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和附红细胞体病混感病例的诊治
2015-04-16郝玉兰
郝玉兰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牧医教研室,河北唐山063000)
猪瘟俗称“烂肠瘟”,又称古典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热性传染病。临床以急性经过,高热稽留,死亡率高和小血管变性引起的出血、梗塞和坏死等变化为特征。
唐山市丰南区岔河镇一养猪户养殖20 多头母猪,2014年的正月到2月间,其中有7 头母猪的陆续生产,生产的7 头母猪中1 头母猪在3 个多月后流产。一头母猪是提前5 天生产,其中产出4 头仔猪仅存活几天,其他是死胎和木乃伊胎。其余的5 头母猪生产的仔猪外观正常,但仔猪生长到半个月左右主要表现就是严重腹泻,经当地兽医多种药物治疗无效,7~10 天的时间死亡近100 多头仔猪,(7 头母猪生产的仔猪几乎全部死亡)遂带来两头病猪来我院门诊,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检查,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瘟和猪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报道如下:
1 临床症状
该批次的母猪外观正常,产出的仔猪,两周之前基本正常,2 周后仔猪主要表现是腹泻,肛门失禁,消瘦。几乎整窝死亡。存活的个别猪只瘦弱。
2 病理变化
病弱的仔猪,皮肤苍白,后躯粪便污染,体温高。剖检时,肺脏出血,全身淋巴结肿胀、充血、出血、切面如大理石花纹。脾脏:脾脏不肿胀,边缘不整(出血性梗死),脾脏的腹面有大量的丘状出血。肾脏:肾脏色较淡,呈土黄色,表面点状出血,布满整个肾脏表面,切面肾皮质和髓质均只有点状出血,肾乳头、肾盂出血。喉头黏膜及扁桃体出血,膀胱黏膜有散在的出血点。
3 实验室诊断
3.1 无菌采取病猪耳静脉血液1 滴于载玻片上,加等量生理盐水混合、加盖玻片,在400 倍镜下观察,发现猪的红细胞几乎100%变形,血浆中有少量圆形、短杆形及月芽形强折光性的虫体在血浆中不停地抖动、翻转和作不规则运动,可确定为附红细胞体病。
3.2 用苏州金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猪瘟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检测病猪的血液,结果是阳性。
3.3 用10 只外表健康的2 千克家兔。分两组,一组注射2 毫升生理盐水,同时另一组采取病猪的淋巴结,用生理盐水制备成1︰10 组织悬液,同时每亳升中加青、链霉素500~1000 国际单位,取2 毫升,肌肉注射接种家兔。接种后7天,再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经耳静脉注射,经过一天以后每隔6 小时测温一次,连测3 天,实验二组发生定型热反应,实验一组如无任何体温反应。确诊为猪瘟和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
4 预防治疗
4.1 3%~5%的氢氧化钠溶液或20%的石灰水做好整个圈舍的消毒工作。
4.2 及时隔离病猪,母猪配种前,做好猪瘟的疫苗防疫,该猪场由于几乎所有的仔猪都是在15日龄左右发病,是由于仔猪的母源抗体含量较低,维持不到20 天。建议将该猪场原来使用的某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疫苗,改换成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是14030450 头份的细胞源猪瘟疫苗,每头母猪2~4 头份。
4.3 建议以后所有的仔猪用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疫苗按常规防疫程序防疫。
4.4 同时下一批次的母猪生产过程的断脐和断尾等工作过程中做到了严格消毒。所有的猪只在疫苗的防疫过程中严格执行了兽医卫生防疫制度。尤其对该猪场所有的母猪配种前期全群使用100 毫克/千克土霉素及200 毫克/千克金霉素拌入饲料中饲喂,连喂2 周。另外,仔猪补右旋糖酐铁,以促进机体的抵抗力和解毒能力。
4.5 随后母猪未发生流产,生产的仔猪15日龄后未出现新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