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15-04-15张海艳

关键词:贫困生困难心理健康

张海艳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36102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大学校园里的一个重要群体。据201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教育部《2013 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2013 年普通本专科在校生2 468.1 万人,通过各类助学金资助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有708.48 万人,占在校生总人数的26.95%。自2007 年国务院提出建立健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各高校已基本建立了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从经济上帮助困难学生度过难关,完成学业。但由于贫困的影响,经济困难学生心理上承受更多的压力,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有关的实证研究显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非贫困生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在心理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以及自卑感等方面,贫困生表现更明显[1]。笔者试运用社会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从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入手,综合分析其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旨在提升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自卑心理严重

自卑是由于个体对自身能力和品质的过低评价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2]。一般而言,较之其他普通大学生,经济困难学生不仅家庭收入低,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也较多。在学习方面,由于大学和高中的教学方式、方法和内容有很大的不同,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也不一样。很多经济困难学生在高中时学业表现出类拔萃,但到大学后学业表现一般,有些甚至垫底。同时由于成长环境、教育环境的不同,经济困难学生往往知识面较窄,在人际交往、艺术修养、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处于贫乏状态。这让他们在竞争激烈的高校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容易在学习上、生活上自我否定,缺乏挑战困难的勇气和意志,自惭形秽。

(二)人际关系敏感

根据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观点“自卑往往伴随着懈怠”,经济困难学生由于贫困产生自卑,而长时间的自卑会导致贫困生懈怠调整自己的心态,使其无法从外界的积极情绪中受偿而产生得过且过的消极心态[3]。经济上的窘迫和负性生活经历是经济困难学生不愿意提起的,防御和戒备心理很强。经济困难学生希望与宿舍、班级、集体有融洽的关系,但由于人际交往技能比较欠缺,使其在与同学相处时难以掌握分寸,害怕在众人面前暴露自己的不足,给人一种难以接近、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这导致一部分经济困难学生采取自我封闭,对社会交往采取消极被动,甚至排斥的状态。

(三)人格问题凸显

近几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政策和措施,基本建立起政府、高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资助体系,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安心学习、顺利地完成学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由此也导致了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依赖、安于现状的心理。还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家庭客观环境,有很强的虚荣心,爱面子、爱攀比。虚荣心使他们性格和心理受到扭曲,缺乏合作意识,甚至会把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当成是对自己的同情和怜悯。经济困难学生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非常渴望成功,但由于现实的复杂性,加之有些学生对社会的认识片面,容易出现一些偏激的观点,但看到别人取得成功后又容易懊悔与自责。

(四)情绪情感失控

经济困难学生经常为经济困难而苦恼,沉重的经济压力使得他们经常陷入紧张焦虑的情绪之中。有时自己需要付出很大努力才能成功的事情,对别人来说可能信手拈来,因而导致一些经济困难学生感觉不平衡,产生羡慕甚至嫉妒情绪。随着就业的市场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就业。由于家庭背景和人际网络方面的原因,在就业竞争中也明显处于不利地位。而且在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时他们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发展,还要受制于家庭的经济条件。这种相互交织的压力使得经济困难学生往往处于一种焦虑和内疚状态。

二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层面的贫困文化和贫困心理的消极影响

社会心理学家奥斯卡·刘易斯在1959 年曾提出“贫困文化”的概念,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研究贫困问题。中国的研究者通常认为“贫困文化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亚文化现象,是长期生活于贫困境地的人形成的一套固定的、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4]。在现实中,中国贫困境地的贫困者及其家庭是中国贫困文化的主体。这些贫困者及其家庭,由于长期生活于贫困之中,形成了与其经济条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具备相应心理定势的贫困文化和贫困心理。贫困文化和贫困心理是生活于贫困状态中的人们所持有的文化和心理,它不能简单理解为消极文化和消极心理,其性质和地位有值得深入研究的地方。贫困文化和贫困心理具有需要挖掘和弘扬的积极方面,但它的消极方面确实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科学文化知识贫乏,心理素质不健全,思想观念落后等等。

一般来说,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和城市贫民,他们属于弱势群体,基本上都存在着将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压力。而且,因经济困难大多数经济困难学生养成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但贫困文化和贫困心理中的某些负面因素,如综合素质低、思维方式封闭、对社会现象认识偏激、缺乏自尊或极度自尊等,制约着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成长。进入大学后,家庭所属的贫困身份特征仍然体现在经济困难学生身上,长期养成的文化价值观、行为方式等仍制约和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和思想,在心理上也贴上了“贫困”的标签。心理的贫困容易让经济困难学生在倡导积极进取、乐观开放、善于合作的大学校园里产生疏离感和不适应感[5]。心理学家Lever 等人的研究也发现,相较于普通人,贫困者在自尊、竞争性、主观幸福感方面表现更低[6]。

