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抑郁的影响因素及护理的研究进展
2015-04-15徐华清
徐华清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天津 300140)
围产期抑郁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68年由国外学者首次提出来的,它是产妇在围产期出现的一种非精神病性抑郁综合症候群,严重威胁产妇的心理健康。其表现是以心情抑郁、悲伤、激动、烦躁、哭泣、沮丧为主要表现,甚至有些患者可以出现幻觉或有自杀念头等精神病症状。本病按照分类可分为围产期抑郁、围产期精神病两种类型,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孕期妇女机体内激素水平急剧变化,精神高度紧张、机体适应力不适、对以往事件的不平衡、对孕期的恐惧所产生。此类情况在初产妇中更为高发。
1 抑郁的影响因素
1.1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居住地、居住条件、孕次、流引产史、生活事件、婆媳关系、夫妻关系等等与社会相关联事件。这些都是围产期抑郁发生的危险诱发因素,产妇的社会环境优越是减少围产期抑郁症发生的重要条件[1]。学者们通过研究认为,产妇优越的生活环境的良好和较好的社会活动可以转移孕产妇的注意力缓解围产期压力,提高产妇的心理健康程度[2]。良好的社会支持会使产妇身心愉悦,在众多支持中,尤其是以婆媳关系、朋友关系、亲人关系为最重要[3]。社会支持反映一个人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同时也反映产妇与社会融合及受尊重程度,其有效支持可效缓解产妇的抑郁情绪提高减少围产期抑郁发生是十分重要的[4]。
1.2 产妇角色转换因素 产妇由家庭主妇到产妇角色的突然转变也是导致抑郁症出现的重要因素[5],产妇实在难以接受母亲这一角色,面对未来孩子的照顾让其无所适从,加之家人对胎儿过分关心对产妇关心欠佳,使产妇自身角色的转变及其适应能力减低加上产妇巨大的生理心理等因素相互作用,角色转变等都可能是成为引发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6]。
1.3 身体因素 产妇从怀孕到生产的过程中都会经历体内环境的巨大改变,尤其是体内激素的变化[7]。围产期妇女雌激素、肾上腺皮质功能、甲状腺激素等明显升高,刺激产妇产生身体上的不适从而影响其情绪,久之会产生抑郁症状。有研究表明在有孕早期和孕晚期心理情绪与产后抑郁发病有密切相关因此有效干预产前意义较为重大[8]。围产期抑郁症的生物学基础在于其体内环境会出现剧烈改变,神经内分泌改变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亢进造成产妇恐惧紧张,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9]。
2 围产期抑郁的相关护理
围产期抑郁症其病因病理学机制非常复杂,是众多因素参与的,对家庭和社会危害极大,国内外学者越来越重视社会心理特征及产科因素在产后抑郁症发病机制中的研究,并且可以针对产妇的社会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与治疗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疗,更好地维护产妇的身心健康[10]。
2.1 注重产妇保健 产妇保健的重点是加强围产期产妇的健康教育与心理指导,对产妇进行围产期和临产知识的传授与指导,使产妇学会对不良情绪进行适当的宣泄来进行自我调节以减轻产妇焦虑和紧张心情,这对抑郁症的控制与预防是至关重要的[11]。临床工作者常用肌肉放松训练有利于改善产妇抑郁焦虑的程度,还能够有效的减少产后出血,因此开展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在预产妇防抑郁方面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在产妇围产期间护理人员还要向产妇提供产妇生理变化的保健措施,积极处理异常情况分散产妇的注意力、减轻产后的疼痛、消除不良精神刺激、适时实施心理护理保证良好的氛围减轻产妇心理负担增强自信心[12]。
2.2 加强心理干预 临床观察显示,大多数产妇对疼痛惧怕而出现焦虑紧张等应激反应,导致宫缩乏力、产程延长,分娩障碍,产后恢复较慢,那么做好产妇围产期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13]。近年来,很多护理人员在如何减轻产妇疼痛的心理压力,缓解其恐惧疼痛的情绪做了很多工作并取得一定效果[14]。心理护理还要针对产妇个体的不同心理状况对症干预,着重对产妇的文化水平、住院环境、分娩和怀孕的恐惧感、丈夫及婆媳关系进行心理干预,同时帮助产妇改善心理症状消除产妇紧张情绪减少她们的焦虑并降低剖宫产率[15]。心理疏导主要包括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要在最大程度上尊重产妇,一切为她们着想,以真诚热情的态度赢得她们的信任,护理人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利用语言艺术支持激励产妇,要善于利用倾听使产妇发泄内心的压抑。总之,做好心理护理是保证产妇安全生产的关键,也是产后康复的基础[16]。
2.3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产妇在社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外界环境资源,各种支援包括情感、物质、评价、信息支持,这些支持与围产期抑郁发生、发展与防控具有密切的关系[17]。定时对父母、公婆、丈夫等重要家庭成员进行相关问题宣教,使家属充分配合处理好与产妇之间的关系,使产妇有一个舒心温馨、和谐的家庭社会环境,保持整个围产期的心情舒畅[18]。通过护理工作者对产妇的宣教,使产妇增强认识,学习围产期新知识及技术并提高产妇的认知水平,消除不良的精神和躯体刺激[19]。在我国产后社区护理外部支持尚不完善,有效的产后护理支持可以调节产妇心理使其适应新的社会环境有效减低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
