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施工现场成本管理
2015-04-16周荣
周荣
(太原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山西太原 030027)
工程成本即施工企业用于施工和管理的一切费用的总和,综合反映工程中的劳动消耗和物资消耗状况,它是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成果的一个综合性指标。一般而言,在建筑施工中,施工现场成本因素主要有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等,成本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和经营效益。
1 施工现场劳动力管理
施工现场中,施工任务的完成是依靠组织实施各工序来实现的。项目开工前施工企业自己编制的施工进度图对即将开工建设的工程项目的各个工序进行了详细的时间安排,施工进度图我们常用的有横道图、直方图、网络图这三种,劳动力数量、种类的配备根据施工进度确定,当劳动力队伍配置不合理时会影响到施工顺利进行,这时应对施工进度计划图作适当调整或优化,然后根据优化后的施工进度计划配置劳动力。
劳动力管理最重要的内容是进行劳动力的合理组织,这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特点、规模、技术难度、工期要求及施工条件等确定。我们常见的市政建筑工程劳动力组织形式主要有施工队、专业班组、混合班组。根据施工项目性质不同,可以设置土方施工队、路面施工队、桥梁施工队、小型结构物施工队等;施工队根据施工工程内容配置不同数量的班组,如钢筋班、模具班、机械班等;各专业班根据施工量大小配置不同数量、不同类型的劳动力。另外,劳动力的素质应满足和适应工程项目施工内容的需要,特殊工种必须通过学习培训,持证上岗。影响施工过程组织管理的因素很多,比如:项目性质、建筑生产类型、工程结构特点、企业所具备的人工、材料、机械设备条件、客观自然条件等,其中劳动力的素质和数量是最重要因素。工程项目中劳动力的合理配置要尽可能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1 施工连续性
保持和提高施工过程的连续性能够有效缩短施工时间从而缩短工期,还能节省流动资金以及避免已完工程在等待时可能引起的其他不必要的时间损耗,这样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在实施项目过程中,我们在配备劳动力时,一定要严格从劳动力的素质和数量上满足施工过程的连续性。
1.2 施工协调性
协调性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各工序之间,在施工速度上保持一定的比例。一个工程能否顺利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个工序之间的协调性,工序之间协调才能使施工过程中的人工和机械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避免工程各个施工过程中由于人力不足、失调而产生停顿和等待,从而大大缩短施工工期。
1.3 施工均衡性
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均衡性是指各个施工环节工作负荷保持相对稳定,工作量比较均衡饱满,没有前松后紧和时紧时松等现象。均衡的施工能保证机械和人工得到充分的利用,没有窝工、停滞现象,进而保证正常的施工秩序、施工质量、降低成本。
1.4 施工经济性
一个工程项目管理的成功与否最终是要通过该项目的经济效益来反映的。因此,优化劳动力的素质和数量势在必行,只有劳动力的合理搭配,才能保证整个工程项目资源平衡利用,才能实现整个施工项目的经济性。
目前,我们市政工程施工使用的劳动力主要有技术员、技术工人、机械操作工人和普通工人。其中技术工人主要有测量工、试验工、机修工、钢筋工、木工、混凝土工及张拉工等,使用的工程机械应配置持有相应机械操作证书的特殊机械操作工人,一般情况下,所有的工程均配置测量工和试验工,其他各工种则根据工程的性质确定。例如:材料的装卸与运输工程需要以下人员:自卸汽车司机、装卸工、起重机司机等;土石方开挖工程需要以下人员:挖掘机司机、自卸汽车司机、工长、爆破工和小工;路面施工工程需要以下人员:拌合设备操作人员、装载机司机、自卸汽车司机、摊铺机司机、压路机司机、小工、交通协管员、指挥人员和工长。
2 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所用材料数量大、品种多、规格复杂,材料消耗不具有连续性,是施工管理的难点,工程施工消耗的材料费用多数占工程造价的一半以上。材料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控制材料成本,所以必须对施工过程中涉及材料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由于材料费多数占工程成本一半以上,因此,对材料费成本的控制是市政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重点,加强现场材料成本控制是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