(二)高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完善

目前,高校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对于经济困难学生这个群体,没有给予特别的关注。很多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认为,经济困难学生的核心任务就是努力学习,毕业后顺利实现就业。因此,很多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把“确保每一位家庭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和顺利就业”作为最重要的,甚至唯一的工作目标。事实上,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条件、学业成绩、就业困难等现实的压力,有贫困文化和贫困心理的消极影响,还有自我认知、归因倾向等方面的影响。高校需要准确分析这些原因,提供完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

其次,高校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多以问题为取向,采取消极应对的“问题处理”模式。消极的价值取向导致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以及与教育对象的关系上产生了偏差,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7]。在教育内容上,以病态心理学为主要内容,侧重对心理疾病病症和治疗的宣传,诸如学生人格发展问题的表现、人际关系障碍如何处理、行为过激问题的预防等等。这些教育内容都是从问题入手,学生从教育中接受的多是负性情绪情感的排解方法和行为应对方法。对于如何建立积极向上、快乐幸福的积极情绪和积极人格,大多数学生还是一无所知。教育形式上,主要采取设置心理咨询室,为上门求助的学生提供咨询;采取心理普查,筛查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为个别问题较严重的个体启动危机干预。现有的教育形式没有专门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在教育关系上,学生仅仅作为教育的客体而存在。忽视了发掘经济困难学生身上的积极品质,并给以肯定和发扬。

(三)个体层面的自我认知模糊

自我认知(self - cognition)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以及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心理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是情感和行为的中介,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都与歪曲的认知有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表现出焦虑、缺乏自信、人际关系敏感等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从人体层面上而讲是由于自我认知模糊,包括消极的自我评价、不合理的归因和人格的不健全。

首先,经济困难学生存在消极的自我评价,不能积极自我肯定,自我接纳程度低,感觉自己很多方面都比不上别人。他们没有认识到贫困是暂时的,是需要改变的一种境遇,不必自惭形秽。甚至有一些经济困难学生把自己某方面的弱点和缺点与对自己的整体评价等同起来,难以坦然面对别人的帮助。

其次,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存在不合理的归因。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生活事件、社会关系、经济状况等客观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归因倾向等主观认知因素的影响。对贫困的不同认知与归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情感与认知反应[8]。部分经济困难学生不能正确的认识家庭贫困,简单地将贫困归于外因,比如经济环境、社会不公等。因此导致对社会充满敌对情绪,对其他同学抱有嫉妒和心理不平衡。

再次,大学生的思维还处在发展过程中,人格发育还不健全。经济困难学生在人格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由于内外不良因素的相互影响,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困难生自尊、自信、自强人格的健康发展。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个体拥有积极的人格特质,能够了解自身的需要与渴望,正确认识自身的处境,那么遇到问题时,就会主动寻找积极因素,获得心理平静,变得更加努力与进取。相反,如果个体人格不健全,遇到困难则容易在乎消极信息,最终更易不满、放弃、甚至绝望。

三 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以人为本,健全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心大学生的处境,尊重大学生的人格、个性、价值和尊严,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对人的关怀;其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提升个人的自身素质,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9]。经济困难是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首要原因。因此,高校要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继续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完善各项资助措施,建立多元化资助政策体系。

以人为本,首先要求要关心经济困难学生的处境,对于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要切实采取措施帮助他们,让其甩掉“交不起学费”的包袱,免去后顾之忧。高校要加大对特别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如采取减免、国家助学金等措施,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其次,以人为本,要求要尊重大学生的人格、价值和尊严,淡化“贫困生”身份。高校可通过增加奖学金的奖项,设立多元化的奖学金,鼓励经济困难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用获得的奖学金来支付部分学费,缓解家庭经济困难。这种方式既可以激励经济困难学生积极进取,解决实际的困难,锻炼自立自强的精神,同时又营造了一种平等、竞争的心理环境,让经济困难学生体验到努力的价值,以及通过自身努力获取成功的自尊感。

再次,以人为本,就要求在资助工作中尊重经济困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出发,注重提升他们的素质。高校可通过设立多元化的勤工助学岗位,改变传统的简单劳务型为主的勤工助学方式,将勤工助学与学习、科研和个人素质提高紧密结合起来。也可以设置职业能力专项资助,积极鼓励经济困难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自我效能感,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最后,以人为本,还要求在资助工作中注重经济困难学生自强自立精神的养成。高校要大力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助学贷款政策不仅可以部分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问题,对学生自强自立精神和诚信、责任意识的养成,都是非常有利的。

