管理力度,才能够做出更好的、总体质量更高的工民建工程。
[1]朱永新,吕宏标.关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的若干问题[J].科技咨询导报,2011,14.
[2]徐善初,魏光琼,吴鹏.抗震框架结构设计与施工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工程设计与建设,2009,3.
TU755
A
1673-0038(2015)34-0083-02
2015-7-18
王秀秀(1969-),女,中级,大专,主要从事城市建设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