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参与高校后勤创业孵化的实践与思考——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5-04-15杨传民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教育研究大学生



大学生参与高校后勤创业孵化的实践与思考——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杨传民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摘要]通过对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现状和大学生参与后勤创业孵化调查问卷进行分析,阐述大学生参与后勤创业孵化的意义,尝试说明大学生参与后勤创业孵化的实施要点,论证大学生参与后勤创业孵化是一件学校、后勤、学生三方共赢的好事。

[关键词]后勤创业孵化;大学生;教育研究

现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发表的《世界高等教育宣言》中就曾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和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1999年1月我国公布的《面向21世界教育振兴计划》也提出了“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企业”。显然,以创业实现就业,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另外,我国在教育部发展后勤改革文件《关于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若干意见》(讨论稿)中也提到“支持校园后勤服务主体的多元化和后勤管理模式的多样化”。因此,在新形势下,开辟一条具有中国高校后勤特色的社会化改革之路,利用后勤社会化的经济属性和服务属性反哺学校,建立大学生后勤创业孵化基地能够为国家、学校的创业教育及实施开辟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一、国内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国内学生参与高校活动的现状

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公益性活动或管理工作已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国内各大高校已有一套完整的运行模式和机制。但仅仅局限在公益服务类型。大学生参与学校事务,学校支付薪酬也只是停留在勤工俭学的资助上,学生积极性稍显欠缺。

(二)国内高校后勤现状与分析

自1999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全民启动以来,高校内后勤机构在积极转变自身角色的同时,积极吸收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高校后勤的服务工作,在一段时间内,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当前高校后勤运营和管理实践中,全国不断有高校后勤撤销或部分撤销社会化模式,回归学校母体直接管理的局面。从后勤社会化的角度看,并不是说后勤社会化改革偏差,而是各大高校逐渐认识到适合自己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才是最重要的选择。如何在后勤社会化的道路上既节约资金又能获得师生满意,同时兼顾学生成长,而不是一味地为了“后勤社会化”而“社会化”是当今国内高校后勤发展的重要问题。

(三)国内学生就业与校园后勤创业现状

对当前的中国社会来说,规模庞大的大学毕业生大潮正不断涌向社会,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由于学生众多,从国家层面看,大学生的就业率仍然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除了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以外,政府、地方、院校也在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并给予资金或技术上的指导和帮助。为鼓励大学生创业,我国教育部、科技部于2001年首批批准成立和认定了15个国家级大学创业孵化基地。但针对在校大学生在高校后勤服务的创新、创业方面仍显空白。

在面临激烈竞争、行内垄断能力消失、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的时候,高职院校要切实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将成为未来大学生的主要培养模式。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发展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学生个体的需要成为学校关心的重点。而高校向学生提供最大程度符合学生专业需要和个人需求的最佳方式莫过于让学生亲自参与学校内部管理中来,将学生的意愿直接反应到管理中去,从而达到教育服务的直接性、有效性、多元性,并将集权化体制模式转变为多元化治理模式。

二、大学生参与后勤创业孵化的意义

(一)大学生参与后勤创业孵化有利于学生发展

首先,大学生参与后勤创业孵化最直接的实惠是解决学生就业难,创业起步难的问题。其次,大学生参与后勤创业孵化能够让部分专业学生在学校内就能理论联系实际,并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在创业中获得经验。最后,大学生参与后勤创业孵化,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扩大学生的视野,在创业的同时,获得学分、报酬、知识、经验。

(二)大学生参与后勤创业孵化有利于后勤事业的发展

后勤工作需要学生的客观评价。学校的后勤工作体现繁、杂、多的特点,学生是后勤工作的监督者,也是受益者。大学生参与后勤创业孵化,能够让学生近距离了解后勤工作,对后勤工作有个公平、公正、客观的评判。

后勤工作需要学生的创意和想法。现代大学生有想法、有个性、交际广泛,在后勤工作中,应纳入学生这支生力军,在指导学生创业孵化的同时,逐步带动后勤工作从集权化的管理模式向多元化的后勤治理模式递进。

后勤工作需要通过学生缓解人力、物力不足的问题。目前大部分的高校后勤或多或少的存在人力、物力投入不足的情况。后勤部门在指导学生创业孵化的同时,也可以降低后勤运营成本。

(三)大学生参与后勤创业孵化有利于高校的发展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国家、地方政府出台了许多措施促进大学生创业,主要目的除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以外,也希望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实现新的改革浪潮。作为高校,学生的就业率成为评判高校教育是否成功的一条重要指标。因此,建立后勤创业平台是一项有利于高校发展的好事,既解决了高校对后勤投入不足的部分问题,又使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得以理论实践结合,带动学校的育人效应。

