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兽药在家禽病毒病防治中的应用

2015-04-16史万玉

今日畜牧兽医 2015年11期
关键词:热毒家禽脏腑

史万玉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河北保定070001)

本期专题:中兽药与家禽健康养殖

中兽药是我国兽医药学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长期以来,中兽药对动物疾病的防治和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全球对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健康养殖理念的强化和动物疾病防治所面临的新形势,给中兽药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为什么我们对动物疾病的防治技术较30年前有了质的提高,但目前畜禽的疾病却越来越多?为什么我们的饲料原料储存技术和饲料脱霉技术在不断提高,而饲料霉菌毒素对动物造成的危害却并未减少,甚至还越来越严重?为什么我国有世界上种类最全的疫苗,却成为世界上禽病最多的国家?

1 家禽疾病防治现状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家禽养殖国之一,但家禽的各种疾病给我国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对养禽业有威胁的疾病有80多种,传染病占75%,而传染病中尤以病毒性疾病危害性大。如禽流感(AI)、鸡新城疫(ND)、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鸭病毒性肝炎(DH)等等。

虽然,许多病毒病目前都有疫苗用于免疫保护,但由于机体的免疫抑制以及毒株的不断变异,许多动物免疫疫苗后,仍然发病。

自2005年起,金刚烷胺、金刚乙胺、利巴韦林、阿昔洛韦、吗啉(双)胍等抗病毒化药,已全面禁止用于食用动物,这样导致了养禽业中抗病毒化药的空白。这样对病毒病的治疗就落在中药和生物制品肩上。尤其是具有生物同源性,作用功能多,副作用小,且来源广等优点的中兽药显出了它的优势。

2 中兽药在防治家禽疾病中的作用

中医认为,细菌、病毒等“邪气”本是自然界的常在之物,它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能够与人及动物“和睦”相处,“疫病”暴发之时往往是“疫毒”与机体之间不和睦,力量失衡的一种表现。

疾病的发生主要是机体的抗病能力“正气”无法与致病因素“邪气”抗衡所致。正气<邪气,呈现病态;正气>邪气,呈现痊愈。

中医防治疾病的原则:扶正、祛邪。

2.1 中药的扶正作用

扶正即扶助“正气”。“正气”:是指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和对致病因素特异性的抵抗。“正气”包括提高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提高机体抗环境应激的能力;提高机体对致病因素特异性的抵抗力。

2.1.1 提高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

中医称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为 “阳气”,俗称“火力”;“阳气、火力”是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来源;维持全身体温的主要热量来源。“阳气、火力”壮,抗病能力自然就强。

机体的“阳气”在与“邪气”斗争的过程中,会迸发出巨大的能量来与“病邪”抗争。感染性疾病发病过程中,动物表现出的“发烧”便是“阳气”与“邪气”斗争的具体表现。

动物患病后,不是表现发烧,而是表现体温偏低的话,表明机体的阳气已无抗争能力,往往就较难治愈了。

健康的动物是不需要补益“阳气”的。阳气太过会“化为火”(俗称上火)。但由于目前养殖环境的恶劣、化学药物的滥用、饲料霉菌毒素以及免疫抑制疾病的普遍存在,大大损伤了动物的阳气,使其处于阳气不足的“亚健康”状态,尤其阳性之物“鸡”显得更加突出。

如何增强机体的阳气、火力

应用中药调节各个脏腑组织器官,使其达到整体平衡协调!许多中药具有“补阳气、增火力”作用的药物,比如,人参、附子、干姜、肉桂、黄芪等等。其中,人参能够“大补元气”,附子能够“回阳救逆”。

当前养殖过程中,随意全程应用抗生素等化学药物。脏腑平衡难以维系,机体抵抗力急剧低下,各种病邪乘虚而入;霉菌毒素只能依靠肝脏来代谢,肾脏来排泄,肝肾受损导致毒素蓄积,进而引起毒害;脏腑机能低下,接种疫苗后,机体难以发生应答反应,自然不能产生应有的抗体。

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足,阳气就足,机体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都强,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2.1.2 提高机体抗环境应激的能力

机体对环境抗应激能力的强弱,取决于机体是否能够及时与环境维持一个动态的平衡。

中兽医学认为“心藏神”,机体抗干扰及抗应激能力的强弱与“心藏神”功能的正常与否关系密切。当“心不藏神”时,轻微的环境刺激,就会引起心悸、躁动不安等全身不良应激反应。所以,可用具有 “安神”功效的中药提高鸡群抗应激的能力。如,远志、酸枣仁、朱砂、龙骨、柏子仁、茯神、夜交藤、合欢皮、合欢花等。

2.1.3 提高机体对致病因素特异性的抵抗力

提高机体对致病因素特异性的抵抗力的唯一途径就是接种疫苗。我国是世界上禽类疫苗最全的国家之一。可注射了疫苗以后家禽机体却不能够产生足够的抗体,导致许多接种疫苗后的家禽仍然发病!

