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进仔猪提高成活率的几项措施
2015-04-16李建广焦静社马少鹏张新娜
李建广,焦静社,马少鹏,张新娜
(辛集市畜牧局,河北辛集052360)
1 补栏准备
原则上坚持自繁自养,是杜绝仔猪大批死亡的根本措施,但在实际养猪生产中,中小猪场(户)受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很难做到,据调查本市10 户从外地购进仔猪的户一月内死亡率均在50%左右。因此异地购进仔猪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1 坚持全场全进全出,即补栏前必须将育成的生猪全部出售,坚持杜绝不同批次的生猪同舍混养。
1.2 严格消毒措施,生猪出栏后,应先将猪舍圈内外的环境进行一次彻底清理,清除污物,污水后进行消毒,并坚持隔2~3 天后再补栏。再补栏前应先进行舍内熏蒸消毒,火焰喷射消毒(喷灯)等,舍外应用2%火碱水均匀喷洒消毒。在舍内第二次再用季胺盐、双季铵盐类等消毒药喷洒消毒。
1.3 搞好补栏前流行病学调查,首先在补栏前对当地和引种的猪易发病、多发病、新发病进行一次调查,并咨询当地畜牧兽医部门,做到心中有数,了解病情,加以防范,将引进的仔猪疫病的风险降到最低。否则盲目引进,带进疫病的风险会远远超过仔猪带来的效益。
2 把好进仔猪关口
2.1 就近引种,最好在本地、本村选购,一般以杂交仔猪为好。目前受市场欢迎的肉猪是外三元,即杜长大杂交猪。以及抗病能力强、肉质好有潜力(市场)的内三元,即大长深。引进种猪以大深杂交母猪为主,不要购进来源不明和外地用车辆走村串乡贩运的仔猪以及体况差的仔猪,和到外地集贸市场收购仔猪。在购买仔猪前一定要认真查看仔猪是否有有效检疫证明,消毒证明和免疫标示(耳标)如果没有的不要盲目购买。
2.2 仔细观察仔猪的外表和形态、活泼可爱、皮红毛亮、眼睛有神、嘴短唇齐、鼻镜湿润、后脚直立、肩宽背直、尾巴粗短、尾巴上翘或卷起、不住的摆动、呼吸自如、叫声洪亮清脆、主动采食、拱地有力,最好是挑选四肢较高、尾根粗短、两眼有神、摆头摇尾、呼吸均匀、站立平稳。在同一窝中个体较大、皮薄、毛稀、额头宽,肩胛部,臀部、档部较宽的仔猪,这样的猪体质健壮,生长速度较快。
2.3 观察粪尿形态,粪成团、松散,尿为淡白色或淡黄色,粪尿为其他颜色、形态均为病态。拉稀、发热猪不能买,四肢短矮、不丰满的猪不能买。
2.4 向畜主了解仔猪饲养管理情况,包括饲料的形态、饲料配方、饲喂方法、防疫情况,以便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购买回来后一定要隔离观察 一个月左右,经体温检测正常后方可混群饲养。
2.5 正常运输,运输时运输车辆一定要消毒,车厢底部要垫上15~20 厘米厚的土,视季节要做好防寒、保暖和防暑降温工作,在运输过程中,饲养人员要定期饲喂,长途运输要途中只喂清水和青绿饲料,装车时要尽量同窝的装同车,以减少互相争斗、撕咬。
3 切实加强饲养管理
3.1 保持原来的饲养方式,按照引进时向卖猪饲养主了解的情况,按原来公司的饲喂方式、饲喂次数、饲喂时间、饲料营养水平、饲料形状等情况保持不变。
3.2 掌握早补水(乳头饮水器自由饮水),缓进食(可生喂青绿多汁饲料后逐渐加料)的原则,饮水要用温水,水中要加入电解多维、口服补液盐及少量广谱抗生素药物。待仔猪安静后有饥饿表现时,可进行首次饲喂,以降低因应激而引起的拉稀和其他疾病的发生。饲喂时要密切观察仔猪有无不食、离群呆立伏卧等异常情况,早发现应及时挑出另圈饲养,再进一步观察。
4 做好防疫工作
4.1 免疫、补栏3 天后,仔猪基本适应新情况,这时应视群体状况,进行各项防疫。接种时应把卫生消毒关,防疫时要做到每头仔猪换一个针头,用过的器械要及时煮沸消毒,杜绝“飞针”确保免疫效果,免疫前在饲料及饮水内加入VC 及电解质多维和多酶益生素,同时停喂抗生素。推荐免疫程序如下:
4.2 补栏第四天:免疫猪瘟细胞活菌苗,每猪4~5 头份肌注,魏氏梭菌灭活苗1 头份。第七天:口蹄疫油浓缩苗1~2 毫升/头。第十一天:仔猪副伤寒活菌苗1 头份肌注。第十五天猪丹毒,猪肺疫二联苗1 头份肌注;第二十二天1 头份肌注传染性胸膜肺炎活菌苗。
5 药物预防及消毒
5.1 驱虫,每日投喂一次阿维菌素或依维菌素驱虫药,可杀灭体内外的寄生虫。
5.2 可用季铵盐类、双季铵盐类消毒药交替使用对圈舍内外喷洒消毒。
5.3 饲料内可加入多酶益生素,可促使猪只饲料消化、身体生长、抗病,无抗药性和药物残留,尤其是对消化道疾病防治效果更佳。
5.4 饲料内可加入亚硒酸钠VE 可以预防仔猪水肿病、异食癖、生长不良、僵猪,提高饲料报酬、增强抗病能力。
5.5 猪气喘病(猪支原体肺炎)发病率较高,可在饲料内投喂一定量的土霉素原粉,支原净粉剂,氟苯尼考粉剂以预防气喘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