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稞新品种黄青2号

2015-04-16郭建炜刘梅金桑安平萧云善旦知吉马福全徐冬丽王国平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甘南州青稞区域试验

郭建炜,刘梅金,桑安平,萧云善,旦知吉,马福全,徐冬丽,王国平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 合作 747000)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 000 m,大部分耕地分布在海拔2 400~3 200m,寒冷湿润,无霜期短,自然条件差的高寒阴湿区[1~3]。青稞以其早熟、耐寒、耐瘠,抗逆性强等优异种性成为甘南高海拔地区种植的优势作物[4~5], 常年播种面积1.53万hm2左右,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各类农作物之首。青稞新品种黄青2号原代号9642,为甘南州农科所通过杂交选育而成,在2009—2011年第三轮国家青稞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4 086.0 kg/hm2,比对照品种康青3号增产15.3%。具有耐寒、耐旱,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2012年9月通过全国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

1 品种来源

黄青2号原代号9642。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1996年以84-41-5-3为母本、91-88-2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01年参加品鉴试验,2002—2004年参加品比试验,2005—2007年参加甘南州青稞品种区域试验,2009—2011年参加第三轮国家青稞品种区域试验。

2 特征特性

2.1 植物学特征

幼苗直立,苗期生长旺盛,叶绿色。株型紧凑,叶耳白色。茎秆坚韧、粗细中等,全抽穗习性,穗脖半弯,植株生长整齐。穗长方形,四棱,小穗密度稀。长齿芒,窄护颖,籽粒淡黄色,椭圆形,硬质,饱满。

2.2 生物学特征

春性,生育期116 d,中熟类型。株高99.8 cm,穗粒数41.2粒,千粒重43.8 g。成熟后期口紧,落黄好,耐寒、耐旱、抗病、抗倒伏。

2.3 品质

籽粒含碳水化合物707 g/kg、蛋白质119 g/kg、脂肪18 g/kg。

2.4 抗病性

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性鉴定,该品种在田间表现中抗青稞条纹病。

3 产量表现

2005—2007年参加在甘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临潭县下河滩村、卓尼县上卓村、夏河县麻莲滩村、合作市加拉村5个不同生态区域进行的甘南州青稞品种区域试验。3 a平均折合产量4 107 kg/hm2,比统一对照品种康青3号(CK1) 增产19.0%,比当地对照品种肚里黄(CK2)增产20.2%。2009—2011年参加在甘肃合作市、青海西海镇、青海西宁市、青海互助县、四川马尔康县、四川道孚县、西藏拉萨市、云南迪庆州8个不同生态区域进行的第三轮国家青稞品种区域试验。3 a平均折合产量4 086 kg/hm2,比统一对照品种康青3号(CK1)增产15.8%。2008—2011年在甘南州合作市、夏河县、临潭县、卓尼县示范种植30.59 hm2,折合产量3 105~5 172 kg/hm2,较当地种植品种增产10.9%~42.9%,折合平均产量3 985.5 kg/hm2,较当地种植品种增产20.6%。2011年参加在四川马尔康县、四川道孚县、云南迪庆州3个不同生态区域进行的第三轮国家青稞品种生产试验,折合平均产量3 234.0 kg/hm2,较统一对照品种康青3号(CK1)平均增产7.0%,比当地对照品种肚里黄(CK2)平均增产10.2%。

4 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在甘肃甘南州,青海西宁市、互助县、四川马尔康县、道孚县,云南迪庆州青稞种植区种植。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合理轮作

选择油菜、马铃薯、豆类、绿肥作物及轮歇地等茬口,避免重茬。

5.2 科学施肥

播前根据当地条件一次性施入农家肥30 000~45 000 kg/hm2、磷酸二铵112.5~150.0 kg/hm2、尿素75 kg/hm2作基肥,缺少农家肥的地方施磷酸二铵225~300 kg/hm2、尿素150 kg/hm2,氮磷比以1∶0.9~1.1为宜。

5.3 适时播种

海拔2 400~3 200m的青稞种植区适宜播期是3月下旬至4月中旬。

5.4 合理密植

土壤肥力好的地区采取条播方式,下籽量以450万~525万粒/hm2为宜,即播量216~247.5 kg/hm2。管理措施好的地方取播量下限,反之取播量上限。

5.5 田间管理

苗期田间若杂草大量萌发生长,应选晴天进行人工松土除草,使土壤表层通透性得到改善。也可根据需要在3~4叶期用麦瑞(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67.5~112.5 g/hm2对水450~600 kg进行茎叶喷雾防除阔叶杂草,也可和爱秀(5%唑啉草酯乳油)混合施用防治野燕麦及杂草。

5.6 适时收获与脱粒

人工收获以蜡熟末期为宜,即80%~90%穗色转黄、籽粒变硬收获,至全田成熟时割完,打捆、风干,及时脱粒、晾晒、入仓。机械收获在完熟期即所有的植株茎叶变黄,籽粒变硬选择晴朗天气进行收割,收割后及时清选、晾晒、入仓。

[1] 旦知吉,刘梅金,郭建炜,等. 5 个青稞新品种在甘南州引种试验结果[J]. 甘肃农业科技,2012(2):29-30.

[2] 李国军,宁和平,王成福,等. 甘南粮食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及区划建议[J]. 甘肃农业科技,2011(9):36-38.

[3] 杨 栋,刘梅金,郭建炜,等. 青稞品种甘青4 号在甘南适宜种植密度试验初报[J]. 甘肃农业科技,2012(5):19-20.

[4] 马其彪,聂战声,李 云. 高寒山区青稞品种比试验初报[J]. 甘肃农业科技,2012(2):25-28.

[5] 尚红梅,尚晓花,马 玲,等. 青稞新品系9640[J].甘肃农业科技,2011(11):39-40.

猜你喜欢

甘南州青稞区域试验
青稞地里的母亲
基于GIS的甘肃省甘南州垃圾填埋场适宜性分析
这一次我又写到青稞
Reflections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English Read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s
基于DEM的1983-2012年甘南州降水空间变化趋势及特征
“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示范推广的成效与做法
2014-2015国家甘薯品种南方区域试验广西试点报告
广西引种台湾桤木区域试验
库塔垦区早中熟陆地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
第四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湖南试验点区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