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标准化建设的技术控制措施探析
2015-04-16肖凤枝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麻城市供电公司湖北麻城438300
肖凤枝(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麻城市供电公司 湖北麻城 438300)
配电网标准化建设的技术控制措施探析
肖凤枝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麻城市供电公司湖北麻城438300)
配电网的施工建设,会受到各类诸如气候、地形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技术水平的落后与设备的陈旧,也是导致配电网建设中安全和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由于目前,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配套的工作标准,贯彻力度不足等问题,所以通过对施工准备期间、施工过程期间以及施工验收后的技术控制进行探析,为电力行业的标准化建设提供借鉴与思路。
技术控制措施;配电网;标准化建设
电力行业具有公益性与垄断性两大特点,其标准化建设相比其他企业有所不同。电力行业的标准体系,有助于提升工程的安全性与质量,有助于刺激科技发展[1]。其特征是需要由若干个标准体系相互之间的关联来发挥效用。因此,如何有效加强各个标准体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将诸多标准有机的结合成一个整体。是当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1 配电网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国家相关部门一直致力于电力行业标准化的贯彻,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配电网标准化的深入程度与标准规格也与日俱增。通过经济手段进行控制,将质量管理和标准化程度纳入行业绩效考评,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市场竞争力,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然而,在标准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1)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在配电网标准化建设当中,各企业之间缺乏竞争意识,在短时间内能拿出来的科研成果不多。以至于一些企业不顾配电网发展的具体情况,直接拿其他企业的标准体系推行使用,对该管理模式在本企业内是否适用缺乏考虑。
(2)标准化管理的推行,除了要加强标准制定和推行之外,也不能忽略其他与之配套的工作和技术标准。导致体系内各标准之间失去应有的制约和联系关系,降低标准体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协调性。使管理流程在具体实施时受到阻碍。
(3)由于技术水平不足,设备相对落后,所以导致标准化的内控中,缺乏对工作人员健康安全以及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定。而技术受限,还体现在当前所能应用的试验方法,没有与之对应的技术条件上。
(4)贯彻力度不足。部分电力企业在配电网标准化建设过程中,虽然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标准,但实际上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和执行。
2 配电网标准化建设的技术控制措施
为防止因设备陈旧与技术落后等原因所导致的安全事故,减少可能发生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损失,进一步提升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效益,满足社会对电能的使用需求[2]。因此,需要从根本上使电网结构得到优化,使工艺标准的制定与执行更加严格,使电网规划更为合理,使电能损耗有效降低。
2.1施工准备期间的技术控制
对工程情况进行评估,并按照基建部的相关规定制定管理规范[3]。在招标结束后,通过和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完善项目核准以及施工用地的拆迁等手续。在施工组织过程中,按照PDCA循环法,整体控制建设质量与效率。施工前对图纸进行审核,并做好技术交底。所有工程所用材料,包括各类构配件与半成品,都需要通过检验才能进场。并将进场材料粘贴好相应的标识来进行区分。施工过程中,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作业,需要交由具有丰富经验和技术资质的工人进行操作。所以需采取持证上岗的形式,确保关键施工环节的建设质量。关键性设备在进场后,应在制造厂、施工、监理等部门代表的共同见证下开箱,并对设备的数量、型号、配件以及规格等进行仔细核对。
2.2施工过程的技术控制
参照国家电网公司针对配电网工程所制定的《典型设计》的要求。指出建设基础应采用通用性物料,并且将物料的编码标注在设备的设计图册当中。随着配电网的建设,逐步完善通用物料目录。如此一来,能使工程建设中材料的使用和记录更加模块化与通用化。
若是企业不具备自身开发标准体系的能力,只能采用典型的标准化方案的话。则应参考电网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的维护状况与运行水平,并对各类不确定因素做好提前判断,以前瞻性的角度,对电网中各类设备的符合密度进行分析,并选择适当的设备规格和导线截面尺寸。这一过程尽量以一次性完成,避免建设结束后重新返工进行调整。此外,对电缆应用范围以及绝缘导线的应用范围进行明确。对接户线的建设应进行规范,并依照标准进行配置。在配变台的建设中,应坚持标准化原则,使台区的设计中能够体现出漏电保护与智能终端等设备的应用优势。
现场安全施工和各项工作的具体开展,应依照《安规》中的规定进行控制。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具体细则,则应依照“三措一案”进行控制。重点排查施工过程中的各类违章现象,以及安全管理的漏洞。始终以质量和人员安全作为施工建设的重点。并在此基础上确保项目有序进行,并适当督促施工效率。
2.3竣工验收期间的技术控制
在竣工且自检结束后,应准备好竣工报告、验收申请、自查报告、设备清单等材料,并分别向相关单位投递。进行三级自检,在自检过程中由监理单位进行监督。当验收完成后,通知供电所,生产以及组织安全等单位,可以进行投产。若验收中,发现工程质量问题,则应责成施工方对问题与缺陷进行修整。修整应采取闭环方式,以防止造成设备损伤。
在验收过程中,对各项资料和档案应确保其具有完整性、规范性以及原始性。并以标准化规范对其进行衡量,确保达到要求。此外,还需保证档案的建立时间与工程进行时间之间同步或一致。还要保证整体的竣工验收程序,都被详细的、系统的记录。将涉及到电网改造的相关数据档案,采用专柜存放的形式,长时间保存备查。为了确保建设能够达到质量目标和标准,验收环节应包括上文所提到的启动验收、竣工初验以及三级检验三个过程。
3 总结
在电力行业现代化建设中,标准化管理对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加强电力行业的标准化建设,才能带动其他工作与技术标准整体提升,并促进技术更新和设备换代,提升配网的设备状况与自动化水平,并使配电网的接线方式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1]邓渝.配电网工程建设项目中的管理模式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月刊,2013,32(23):62~63.
[2]张兴华.完善机制提升配电网工程标准化管理水平[J].农村电工,2015,11 (1):1.
[3]吴庆.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标准化施工技术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月刊,2014,12(11):106.
TM727
A
1673-0038(2015)51-0227-02
201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