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居住小区建设中的规划设计

2015-04-16倪雪

建材与装饰 2015年22期
关键词:居住小区住宅小区规划设计

倪雪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43000)

探讨居住小区建设中的规划设计

倪雪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43000)

本文仅结合城市居住小区的所具备的生态环境以及空间功能分区、交通、安全、生态环保、配套设施服务等几方面如何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进行了探讨。

居住小区;人性化;环境;规划设计

1 居住小区设计的人性化

“人性化”一词已经成为一个时髦的词语,在当前居住小区的环境设计中考虑人性、人情、感受人格的尊重,已经成为重中之重。

在进行居住小区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居住小区环境的使用对象,进而分析各类户外景观环境的不同及不同的使用人群及行为方式的特点。避免将城市设计的一些手法运用到小区的设计中,如将城市公园、广场等设计手法用于小区的环境设计,从而导致居住小区环境尺度过大,硬质景观过多,偏离了居住小区的设计方向。在关注人性化的设计中:①要强调居住小区环境资源的均好性,户户共享,使每户都能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同时考虑到隔声和最好朝向的问题;②要强调居民归属感的创造,使每家每户都能分配到一个较贴近的领域空间,即强化空间的围合性,但注意创造形态各异、环境元素丰富、安静安全的院落空间,达到归属领域好和人际关系融洽的效果。

2 合理的空间功能分区是小区规划设计成败的关键

空间按其功能要求一般划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用空间和私用空间四级。公共空间即居住小区的公共干道和集中的绿地或游园,供居民共同使用。在公共空间的规划上应与文化建筑、水面、曲桥、草坪、树木、雕塑小品或城市公园、河流水系等结合在一起考虑,营造出一种舒适、幽雅的空间氛围。半公共空间,是指其公共性具有一定的限度的空间,作为居住组团内的半公共空间是供居民共同使用的,它是居民增加相互接触、熟悉、交流的地方,是邻里交往、游乐、休息的主要场所,也是防灾避难的疏散的有效空间,以及通过较完整的绿地和开阔的视野作为居民接近自然的场所。在这部分的空间规划上应注重根据各居住组团的不同组合方式来考虑,并保证其交通畅通、功能齐全。半私用空间是住宅楼幢之间的院落空间,是居民就近休息、活动和健身的场地,在设计上应注重其设施的多样化和完备性,把它规划成小区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居民活动空间。私用空间即住宅底层庭院、楼层阳台与室外露台。底层庭院的设置使居民可以自由种植,增加组团内的景观,又使居民有安全感。楼层上阳台可以眺望、休息、种植花卉,营造垂直绿化的景色。

3 交通布置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在小区道路交通的规划设计上要做到“顺而不穿,通而不畅”,合理组织,减少交通环境的混乱交杂,提高交通安全系数。特别是在小区级道路的规划上应尽量作曲形设计,限制车辆穿行的速度,达到安全与降低噪声的目的。同时,规划时应尽量减少组团的出入口,以便有效控制外来行人任意穿行,从而起到安全防卫的作用。

4 小区生态环保

绿色生态环保住宅,根据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及科学手段,合理安排组织住宅建筑与其相关因素的关系,使住宅和环境等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它是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同时又要控制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绿色生态环保住宅所包含的理念并不新鲜。从原始社会土著人最简单的棚屋到近代农村的乡土民居,都或多或少地包含着朴素的绿色生态思想。

4.1倡导节能、节水和自然通风

要求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来解决小区照明和热水,减少由于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用电浪费;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中水系统以及家庭直饮水系统,减少水资源浪费;合理布置小区楼栋位置,正确引导风向,确保小区房屋之间和室内的自然通风,提高居住生活质量。

4.2环保无公害概念

要求在建筑设计上配合物业管理,合理有效地处理住宅小区内生活垃圾和建筑废料。生活垃圾应该按照有害类、有机物、无机物3类分类收集处理。垃圾箱和垃圾站的位置应该合理安排,从而达到垃圾与废料处理的环保无公害目标。

4.3强化建筑节能措施

严格执行国家建筑节能强制条文的规定,通过对各栋楼的间距调整,保证住户的日照及合理的视觉要求;要求根据节能实施细则及防火要求,对建筑物外墙实行保温;在各系统材料和设备选型上必须选择低耗能、环保无污染、低噪音等节能环保材料和设备。

5 智能化设计

住宅小区智能化是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需要,在这个领域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将会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我们的住宅设计。随着国家住宅产业化的推进,目前很多新的小区都采用了“四新”推荐的有关该方面的新技术、新设备,如:防盗、防泄漏、防火报警、三表远程计量、停车管理、出入口管理、门禁/访客、可视对讲门铃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但在设计与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以下问题:布线方面的浪费,电视、电话、消防以及上述各种系统很多都是各有各布线、各有各施工,这样导致各种弱电管线很多、重复投资、成本增大,也不利于日后的维护管理。目前的有线电视HFC网络,由于其频带宽,具有多次开发的余地,作为小区的信息传输网,不仅在功能上完全满足要求,而且大大地简化了小区布线,节约了成本,是一种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小区传输网络技术,值得加以推广、完善。

6 小区规划应注重服务系统的完善

在住宅小区规划中,社会服务环境的营造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因为它不仅是解决居民日常生活活动需要的基本保证,也是小区稳定的物质基础。在服务设施的设置上要考虑居民的生活要求和行动轨迹,如小区级商业服务设施应布置成外向型,设在人流交通必经之路的出入口附近,使居民方便顺路购买。自行车、摩托车存放与垃圾处理也是小区服务环境的关键问题之一,住宅小区中的自行车库应遵循集中与分散的布置方式,因地制宜,采取多种途径。如利用院落中的半地下室以及高架平台下部等。以往住宅的垃圾处理通常是将垃圾道附设于住宅的楼梯平台处,因而经常发生堵塞而造成臭气四散、影响居住环境,在住宅小区规划中可以将垃圾道改设在住宅内部生活服务阳台处,避免公共场所的交叉污染,也可以放弃垃圾收集方式而采用室外垃圾桶、垃圾箱和中转站来处理。在垃圾中转站的设置上应注意便于垃圾清运和处理,不要使清运垃圾的车辆横穿小区,造成污染的扩散。

7 结束语

住宅是住区的主体,环境是住区的基础。高品位生态住宅小区必须是居住环境好、生态环境优、景观环境美的住宅,能够表现它的文化性、舒适性、陶冶性、祥和性,能够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安全要求、健康需求。

TU984.12

A

1673-0038(2015)22-0003-02

2015-5-16

猜你喜欢

居住小区住宅小区规划设计
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探析
规划设计作品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居住小区规划与设计
住宅小区岩土勘察分析与评价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某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结构设计
高层居住小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浅析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城市居住小区景观的人性化规划设计方法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