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石核打制及剥制细石叶实验报告
2015-04-16任海云
任海云
一、实验目标与设计
1.实验缘起及目标
20世纪80年代我国旧石器考古学研究开始涉及细石核的形态分析,盖培采用动态类型学的方法对虎头梁细石核进行观察和分析[1]。动态类型学的原身是法国史前考古学家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操作链”,随后二十年间在欧美史前考古学界颇为“走红”。操作链是将史前时期的石器生产置于一条完整的技术链条之中,每个阶段都有其表现产品。不仅如此,在整个过程中,还蕴含了古人类的一套思维活动。操作链一反以往按照静态的类型学方法观察标本的操作手段,以动态的形式来分析石器的生产,这样做确实为史前石质标本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尽可能地去探讨人类的思维—由物及人。因此,作为操作链的动态类型学迅速在史前考古学界扩散开来。
经过二十多年的野外工作,柿子滩遗址已经从1个地点扩展为30多个地点,其中经过野外发掘的有S1、S9、S12、S14、S29、S5等,积累起来大量的考古资料。除了29和5地点外,其余均有简报发表,而与之的研究尚是一大空缺。细石核是细石器文化遗存里最能体现技术水平的代表性器物。柿子滩遗址群出土了数量较多的细石核,其中对楔形细石核的动态类型学研究有助于探讨我国细石器文化的发生。
细石核是怎样预制的?压制细石叶的过程中对台面是否有调整?或者并未调整就放弃了细石核,这个时候的细石核形态又是什么样的?细石核最终被废弃时的形态是什么?如何识别每个流程中的细石核?有没有可供参照的标准器?针对这些疑问,笔者设想并设计了细石核工艺流程实验。希望通过实验,能达到两大目标:一,能产生一批实验标本,即处于毛坯阶段的楔形细石核,到剥制细石叶的细石核,再到调整台面继续剥片的细石核,直到最后被废弃的细石核,将每个阶段的细石核形态与遗址出土标本进行对照,辨识遗址中楔形细石核的生命阶段。二,建立实验标本数据库,这些标本能成为后续研究其他遗址细石核的参照物。
2.实验过程、实验记录的记录与数据库的建立
本次实验所用原料来自壶口瀑布上游方向约1公里处的黄河滩(见图1、图2),石料岩性主要是石英岩和燧石。由于现代人类在城市建设中出于美化环境的需求,黄河滩上黑色燧石已经极少,本次实验采集到的石料大多数是红褐色或粉色的燧石料。这类石料相对于黑色燧石而言,硬度和韧度都要稍逊一筹。
根据实验的设想,设计了一套实验数据记录表。包括石料来源及其岩性,预制石核所用工具及方法,实验者手势,实验过程中的突发状况,实验最后的产品和石核的最终形态等等(见图3~图5)。
为了更好地建立实验数据库,不仅有实验过程记录表,同时用拍照、摄像等方式记录整个过程,针对实验最终的产品则采用旧石器研究中专用的测量表格来记录。
二、总结与讨论
1.实验效果
实验中选取了30件石料进行实验,经过剥片的石核为20件,其中石英岩石料2件,其余均为燧石。预制成功的细石核有3件。预制细石核时,采用了石锤直接打击的方法。先选取平坦的自然面或石片片疤面为台面,对台面周边进行修整,并修整与台面相对的楔状缘。细石核的预制成功率并不高。分析其可能有两大原因:第一,石料状况不佳。石料长期在河水中浸泡,过于酥脆,一经打击就碎裂,当一个石核刚具备了楔形石核的形态,在对其修整时,就会破碎,致使该石核废弃。第二,实验者本身并不擅长石器生产。实际打片过程中,实验者是第一次操作,熟练度、技术水平都不能达到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的状况。本次实验中,操作者都是先确定台面,然后修整楔状缘,这种顺序与柿子滩遗址和下川遗址的楔形细石核预制顺序一致。
在剥制细石叶时,采用了直接压制法和间接打击法。直接压制法是操作者用肘部力量作用在尖木棒上,从细石核上剥制细石叶。间接打击法是将细石核至于石砧上,操作者一手执锤一手握尖木棒或骨棒,剥制细石叶。实验证实,这两种方法都能有效地剥制细石叶。事实上,如果操作者更熟练、肘部力量更足的话,直接压制法剥制细石叶更快捷有效。
细石核压制细石叶后,台面不断向后退,而且不适于继续剥片,这时需要调整台面与工作面的角度,小于90°时最适合压制。但是,鉴于石料较充分,本实验在剥片过程中对台面的调整较少。一旦不能剥片,即停止使用此细石核。
