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作用油气悬架缸压力特性的仿真研究

2015-04-16

液压与气动 2015年3期
关键词:蓄能器缸内油液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 太原研究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引言

车辆的悬架是传递车轮与车架之间的力和力矩,缓冲行驶过程中由路面不平引起并传递给车身的冲击力,衰减由此引起的振动,保证车辆行驶平顺性、乘坐舒适性、横向稳定性并减少动载荷引起零部件损坏。

油气悬架是以惰性气体(通常为氮气)为悬架的弹性元件,利用油液的流动阻力实现减振,同时利用油液的不可压缩性实现较为准确的运动和力的传递。因此,油气悬架的刚度特性接近理想的悬架刚度特性曲线,而且能方便地实现车身姿态等的控制。而悬架缸作为油气悬架最重要的部件,决定着整个油气悬架的主要性能。特别是在比较恶劣的道路上,路面起伏不平,作用于车轮上的垂直反力具有较强的冲击性,造成悬架缸内的压力剧烈变化,对于悬架缸和悬架液压系统产生强烈的压力冲击。因此研究悬架缸内的压力特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单作用油缸油气悬架的结构

单作用油缸油气悬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应用也比较广泛。其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悬挂油缸5的缸筒固定在车架1上,活塞杆固定在车轮6处。悬挂缸活塞腔通过阻尼孔4和单向阀2与蓄能器3相通,活塞杆腔直接通大气。车轮受到路面随机激励,使得悬架油缸往复运动。压缩时, 活塞腔内油液通过阻尼孔和单向阀进入蓄能器,蓄能器内气体产生弹性变形;复原时,蓄能器内的油液通过阻尼孔向活塞腔流动,活塞受到阻尼力的作用,抑制活塞的伸出。

图1 油气悬架结构

2 悬挂油缸压力的数学模型

建立悬挂油缸压力的数学模型时做以下假设:

(1) 油液的体积弹性模量为常数;

(2) 忽略系统内的油液泄漏;

(3) 不考虑油液的惯性;

(4) 不计活塞和缸筒之间的摩擦;

(5) 油液不可压缩。

当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范围比较大时,应该考虑应用实际气体状态方程来建立蓄能器的数学模型。表示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有很多,如范德瓦尔斯的二常数半经验方程、BWR多常数半经验方程、贝蒂-布里奇曼方程和马丁-侯方程等。上述方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差距不大,所以选用参数较少的贝蒂-布里奇曼方程建模。

蓄能器内的气体状态方程:

(1)

式中:A0、B0、a、b、c是经验常数;TE为蓄能器E腔中气体绝对温度。

蓄能器E腔中气体的体积由下式确定:

VE=VE0-ΔVE

(2)

式中:VE0为蓄能器E腔初始充气体积;ΔVE为蓄能器E腔中气体的变化量。

活塞相对于缸筒运动,使A腔体积变化,A腔与蓄能器E相通,使E腔中气体体积变化,根据流体的连续性可以确定E腔中气体体积与活塞位移x之间的关系,即:

ΔVE=A1x

(3)

式中:A1为活塞面积;x为活塞相对于缸筒的位移。

设蓄能器和活塞腔之间的压差为Δp,根据小孔节流理论,流经阻尼孔和单向阀的流量为:

活塞腔的压力为:

(5)

式(1)~(5)即为单气室悬挂油缸压力的数学模型。

3 油气悬架模型的建立及仿真

根据图1所示油气悬挂结构图,建立如图2的仿真模型。模型中主要包括悬挂质量、非悬挂质量、悬挂油缸、蓄能器、阻尼孔、单向阀、轮胎刚度和阻尼及输入信号。

图2 油气悬架模型

模型建立的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路面输入使悬挂油缸先进入压缩行程,再进入复原行程。

表1 油气悬架主要参数

仿真时,通过改变其中一个参数,保持其他参数不变,就可以得到各参数对单作用悬挂缸压力的影响。

改变蓄能器的初始充气体积,单作用悬挂缸内的压力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蓄能器不同充气体积时悬挂缸压力

