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预结算工作的编制要点
2015-04-16张静
张静
(甘肃第一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建设公司)
工程预结算工作的编制要点
张静
(甘肃第一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建设公司)
预结算编制工作是一项很细致又很繁杂的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核算工作,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预结算工作经验,主要从预结算编制时的算量、套定额、调材差、计取费用及自我检查等几个方面,对易出现的错误及注意事项进行了简单阐述。
预结算编制;算量;套定额;找材差;取费;自查
建设工程预结算的编制是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必要程序及重要手段,是进行招投标、考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依据,也是工程前期和后期工程造价的考核依据。其编制过程是一项很繁杂,而又必须很细致地去对待的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核算工作。主要是以正确计算工程量,合理套用定额单价,准确找材料价差、综合计取费用四方面为重点,在施工图的基础上结合合同、招投标文件、协议、会议纪要以及地质勘查资料、工程设计变更及签证、材料设备价格签证、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工程资料,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计算,这就要求编制人员不仅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包括建筑设计、施工技术等一系列较系统的建筑工程知识,而且还要有较高的预算业务素质及职业道德素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不论业务水平好坏,总是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错,如工程量计算有误差、定额换算不合理,施工合同条款理解不透彻等。本文就预结算编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谈一谈笔者自己的心得。
1 工程量的计算
1.1工程量计算中常存在如下问题
(1)工程量计算错误。主要是对定额理解不透,如土方开挖工程中,有些地区的定额规定工作面从垫层边加工作面开始计算,而有些则是从基础边开始计算,若不搞清楚这些,则土方工程量容易少算或多算。
(2)工程量的重复计算。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出现工程量的重复计算,如墙体中的圈梁、过梁、构造柱等所占体积不扣除,钢筋在计算时不扣保护层等。
1.2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如下措施
做好准备工作。广泛搜集、准备各种资料,包括工程勘察地质报告、地形测量图、施工设计图纸及说明,各类标准图集、现场答疑等。
2 预算单价时主要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2.1套用预算单价时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由于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导致定额缺项或需要补充的项目内容也在不断增多,然而,因缺少调查和可靠的第一手数据资料,致使定额或补充定额含有较多的不合理性,这主要表现在装饰工程定额项目中。
2.2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如下措施
(1)对换算的定额单价来说,除按上述要求外,还要弄清换算的内容是定额中的人工、材料或机械中的全部还是部分?同时换算的方法是否准确?换算系数是否正确?如新疆工程中的垫层表面刷防腐等。
(2)对补充定额子目,主要是看编制依据和方法是否正确,材料预算价格、人工工日及机械台班单价是否合理。
(3)对于双方有争议的套价,最好能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时,请仲裁机构进行裁决。
3 材料价差调整
3.1材料价差调整时也会有不同问题出现
(1)对预算新手而言,在材料价差调整时容易忽略单位的一致性。
比如对水泥而言,市场指导价以每吨为单位,而预算材料价差表中以每千克为单位,输入市场价时注意两者之间的换算。
(2)对于墙面砖、地面砖等块料面层来说,不仅存在价格换算问题,而且还有损耗率容易被忽略等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3)由于建筑产品的庞大性、多样性、复杂性及建筑材料的市场化,这给材料价差的调整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2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应要求预算人员除了要多订阅一些建筑性报纸、杂志、建筑材料价格信息、指导价等有关资料、掌握建筑材料的一些新变化、新动态、新趋势外、还要深入到建筑市场了解建筑材料的价格,综合考虑其运费等,进而做到调材差时心中有数。
4 费用的计取
取费类别未按定额规定执行。如工业、民用建筑工程必须符合建筑面积、高度、跨度三个指标中的两个指标,才能定位该类工程,构筑物符合一个指标即可。类别套错,相应的费率都会随之计取错误,致使工程造价相差甚多。
未严格按招标文件规定执行。如招标文件规定哪些费用不作为竞争性费用,需单列等,容易将这些细节忽略。
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如下措施:
取费应根据当地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颁发的文件及规定,结合相关文件如合同、招标投标书等来确定费率。应注意费率计算是否正确,材料价差调整是否符合文件规定等。
5 预结算编制完毕后的自我检查
在同一地区,如果单位工程的用途、结构和建筑标准都一样,其工程造价应该基本相似。因此在总结分析预算资料的基础上,找出同类工程分部工程比例,基础、主体、装饰等各占直接费的比例。
然后,根据这些指标去分析所做预结算的准确性。即土建、给排水、采暖通风、消防、电气照明等各专业占总造价的比例。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预结算的编制是一门知识性、专业性、政策性、技巧性较强的工作,要想提高建筑工程预结算的编制质量,就得解决工程预结算中的工程量虚增,定额被高套,材差计取混乱,取费不准确等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节约建筑工程成本,解决工程投资控制不科学的问题,适应市场的竞争,最终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TU723.3
A
1673-0038(2015)34-0243-02
201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