众所周知,材料的质量合格是创建合格、优质工程的前提,供货商的产品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指标必须符合国家的质量标准,供货商必须对所提供的材料质量负责。涉及结构安全及主要使用功能部位的材料,承包方还需要按照相应的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对产品进行试验来检验材料的质量。其他材料例如砂、石、石灰、粉煤灰等材料,虽有标准规定的质量控制指标,但实际工作中对供货商的约束作用很小,而使用方必须严格检查把关。因此,采购这些材料时,施工前要取样做试验,符合质量要求后再进货,防止质量不合格的产品进入施工现场。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控制材料成本,我们必须对施工过程中涉及材料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一般情况材料费在工程造价中占工程成本一半以上的费用,因此,对材料费成本的控制是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只有重视工程材料成本的控制才能降低工程施工成本,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通常,材料成本控制主要从数量差和价格差两个方面来控制。数量差是施工图预算材料总用量与实际使用总量的差值,这个指标用来考核建筑企业或工程项目物料消耗总量节超水平;价格差是以实际消耗用量为基数,乘以消耗材料的实际购买价格与预算价格之间的差值,项目经济效益的体现是通过价格差来体现的。
材料成本要从以下5方面考虑来控制:
(1)材料原价:材料费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材料原价,尤其是钢材、木材、水泥、沥青等材料,材料员要熟知各种材料标准和市场行情波动情况,以避免买进价格高质量差的材料。
(2)运杂费:在材料质量合格的前提下,要挑选运费低,运距短的供货方,同时要尽量避免运输过程中的存囤、包装等费用。
(3)场外运输损耗:材料管理人员要切实加强材料收料的计量,不断完善项目工地现场的计量方法,减少收料的损耗。
(4)采购及保管费:这部分费用是材料管理部门在组织材料采购供应和保管过程中发生的,要尽可能减少包括工地和各级材料管理人员的开支以及采购保管费等。
(5)限额领料:实践证明建立限额领料制度,是控制材料使用数量,找出材料浪费的原因的最有效的途径,这样有利于施工企业或项目部总结经验和教训改善施工方法,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3 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及组合
施工机械的选择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要根据当地气象、地理条件、现场施工条件、作业对象的土质等选择。合理挑选施工机械要全面考虑工程量、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质量要求、施工条件、现有机械的技术状况和新机械的供应情况等条件。除此之外。还应特别关注机械设备的工作参数,例如机械的工作容量、生产率、机械的外形尺寸、机械的质量、自行式施工机械的移动速度、动力装置类型和功率等。另外,施工机械要适应于工程的施工条件和作业内容,选用高效低耗、性能稳定、安全可靠、质量好的机械,尽可能用一种机械代替一系列机械,扩大机械使用范围,提供机械利用率,方便管理和维修。例如,土石方工程施工中工程量不大的情况下我们经常采用铲运机代替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自卸汽车等。
施工机械化管理、机械的合理配置及运用,是提高机械生产率、降低机械运转费用和延长机械使用寿命的必要条件。在组织机械化施工时,要分成几个系列的机械组合,同时并列施工,这样可以减少当组合中某一台机械发生故障而造成全面停工的现象。机械选型要尽量选择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使用起来安全可靠的机械设备,不同的机械只有在其适应的环境,才能安全、可靠和高效地运转,发挥出他们各自的技术性能,形成专业化的施工能力。比如:反铲挖掘机只适应于挖掘停机面以下的土方工程宜用于开挖深度不大于4m的基坑、基槽、管沟,也适用湿土、含水量较大的及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壤开挖和对地下水位较高处的土。正铲挖掘力大,能开挖停机面以上的土方工程。装载机的经济运距是150m,超过此运距的土石方工程可以考虑采用自卸汽车运输等。推土机在运距100m以内生产率较高,超过100m生产率大幅度下降。在经济运距内,推土机比铲运机有着更高的生产效率。
此外,在机械组合上力求选用统一的机型,以便维修和管理,从而提高道路施工成本管理水平。
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的成本因素也已进入施工生产过程中,例如现代科学、技术、管理、信息、资源等要素也在现代化大生产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总之,对施工企业而言,现场的人、材、机管理贯穿着项目生产的全过程,通过完善现场人、材、机的管理,达到保质、保量、保进度、保安全、按合同完成工程项目是我们每一个建筑企业永恒不变的主题。
[1]柯洪.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293~302.
[2]尹贻林.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5.
[3]张智洪.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重庆出版社,2002,1:16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