由图3可知,蓄能器不同初始充气体积,悬挂缸内的最大冲击压力基本一样。冲击结束后,悬挂缸内压力波动减小,随着蓄能器充气体积增大,缸内压力波动的幅值减小。

图4是蓄能器初始充气压力分别为1 MPa、3 MPa、 5 MPa时悬挂缸内的压力。

图4 蓄能器不同充气压力时悬挂缸压力

由图4比较分析可知,蓄能器充气压力增大,悬挂缸内的最大冲击压力基本一样。在冲击结束后,充气压力低,悬挂缸内的压力波动大,随着充气压力升高,缸内压力的波动幅度减小,基本上在相同的时间内缸内压力达到稳定。

图5是改变阻尼孔的孔径,悬挂缸内的压力特性。

图5 不同阻尼孔孔径时悬挂缸内的压力

从图5中比较分析可知,阻尼孔孔径小,悬挂缸内的压力冲击大,而且冲击结束后,缸内的压力波动幅度大,需要稳定的时间也长;随着阻尼孔增大,悬挂缸内的压力冲击减小,而且缸内的压力波动幅度减小,而且很快趋于平稳。

改变路面输入的频率,悬挂缸内的压力如图6所示。

由图6可知,频率低时,悬挂缸内的的压力冲击小,而且冲击结束后,缸内的压力波动幅度小,压力很快趋于平稳。频率增大,悬架缸内的压力冲击变大,而且压力波动幅度增大,压力平稳时间增加。频率超过一定值时,在复原过程中,悬挂缸内压力急剧下降,甚至出现负压。

图6 不同输入频率时悬挂缸内压力

图7是改变输入的幅值,悬挂缸内的压力变化情况。

图7 不同输入幅值时悬挂缸内压力

从图7中分析比较可知,路面输入的幅值较小时,悬挂缸内的压力冲击较小,而且缸内压力很快平稳,输入幅值增大,悬挂缸内的压力冲击增大,而且压力波动时间变长。路面的输入大于一定的幅度时,在复原过程中,悬挂缸内压力急剧下降,甚至出现负压。

由图6和图7可知,输入的速度和幅值超过一定的值时,悬挂缸在复原行程中速度变快,缸内的体积迅速增大,而蓄能器内的油液只能通过阻尼孔向缸内流动,由于阻尼作用,油液不能快速补充进油缸内,造成油缸产生负压。如果产生负压,容易使外部空气越过油缸的密封圈进入到悬挂缸的活塞腔中,进而进入封闭的悬挂液压系统中,使悬挂的工作特性不稳定,导致悬架缸的损坏以及整车的故障。所以,应用单作用油缸的油气悬挂车辆,设计时应该合理地匹配其阻尼孔的尺寸,而且在实际行驶过程中,应该避免车轮处较大的冲击,以减少悬架的损坏。

4 结论

以单作用悬挂油缸为研究对象,对其缸内的压力变化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仿真软件进行了建模分析。结果表明,阻尼孔孔径、路面的激励速度和幅值对悬挂缸内的压力变化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需要避免缸内出现负压情况。通过仿真研究, 对于单作用

悬挂油缸的压力瞬变过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并且对于单作用油缸的油气悬挂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关维,鲁德发.新型油气悬挂总成的设计[J].液压与气动,2011,(9):57-58.

[2]田文朋,王鑫涛,吴明英,等.登高平台消防车油气悬架系统匹配及建模[J].液压与气动,2013,(7):36-39.

[3]赵登峰,王国强,周德成,等.自卸车油气悬挂数学模型仿真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03,34(6):40-43.

[4]关晋凯,郭剑锋,翟海涛.基于AMESim的油气悬挂缸仿真分析[J].流体传动与控制,2013,(2):26-29.

[5]甄龙信,张文明.单气室油气悬架的仿真与试验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9,45(5):290-294.

猜你喜欢

蓄能器缸内油液
油液颗粒过滤器动态过滤特性仿真与实验研究
考虑多监测指标不确定性的滑油状态综合评估方法
通过油液分析查找发动机抱轴故障原因
柴油机纯氧燃烧过程及缸内喷水影响的模拟研究
缸内直喷发动机的燃烧和爆震仿真分析
基于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的蓄能器特性分析
活塞式蓄能器应用于井口盘的设计与计算
油液混合动力工程机械系统及控制策略研究综述
浅谈蓄能器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蓄能器的类型及综合使用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