2.讨论
总体来看,本次实验并未完全达到设计初期的目标,这也是选此课题初期最顾虑和担心的问题。石料不理想,操作者的技术熟练度,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其他突发问题,都是影响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实验过程中,我领悟到一个事实:无论这个实验设计得多么全面,甚至考虑到了各种可能出现的因素,但仍然渗透进了较多现代人的想法或经验性的思维习惯,因此无法与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生产石器的情况进行完全地对照。这样一来,实验数据的可参照性就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事实上,在对柿子滩遗址群的楔形细石核研究过程中,并未将每个阶段的细石核与实验数据进行过多的对照,而是进行了一个综合性整理分类与研究。
但也不能说这次实验是无效的或者无意义的。在实验过程中还是收获了一些认识。首先,石料的状况会对细石核的预制产生一定影响。石料过脆过酥,会影响石核预制的成功率。其次,直接压制法在生产细石叶时是较为得心应手的方法。再次,实验中以木棒作为中介物来压制或间接剥制细石叶,而没有用到鹿角,因此当部分燧石硬度较大时,木棒尖很容易磨损,剥制细石叶就较为困难。最后,这个认识是在进行实验的过程及整理实验数据中逐步加深的,又在阅读一些文献中更加得以强化的。不仅细石核有一套完整的生产细石叶链,所有的石核根据核身上的片疤都可以按照操作链的思想来分析其生产石片的过程。
三、部分实验标本的描述
LJHC001 红褐色燧石似楔形石核。这件标本是由一块带石皮的燧石打制而成。选取较平坦的自然砾石为台面,将其周边用石锤直接打片,并修整与台面相对的楔状缘,采用锤击法交互打击。这件石核预制好后,没有剥制石叶,为毛坯。在预制此石核的实验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石片和碎屑、断块等,进入统计数据的有石片12片、断块或断片6片、碎屑150余件。石核长5.91厘米,宽2.96厘米,高5.05厘米,重131.61克(见图6)。
LJHC002灰褐色燧石似楔形石核。这件标本是由一块带石皮的燧石修整而成。直接将较平坦的一个自然面作为台面,而与台面相对的另一边呈弧状,可作为楔状缘。沿着台面对核身进行打片修整,尤其在较为鼓突的一面用锤击法修整出工作面,以备下一步剥片。这件石核预制好后,没有剥制石叶,为毛坯。在预制此石核的实验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石片和碎屑、断块等,进入统计数据的有石片10件、碎屑80余件。石核长7.63厘米,宽4.65厘米,高6.21厘米,重284.14克。
LJHC004灰褐色燧石单台面石核。长4.41厘米,宽3.86厘米,高1.26厘米,重37.27克。从这件标本上打下一个厚石片,直接可作为楔形细石核剥制细石叶,以其破裂面为台面,工作面几乎全部为自然面,未进一步修整,楔状缘也直接利用自然背脊。长2.51厘米,宽1.46厘米,高1.48厘米,重7.21克。
LJHC005灰褐色燧石似楔形细石核。这件石核的原型为砾石。用锤击法不断打片,最后形成此石核。台面为片疤台面,呈D形,楔状缘稍加修整。未剥制细石叶。预制这件石核产生断片4片、断块1快、碎屑大量。长3.56厘米,宽1.68厘米,高2.05厘米,重16.12克。
LJHC006灰褐色燧石盘状石核。这件石核的原型为砾石。原计划是要修整成楔形细石核,但在打制的过程中,选择一个较为平坦的自然面作为台面进行打片时,石锤按照向心的方式打片,最后形成了盘状石核。长4.81厘米,宽3.59厘米,高4.01厘米,重76.85克。在形成盘状石核的过程中,打下石片10片,碎屑50件。
参考文献:
[1]盖培.阳原石核的动态类型学研究及其工艺思想分析[J].人类学学报,1984,3(3).
(本研究得到山西省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课题资助,项目编号2012-kg-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