三、大学生参与后勤创业孵化的调查分析

2015年我校采用类型随机抽样的方法向全校10个系发放了《大学生后勤创业孵化及后勤治理电子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涉及到10个系的学生共1335人,占本校学生的10%。此次调查样本工科类占68.4%,文科类占31.6%,与学校以工科为主的专业布局吻合;二是按照学生性别统计,男生约占52%,女生约占48%,与全校学生性别结构基本一致;三是按照生源地统计,来自农村的学生为66%,与总的学生生源地情况一致。综上统计可以看出,本次学生调查样本能真实反映学校学生结构。在对学生参与后勤创业孵化及创业政策这一类别的调查中,结果显示如下:

(一)对创业教育的认识

学生对创业教育和创业机遇的需求反映了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识。93.33%的学生认为需要创业教育。在创业教育方法上,69.89%的学生选择到成功企业实地考察,20.45%的学生选择请成功人士讲授经验。通过调查,说明学校进行创业教育是受学生欢迎,也是学生迫切需要的。创业教育方法上,学生更愿意接受直接经验教育。

(二)学生创业素质

学生对创业成败的理解、创业相关政策的关注度和学业创业冲突的处理等集中反映了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86.37%的学生表示清楚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76.85%的学生选择边学习边创业。同时,在调查中学生普遍认为实际能力、资金条件、市场环境这三个因素是决定创业成败的根本原因。

(三)学生参与后勤创业的意愿

在调查中,94.98%学生认为学校应该提供创业机遇;50%的学生有参与后勤创业的意愿;在后勤创业项目的选择上,70.26%学生选择与专业、兴趣有关的领域。通过调查使我们发现,有一半的学生愿意参与到学校后勤创业中来,在后勤创业项目的投放上,应着重考虑学生的专业和兴趣。

(四)后勤创业具体实施方面调查

在后勤创业平台的类型上,48.69%的学生选择创新型,29.06%选择技术型,22.25%选择基础型;在后勤创业过程中希望得到的收获方面,75.81%的学生认为创业经验更加重要;81%和77%的学生认为经验不够和资金不足是创业中存在的两大首要障碍。在学生希望后勤创业平台提供的软硬件支持方面,学生普遍认为场地、硬件设施、专家指导、创业教育都十分重要。

四、高校构建大学生后勤创业孵化平台的实施要点

(一)建立学生后勤创业制度体系

大学生参与后勤创业是一件学校、后勤、学生三方共赢的好事。如何在实施的过程中,确保一切工作得以正常开始、有序发展,这就必须依靠学校部门的决策力量,并以制度的形式保驾护航,确保学生的后勤创业孵化项目能够落地实施。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为确保孵化项目落地,总务处成立“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后勤创业孵化中心管委会”和“大学生后勤创业招投标小组”,制定了《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后勤创业孵化平台管理办法》等。除此以外,学校每年为学生提供10万元学生创业扶持资金,可由学生自主申请;学校每年设有勤工助学资金30万元,可供贫困学生申请,贫困生参与后勤创业项目可享受一定程度的优先、优惠政策;对于大学生后勤创业孵化成功的团队或公司将向周边高校进行优先推荐、辐射漳州高校。

(二)构筑科学合理的后勤创业孵化模式

在构筑新型后勤创业孵化模式方面,目前国内各大高校创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比比皆是,创业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单单局限在一种模式里面,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后勤创业孵化模式及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甲乙方模式。通过建立以学校内部资源出发的后勤创业平台,把学校后勤事务中可社会化的项目面向在校大学生进行“招标”。有意向的在校生可以运用自身所学的技术、特长或兴趣,以团队或个人的形式向总务处“投标”。经校内学生招投标领导小组的评判,“中标”的团队或个人与总务处签订“合同”,“合同”履行完毕将获得相对应的报酬或学分。

在甲乙方的模式里以“招标”的方式实施,符合后勤管理的常规,也符合市场化运作的特点,可以让学生直接投身到最真实的创业环境中。目前大学生创业以及创业资助主要侧重在“点”,“面”基本很难打开,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目前创业项目分为基础型、技术型、创新型三个层次实施,既突出了“点”,又结合了“面”,使学生能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并在创业中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同时带动后勤部门的成长,形成多元治理的后勤管理新局面。

2.“工学结合”的实践学习模式。把专业性较高,需在课程老师带领下才能完成的项目,面向学院各系定向招标,由课程老师组织学生或学生团队完成,并以此作为学生评定期末成绩的一种方式,同时计入课程老师工作量。我国在1999年1月我国公布的《面向21世界教育振兴计划》提出了“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企业”。通过“工学结合”的实践学习模式,既让师生实实在在的参与创业,同时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高等教育的陈旧落后的办学模式,从老师教好教坏一个样,学生学好学坏一个样,到老师带头带领大家拿下项目,引领学生学以致富,专业学习和创业学习两不误,受益学校、后勤、学生和老师,这也与发达国家高校的产学研一体化形式不谋而合。

