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体质健康造就未来合格人才
2015-04-16王志辉
王志辉
河北省固安县第一中学
关注学生体质健康造就未来合格人才
王志辉
河北省固安县第一中学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中学生是体育能力形成、提高、发展的关键期。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做为重点,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造就合格的人才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责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础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体育要求树立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因此,体育与健康课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与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真正关注学生的体育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实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关注中学生的体质健康,关注中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大量资料表明,我国7至22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形态发育继续提高,营养状况继续改善。肺活量水平出现上升拐点,乡村小学生蛔虫感染率降低;但是,最新的国民体质报告表明,我国25%的城市男学生是胖墩儿,31%的青少年是近视眼。我国将极有可能成为胖人王国和眼镜王国。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不断增加,学生视力不良出现了持续增高且出现低龄化倾向。我国青少年肥胖率、近视率指数之高,增长速度之快,让人震惊。
一、社会和家庭对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忽视是造成青少年体质健康现状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社会对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不够重视,对运动场地的建设无法跟上需求。学校的体育场所有限,社会上体育设施又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受现实条件限制,青少年无处锻炼,就算是有锻炼场所,家长也无法放心地将孩子交付,于是孩子们不得不被迫呆在家里,长期便形成了“喜静不喜动”的性格和习惯,一旦养成便再难改掉。
其次,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现在的中小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比较懒散,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这是他们体质下降的重要原因。在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的现代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在大人的百般呵护下,他们的体质健康却在遭遇一场危机:肥胖比例增加,学生锻炼行为的养成率和巩固率很低。
二、学校体育工作的滞后,也是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首先是应试教育的评价体制下,学校对学生的体育锻炼重视不足。对学校的德智体排名,我们在学校师生中的调查发现:德育排第一位的占42.4%,智育排第一位的占23%,体育排第一位的占24.5%,这基本上符合教育方针。学生的品行养成排第一位,身体是学习的保障,身体好的学生精神头儿时时刻刻是充足的,身心是阳光的,做任何事是自信的。可世纪教育工作中,学校对学生的期望往往把智育放在第一位,每当大考临近,学校老师也经常占用本就被压缩得可怜的体育课,进行各科考前补习。为了孩子们的成绩着想,体育课成了一门奢华且极浪费时间的课。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体育锻炼做了一些要求,比如要保证学生两操和课外活动等,但这些要求和升学率以及教学质量评价没有直接挂钩,学校在执行上没有原动力,只是敷衍了事。
其次,体育工作者的认识态度缺乏一定的师德规范。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要让学生主动的、生动活泼的进行体育学习。这丝毫不是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然而有的教师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片面强调“学生决定一切”,把“放羊”当作弘扬学生主体性。他们认为,要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学生喜欢练什么就让他们练什么”,“让学生自主的进行练习”,于是教师就放弃了自己的职责,对学生放任自流,把体育课变成了“一个哨子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课。放任自流表现上看来似乎弘扬了学生的“主体性”,也许学生确实“玩得很高兴”,但却无法使学生学到必须学会的体育知识、技能,无法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有效的全面发展。
三、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改变现状就要多管齐下
首先是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体育管理部门,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投入。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中,必须保证学校有足够的运动场地,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解决学校体育教育硬件条件差的现状。加强专职体育教师配备和现有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其次,加强舆论宣传,呼吁家庭和社会全方位关注青少年的健康问题,树立健康人才观和成才观。把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作为体育专项督导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督查,随时进行抽查。从家长做起,每天鼓励并引导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学校也保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课不被应试科目所占据,让孩子们养成每日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让体育回归到正常的轨道,全社会对体育的认识也要回归理性,都要来关注体育教学。
另外,务必要深化体育教学的改革,把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工作落得实处。通过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要求,充分利用场地器材等方法对现有运动项目进行改造,以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注意时代性,注意学生的时尚追求,对新兴运动项目进行改造和不断革新,并补充到体育教学中来,同时,摒弃那些教育意义不大、学生不喜欢、相对过易或过难的学习内容。组织开展各级各类活动、为学生打造良性的竞争学习平台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各类活动。利用教师某些技能的无意识影响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潜移默化的提高学校学习体育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