3 总 结
综上所述,对产妇围产期进行有效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轻产妇的抑郁情绪,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但是这种特定心理干预要在特定的阶段起到特定的疗效[20]。那么对围产期产妇进行全程监测和干预处理,足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保障孕产妇的身心健康,这也是本研究领域的更进一步的目标[21]。总之,做好围产期护理是保证产妇安全顺利分娩的关键,也是分娩后康复的基础,将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应用到整个围产期中,可使产妇围产期临床工作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1]Jeanelle Sheeder,Karolyn Kabir,Brian Stafford.Screening for Postpartum Depression at Well-Child Visits:Is Once Enough During the First 6 Months of Life?[J].Pediatrics,2009,123(6):e982-e988.
[2]杨丽珍.无痛分娩中的心理护理 [J].临床合理用药,2010,3(1):112-113.
[3]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1-113.
[4]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7.
[5]汪敏,陈芬荣,姜梦媛.中医音乐对焦虑抑郁型肺癌病人化疗期间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J].护理研究 (下旬版),2011,9:2478-2479.
[6]黄丽霞,徐淑稳,张红真.心理护理在缓解顺产产妇焦虑中的重要作用 [J].河北医药,2009,31(12):1529-1530.
[7]乔娟,赵后锋.抑郁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5(1):154-155.
[8]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Guidel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revision) [J].Am J Psychiatry,2000,157:1-45.
[9]纪菊英,陈琪.伴发糖尿病的抑郁症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22(11):302-303.
[10]赵加玲,周东升,于国林.产后抑郁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0,2(18):1154-1158.
[11]朱社宁,李金华,苏海燕,等.产前心理护理对产科应激事件及产后抑郁症的预防作用 [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2:1687-1689.
[12]朱跃兰,唐启盛,杨歆科,等.产后抑郁症生物学相关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J].北京中医药,2013,34(3):168-176.
[13]于丽,张理,蔡桂凤.抑郁症与妇产科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 (电子版),2011,2(13):261-265.
[14]蒋荣英,蒙翠丽.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当代医学,2012,1(27):1-2.
[15]臧志佳.补充维生素D防治产后抑郁症的疗效评价 [J].中国医药科学,2013,(21):174-175.
[16]Campbel DA.Lake MF,Falk M,et al.A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ofcontinuous supportin labor by a lay doula[J].J Obestet Gynecol Neonatal Nurs,2006,35(4):456 -464.
[17]Jonathan P,Godbout,Ronald Glaser.Stress - induced immune dysregulation:implications for wound healing,infectious diseaseandcancer[J].JournalofNeuro-immune Pharmacology,2006,1(4):421-427.
[18]Antonella Surbone MD.Telling the truth to patients with cancer:what is the truth [J].Lancet Oncol,2006,7(11):944-950.
[19]FanR.Informed consent and truth telling:theChinese Confucian moral perspective[J].HEF C Forum,2000,2(1):87-95.
[20]杨辉,Shane T,张拓红,等.维多利亚住院患者满意度监测方法学[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6,24(1):16.
[21]张作记.焦虑的基本问题及临床处理[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2):23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