3.项目捆绑托管模式。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创业教育中,学生更倾向于到企业考察,因此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岗位是非常重要的,后勤后勤实现后勤社会化一段时间以来,大部分高校完全社会化或部分社会化不计其数,后勤服务又涉及到师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后勤部门可考虑通过合同的方式约束承包方提供一定的实践岗位和创业项目给予学生,同时解决学生创业难以及启动资金缺乏的问题,同时为学校节省一部分资金。通过实践岗位和外包创业项目的获得,能够更进一步拉动学生与后勤的距离,同时为后勤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4.搭建校园后勤创业平台模式。后勤部门在社会化改革的进程中,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资金、人力资源、创新想法等等方面的困惑,通过、搭建校园后勤创业平台,拿出一部分资金,鼓励学生集思广益,多方解决后勤管理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不仅能够缓解后勤管理压力,同时也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参与后勤创业的动力。

除了以上几种模式以外,还有比如众筹模式、代理模式、营销模式等。总之,大学生参与后勤,形式是多样化,要好好利用好后勤部门的社会化属性,以及服务师生的后勤保障功能,多方向、多渠道的为学生参与后勤创业提供条件、资金和帮助。

(三)做好“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的建设

后勤创业软环境的建设,是指创业文化、创业质量控制体系、创业指导、创业教育等一系列的内部因素建设。在创业文化建设上,要营造积极向上,不怕困难,勇于拼搏、互帮互助的创业氛围;在学生参与后勤创业过程中要实施创业质量控制体系对创业过程实时把控。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后勤创业平台实施之前,就先针对学院10个系的学生下发网络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于后勤创业的一些想法和看法。项目实施之后就确定相关后勤负责老师,做到1个项目1个老师。在学生报名后就积极建立沟通渠道,设立后勤创业QQ群,方便老师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在学生投标创业项目后,启动创业质量控制体系,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除此以外,根据学生问卷的反馈情况,积极联和学院创业教育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SYB创业课程培训,定期召开后勤创业项目经验交流会,并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为学生开展讲座,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创业硬件环境建设,主要是指场地设备仪器等。在大多数学生创业起步阶段,由于规模小,学生根本无法负担场地租金和设备,因为不成规模,学校、社会资助金也不可能一步到位。作为学校、后勤部门,应根据学生团队的实际情况予以支持,尽可能的提供场地、仪器设备和相关实验材料。如后勤部门无法解决的,可协助学生向相关系部租赁并简化租赁的手续,从而把团队或个人的精力集中到创业项目本身上来,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同时确保后勤创业项目顺利开展。

(四)做好学生创业孵化报酬的发放

在后勤创业孵化体系中,学分和报酬的划分,是创业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在调查问卷中,75.81%的学生认为创业经验更加重要,18.58%的学生认为报酬重要,3%的学生认为学分很重要。由于我校暂时还未实行学分制,学分的重要性在调查问卷中还未完全体现。

所有的创业最终目的是销售给顾客,并以此获得报酬。对于创业团队来说,能销售出自己的产品,就是对自己的最大认可,也是前进的动力。作为学校,在扶持学生创业的时候,更应该“扶上马,送一程”,在学生创业初期,除了给予学生创业课程指导以外,在其参与后勤创业更应该给予一定的报酬,报酬的形式可以是学分、也可以是报酬、或者两者相结合。

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学生向学校后勤部门提交“投标文件”之后,总务处、教务处、学生处将逐一核定项目预算价。最后,通过召开大学生后勤创业孵化小组会议形成最终定价及奖惩方案。

学生按规定履行合同完毕后,根据项目完成的质量、效果等方面情况进行验收。在合同期内履行完毕或表现较好的创业队伍和个人予以奖励;在合同期内无法履行的创业队伍按完成情况、质量按规定给予一定比例报酬;对于已签订合同,但拒不履行的创业队伍计入其团队个人校内信用档案并通报。

总之,大学生参与校园后勤创业是一件有利于学校、学生和后勤部门的一项工作。对于高校来说,改变固有的传统思维模式、呆板的行政管理模式是实现大学生参与后勤创业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因素,实施后勤创业孵化项目,最关键是要做好学校顶层设计,只有顶层设计好了,各项创业工作才能顺利开展与实施,大学生参与后勤创业孵化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雄一,唐烈琼,周宙安,刘湘辉.论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J].零陵学院学报,2002(6):147-150.

[2]喻冰清,王瑀.高校后勤实践基地的建设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J].经营管理者,2010(8):242-243.

[3]吴东江.大学生参与高校后勤管理初探[J].高校后勤研究,2013(5):17-18.

[4]贾少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获得——对浙江义乌创业者创业实践调查的启示和思考[J].中国高教究,2008(7):74-76.

[5]张利远.论“以教材为本”与“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提问[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00-102.

[6]胡晓玲.浅谈创业教育教师的基本素质[J].教育探索,2011(6):114-115.

[责任编辑:田丽华]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15)06-0178-03

[作者简介]杨传民(1963-),男,福建漳浦人,教育管理专业研究生,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管理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大学生创业孵化视角的后勤治理制度探索”(GZYZD201509)

*[收稿日期]2015-09-05

猜你喜欢

教育研究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研究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探析
民族舞蹈的研究前沿与热点的对比分析
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