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甘草配伍治疗心律失常浅析
2015-04-15谢凌鹏袁立霞周楚莹杨满妹韦玉婷郑玉珊
谢凌鹏 袁立霞 周楚莹 杨满妹 韦玉婷 郑玉珊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广州510515)
“桂枝-甘草”药对出自《伤寒论》,也是张仲景用药频次最高的两味药。据统计,张仲景将“桂枝-甘草”药对入方共58次(重复者不计),其中《伤寒论》37次,《金匮要略》30次[1]。 桂枝味辛温,善温经通脉、通阳化气,甘草味甘平,能益气复脉,两者配伍,为临床“辛甘化阳”的经典药对。笔者从《伤寒论》中发现,许多治疗心律失常的经典方剂中均含有此药对,例如炙甘草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苓桂术甘汤、桂枝甘草汤等。现就桂枝甘草配伍在治疗心律失常的运用进行探讨分析。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冲动的频率、节律、传导及起源部位的异常,临床上常表现为自觉惊慌不安,心中动悸不宁,不能自主,心中跳动,呈阵发性或持续不止,心烦易激动,伴有气短乏力、胸闷,甚或胸痛、喘促、肢冷汗出、晕厥。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水饮、痰浊、瘀血之邪侵犯于心,使心之气阴不足,心阳不振而导致心脉瘀阻,气运无力,血行不畅,逐渐成为虚实夹杂之证。中医学根据心律失常的特征将其归入 “心悸”、“怔忡”、“缓脉证”、“迟脉证”等范畴。
1 桂枝甘草配伍的方剂治疗心律失常举例
1.1 桂枝甘草汤 《伤寒论》第64条云:“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发汗过多易损伤心阳,心脏失去阳气的鼓动则心悸不安。此方以桂枝为君,独任甘草为佐,桂甘相伍,辛甘合化,温通心阳,心阳得复,则心悸自平。本方为治疗心阳虚之祖方。柯琴曰:“桂枝本营分药,得甘草,则补中气而养血,从甘也。故此方补阳气生心液,甘温相得,斯气血和而悸自平。”现代临床多以本方为基础治疗“心悸”等相关病症。
1.2 炙甘草汤 本方出自《伤寒论》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心主血脉,赖阴血滋养,阳气温煦,心阴阳气血不足则心失所养,故见心动悸;心阳虚鼓动无力,心阴虚脉道不充,心之阴阳俱不足故脉结代。炙甘草汤滋阴益气,通阳养血,补中有通,用桂枝配炙甘草辛甘合化,桂枝甘草配伍,以通阳复脉。诸药辨证配用,能改善窦房结功能,对心律失常有双向调节作用[2]。
1.3 苓桂术甘汤 《伤寒论》第67条指出:“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动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误施吐下,损伤脾阳,水湿不化,停聚中焦为饮。土虚不能制水,则水气上冲,故心下逆满,气上冲胸。桂甘与茯苓等配伍,温阳化气,平冲降逆,培土以制水,可用于治疗因心阳不足而下焦阴寒上冲心胸所引起的心律失常。原文虽未言心悸,但许多医家都常以此方治疗水气凌心之心悸。
2 桂枝甘草配伍的总结分析
2.1 桂枝甘草配伍特点 《内经》云“辛甘发散为阳”,桂枝辛甘温,能温经通脉,通阳化气。《本经疏证》曰:“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瘀、补中,为桂枝之六大功效。”桂枝为味辛通络的要药,适用于气虚、阳虚、气滞、寒凝、血瘀、痰浊等证型的心律失常;甘草甘平,能健脾而益心气,使上下阴阳之气交通于中土,亦有内守之功,使桂枝不至于过于走散,可使阳气振作,通中有补。《绛雪园古方选注》曰:“桂枝轻扬走表,佐以甘草留恋中宫,载还阳气。”桂枝甘草配伍辛甘合化,温通心阳,心阳得通,血脉得复,则心悸自愈。
2.2 现代药理研究 临床上桂枝甘草配伍治疗心律失常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现代医家也对其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李冀等[3]研究证明桂枝甘草配伍及其有效组分可能是通过提高ATP酶的活性,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以及调节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增加NO的含量,发挥NO保护心肌的作用,来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的损伤。宫曙光等[4]实验研究表明,桂枝-甘草配伍具有复杂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其中包括对抗氯仿致小鼠心室纤颤,并对抗氯化钡、乌头碱、哇巴因所致心律失常。洪丽生等[5]指出桂枝甘草组合既能兴奋窦房结的冲动,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又能抑制窦房结的冲动,治疗窦性心动过速。综上研究表明,桂枝甘草组合对窦房结的冲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3 桂枝甘草配伍的临床运用
临床上,桂枝甘草配伍加减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引起的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治疗应辨病辨证相结合。功能性心律失常多由自主神经功能失常所致,辨证多为气阴两虚、心神不安,以益气养阴、重镇安神为法治疗,临床上常用炙甘草汤或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器质性心律失常,临床以冠心病、风心病、缓慢型心律失常多见。冠心病伴心律失常者以气虚血瘀兼痰瘀为主,常用益气活血配以豁痰化瘀之剂,临床常用桂枝甘草汤加黄芪、丹参、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等;风心病伴心律失常者,多表现为瘀滞之证,以“通”为主要治则,常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桃仁红花煎加活血化瘀通络之品;缓慢型心律失常病机主要是心气虚,推动气血运行无力,肾阳不足,不能助心阳搏动,治疗应以温阳补气为法,常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
4 结语
《素问·六节藏象论》指出:“心者,生之本……为阳中之太阳。”心脏是一身阳气之主宰,心具有“阳主动”的属性和功能特点,是推动人体整体功能正常运行的关键。在心律失常的病症中,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之阳气亏虚的情况最为多见,故临床治疗尤以温通心阳为要点。桂枝甘草配伍以辛甘化阳为基础,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心阳不振、气阴两虚、心脾两虚、心肾不交、阳虚水泛、气滞血瘀等型心律失常。掌握桂枝甘草配伍的规律,对进一步提高桂甘剂群治疗心律失常将有着非常积极的指导意义。
[1] 刘立杰.张仲景方证论治体系研究及其方证数据库.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
[2] 陈苍舒.炙甘草汤配合中药针剂治疗严重心律失常20例.中国中医急诊,2006,15(3):309
[3] 李冀,赵伟国,李胜志,等.桂枝甘草汤提取物组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时珍国医国药,2009,20(8):2052
[4] 宫曙光,戴新民,卞如濂,等.桂甘流浸膏对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人民军医药学专刊,1998,12(1):24
[5] 洪丽生,刘长节.桂枝甘草汤加减治疗心血管疾病疗效观察.福建医药杂志,2006,28(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