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

2015-04-16吴国民

建材与装饰 2015年51期
关键词:侧板支模脚手架

吴国民

1 引言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建筑出现在人们视野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因其较强的承载力与较广的适应性优势,在土建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为土建施工质量与安全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2 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概述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建筑施工技术与施工环境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其中,模板施工主要包括模板设计、验算与制作安装等工序,一般采用浇筑的方式进行模板的制作,然后再进行工程项目的施工。高支模施工通常需要在高空环境下进行模板的搭建工序,危险系数较高。基于此,在进行高支模施工时,必须不断增强对其的监督与管理,确保各个施工环节质量与安全。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大降低建筑施工难度,提高工程项目施工质量。

高支模施工技术主要是指一种在相对较高的高度上进行有关模板搭设的支撑结构与施工方式。高支模工程属于高空作业,我国有关规定中说明,其水平构件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的高度要高于8m,跨度必须要超过18m,并且,高支模施工过程中的总荷载要大于10kN/m2,集中线的荷载要大于15kN/m2,柱、墙体等竖向构件的独立支撑模的高度必须大于6m。此外,模板支撑体系高支模工程属于一种辅助性的工程技术,通过该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施工质量,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3 土建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实例分析

3.1 工程概况

某土建工程总共23 层,总建筑高度75.6m,总建筑面积为26544m2,首层商铺的高度为5.9m,架梁的最大跨度为7.8m,梁的截面为620mm×1200mm,次梁的截面为250mm×780mm,230mm×780mm,支撑系统采用多功能门式脚手架,本文以该建筑的首层为例,对该工程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3.2 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

3.2.1 模板体系

对于该工程中所使用的模板,是一种用17mm 的厚夹板及19mm 的松木板拼装而成的,梁侧板使用19mm 的厚夹板和松木板,侧板、梁底板的规格统一为65mm×45mm,柱侧板为柱高减去最大梁高,由此可知,该工程柱侧板的高度为4.9m。同时,在进行柱侧板的拼装工序时,板与板之间应预留出宽度为45cm 的错缝,切不可完全对齐,且各柱箍间的间距也要小于35cm,柱箍使用的木仿的规格为75mm×75mm,各柱箍间的距离控制在45cm左右。此外,在做好模板的拼装工序之后,需要时刻注意模板自身的干湿度。为了更好的避免因长期暴晒或者堆放而出现变形问题,在模板使用之前,还应当采用其他材料进行一定的防护操作。

3.2.2 楼面支顶安装

按照工程模板体系,在安装楼面支顶之前,需要做好梁与轴线的放线操作,以此来确定楼面的水平标高,然后再沿着纵梁的放线安装门式脚手架,此时需要先调平较直,之后再进行第一层门式脚手架的安装。同时,在安装门式架时,需要先将脚手架两侧锁紧,然后两侧同时安装。此外,还要确保门式脚手架上下层门式脚手架的立柱处于同一垂直中心线上,并且保证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都能够稳定,最后再将脚手架安装整齐。

3.2.3 外圈框架柱梁分层施工

该工程的外围框架柱梁主要分为三个施工层,且因该工程柱梁筋相对较密,再加上自然层高相对较高,所以应当采用先浇柱、后浇梁板的施工方法。同时,当施工至井格梁屋盖时,还要利用周边梁柱和满堂排架支撑水平加固,直到满堂排架支撑和外围框架柱梁搭设完成为止。通过此种方式,还能有效增加外围框架柱梁和满堂排架施工的整体稳定性和刚度。

3.2.4 混凝土浇筑

该工程采用商品硅进行混凝土浇筑,并用硷罐车将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振捣则采用硷泵、汽车泵运送到楼面。本工程振捣的具体顺序为:从梁中点开始,逐渐向两端平行推进,但此过程中须确保硷的均匀堆放,高度也要低于145mm。此外,当施工所用的泵送到楼面时,应及时散铺和赶平,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及时进行振捣。对于振捣的质量,需确保其能够满足相关施工规范的要求。振捣应该稳定均平,以此来避免振捣过程中漏振或者过振问题的出现。

3.2.5 高支模拆除

在进行土建工程施工时,当完成了工程主体部分的施工之后,需要及时拆除高支模,高支模拆除技术与高支模安装技术一样,均较为复杂繁琐。对于拆除下来的支架,需要进行妥善的保管,后期施工中还需要使用高支模时,重新进行安装。当施工项目部门验收合格之后,需要通知企业质量安全部门与总工室等有关部门进行验收,然后上报给监理单位、质监站进行验收,所有的验收均合格之后才能进行钢筋的钢筋与混凝土的浇筑。

在确定具体的高支模拆除时间之前,需要派专业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分析,并有效结合实际的工程施工进度和混凝土强度,合理规划正确的拆除时间。一般情况下,在混凝土浇筑工序完成8~9d 之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详细的、严格的强度检测,只有当检查出来的强度满足工程强度标准之后在进行高支模的拆除。

对于高支模实际拆装顺序,需要重视以下内容:①在拆除高支模之前,需要先对其进行仔细的清理,特别是一些杂物与脚手架上的施工工具,必须在拆除之前全部清理干净,并在相关位置安置预警牌,用以警示周边人群注意安全远离施工现场。②在完成了高支模的拆除之后,还需妥善的处理拆除的材料。对于拆除材料,主要为模板和构件,应该立即进行质量检测;对于腐蚀或损坏的部件,应该将其及时的更替下来,并且详细登记更换下来的材料的种类和数量,最后进行分类存放。

4 高支模的保质保量施工对策

4.1 提高高支模施工质量

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高支模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基于此,在进行高支模施工时,有关人员需要在保证脚手架与模板有较高质量的基础上,尽量采用优质的工程构件。对于高支模施工管理,应当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并在综合考虑施工项目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提升管理效率。此外,还应通过施工监管,确保高支模的安装、拆除等各项任务操作的规范性,确保项目施工能够符合施工要求,以此来减少因施工操作不规范而出现的差错。

4.2 保障高支模施工安全

高支模施工安全主要由高支模施工质量决定,所以,只有当高支模施工质量满足有关施工标准时,才可确保其施工安全。基于此,在进行高支模施工时,应当高度重视对施工质量的监管,并在严格按照科学的施工方案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同时还要严格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流程与行为,确保高支模施工的高质高量,避免因基座下滑或不均匀沉降问题而带来的重大安全隐患。

5 结语

总而言之,高支模施工技术目前已成为土建工程中作为常见的、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施工技术,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的问题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在此情况下,为了确保土建工程施工质量,必须采取有关措施控制工程各个环节的施工,并且还要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科学的解决措施,保证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1]王海容.浅析土建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4):241.

[2]赖辉普.大跨度高支模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0,36(02):159~161.

[3]苏文条.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浅析[J].江西建材,2013(03):152~153.

猜你喜欢

侧板支模脚手架
高支模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
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及其安装方法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
一种轮胎模具
探讨BIM技术在悬挑式脚手架工程中应用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施工特点及难点探讨
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全向可调卫星侧板安装设备设计与应用
振动筛侧板裂纹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