在应用疫苗做好家禽免疫预防的同时,配合应用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中兽药可大大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从而大大提高家禽对致病因素的抵抗力。

例如,在养殖过程中,我们应用最多最广的是黄芪类产品-黄芪多糖。黄芪及其多糖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免疫增强剂,准确说是一种调节剂。

2.2 中药的祛邪作用

病毒属中兽医学中的 “热毒”,可以应用具有“祛邪”作用的中药将侵入体内的“热毒”,驱除出去,疾病即可痊愈。

具体的做法是在扶正的同时,可根据临床辨证的不同,应用中药从不同途径进行祛“热毒”。

2.2.1 解表法-使“热毒”从汗液发出

即使用具有解表发散的药物,将侵入肌表的“病邪”发散出去。

表邪有寒、热之分。表热证,治宜辛凉解表。多选用味辛性凉的药物与清热解毒药配合使用。代表方有银翘散,还有将银翘散进行二次开发的“双黄连”制剂;表寒证,治宜辛温解表。多选用味辛性温的药物发散肌表的风寒。主要代表方有荆防败毒散。解表法适应于温病初起,邪在卫分的病证。例如,流感的初期等。

2.2.2 宣肺法-使“热毒”从肺气散出

宣肺法就是使用清热宣肺的方药,使侵入肺脏的“病邪”,随着肺的呼气散出。

常用代表方剂有麻杏石甘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加减。

本法适用于热入气分、邪热壅肺引起的发热,呼吸喘粗,咳嗽,呼吸道有大量黄绿色黏稠分泌物等证。例如,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炎、支原体等引起的呼吸道病证。

2.2.3 泻下法-使“热毒”从大便排出

泻下法就是使用具有泻下通便作用的药物,攻逐体内结滞的湿热之邪。使体内的“毒邪”随大便排出体外。

常用代表方剂有,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和白虎承气汤(生石膏、生大黄、生甘草、知母、元明粉)等。

本法适用于湿热蕴积胃肠引起的发热,下痢脓血之证。例如,鸡白痢、大肠杆菌病等。

2.2.4 通淋法-使“热毒”从小便渗出

“热毒”在体内积聚时,可采用“清热通淋”之药方,通利小便,从而使体内的“热毒”随小便排出体外。代表方剂如八正散(木通、瞿麦、车前子、萹蓄、滑石、大黄、栀子、甘草)。

本法适用于湿热蕴积膀胱引起的排白色粪便,花斑肾等证。例如,肾传支、传染性法氏囊等引起的尿酸盐沉积。

2.2.5 凉血法-使“热毒”从营血中透出

采用清热凉血的方药,以达到泄热养阴、凉血散瘀之效。代表方剂如:

清营汤(主要成分:牛角、生地、元参、竹叶、麦冬、丹参、黄连、银花、连翘)。

清瘟败毒饮(主要成分:石膏、生地、水牛角、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竹叶、甘草、丹皮 )。

清开灵(由安宫牛黄丸改制而成胆酸、珍珠母、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

本法适用于“热毒”已入营血,表现为高热神昏,精神极度沉郁,行走摇摆,呼吸急促,食欲废绝,身见出血斑疹,或粪便带血。此时病至后期,救治较难。

2.2.6 攻毒法-使“热毒”就地失活

采用本身具有较强毒性的方药,达到以毒攻毒、热毒快速失效的目的。

当热毒在体内快速增殖时,有时即使利用解表、宣肺、泻下、通淋、凉血的方法也难以使体内的“热毒”难以及时排除,此时配以 “蜈蚣”、“全蝎”、“蟾酥”等本身具有较强毒性的中药,可以达到以毒攻毒,以毒制毒,一物降一物的效果。从而使热毒失去活性,不再对机体造成危害。

本法适用于烈性“热毒”入侵,发病较为骤急的病例,如高致病性的流感等。

猜你喜欢

热毒家禽脏腑
General principle of high-quality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rying on the essence,while pursuing innovations”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夏季散养家禽缓解热应激的喂养策略
家禽病快速确诊要领
称家禽
浅析热毒宁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
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药物配伍禁忌分析
热毒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观察
脏腑经络辨证施治颈性眩晕验案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