(二)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完善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普及积极心理学知识。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 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提倡用一种积极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心理现象,坚持积极的人性观,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10]。并且认为应充分挖掘人的潜能,重视人类自身存在的积极品质的研究和培养。在研究内容上,积极心理学所涉及的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等具有明显的个体性功能。它强调个人积极情感体验的增进和积极人格的培养,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这符合当今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容易为大学生所接受。在工作方法上,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心理、情感因素与情感需要的重要性,通过对日常生活事件、各种情景的分析来体验快乐、乐观等情感,在沟通上更能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引导手段上积极心理学倾向于用鼓励、激励的方式,也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高校可考虑将积极心理学纳入整个教学体系,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传授一般性、整体性及共性的心理知识。通过积极心理学系统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掌握有效的心理调适的方法,增强受挫力和适应能力。

第二,开设以成长性发展需求为中心的主题教育。开设心理健康课,能提供主流的、稳定的途径。但授课的方式能提供的活动空间、实践机会极其有限。而且,课堂传授的方式对于针对个别群体的心理知识涉及较少。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与生理需要相比,对个体获得生存意义和价值感而言,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更为重要。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困扰主要表现为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敏感、情绪情感容易失控等,这些心理困扰多属于发展性问题。因此,要以经济困难学生所面临的主要发展课题为中心,开设相关的主题模块教育。

第三,建设一支专业化心理辅导队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处于弱势,使他们需要更加有效的心理辅导,增强心理自我调节能力。结合当前贫困生工作的实际情况,高校应组织力量加强对贫困生这一群体的心理研究,分析贫困生的心理特征,把握其心理贫困发生的深层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帮助贫困生的有效方法,为构建贫困生心理教育奠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高校还要建立健全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加大对专兼职心理辅导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力度,提升其职业心理素质和能力,使其能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及时发现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并能给予及时的干预和辅导,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

第四,探索合适的心理辅导方式。人是社会性动物,必需在生活中与其他人发生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状况是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只有生活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人体才能获得归宿和意义,才能满足安全、爱和尊重的需要[11]。同时,考虑尊重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尊心和融入集体的情感,团体咨询是具有明显优势的心理辅导方式。在团体咨询中,由于群体的同质性,贫困生能够获得团体认同感,容易与其他人产生设身处地之同感、相互理解之同情,有利于团体的交流和咨询的顺利开展。其次,在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具体的心理辅导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疗法,引导经济困难学生建立合理的自我认知。高校贫困生由于知识文化水平较高,认知疗法在自我认知建立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通过认知疗法,帮助贫困生形成对贫困、人际关系以及各种社会现象的正确认识,进而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五、积极发挥大学生社团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大学生社团具有目标趋同性、组织动态性、参与自主性、规范自律性、内容广泛性、形式多样性、活动渗透性、成效辐射性等特征[12],是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锻炼和自我提高的平台。因此,要提高认识,充分重视学生社团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发挥其重要的媒介作用。比如心理健康协会可以组织心理健康知识的科普和推广活动,组织编演心理情景剧,通过具体的活动和亲身的参与,使经济困难学生获得体验式教育,从而增进心理健康。

(三)以自主评价为主,培养经济困难学生的积极人格

现代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教育的目的就是根据人发展的自身特点,从而更进一步促进其发展。因此,高校应构建以学生自主评价为主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培养他们积极的人格特质。诸如自尊、责任感、诚信等积极因素,就像蕴藏在大学生头脑中的一粒种子,只要对其精心照料,必能生长出积极的果实。

首先,要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态度,遇到问题要善于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以增强学生的自我调适与抗挫能力。对问题的积极解释,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正确归因的理念,从中平衡问题与积极因素的关系,树立起应对问题的积极态度,以达到积极教育的目的。

其次,自尊是个体对自我的总体评价,包括自我价值、自我效能和自我重要性等方面,它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相关的研究发现,自尊水平较高的个体,表现出较少的焦虑水平,对生活的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评价也更高。高校可以利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集合相关的评选、监督、反馈机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其体会到价值感,提升大学生的自尊水平。

再次,责任感是一种自觉主动的精神状态,是个体获得自我价值和意义的基础。90 后大学生因自我认知水平不高、家庭关爱存在误区、社会转型的负面效应等因素的影响,社会责任感意识淡薄。高校可以通过勤工俭学、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开展责任感教育,让经济困难学生在获得资助时,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学会感恩,从而承担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实现责任从他律性到自律性的飞跃。

最后,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个体道德修养的一种体现。诚信的确立,需要自身内在修养不断地加强和积累,也需要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因此,要加快建立大学生诚信行为的唤醒机制和保证机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可以通过构建和健全大学生诚信评估体系、设立个人信用档案,开展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

[1]李海星. 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01 (11):64 -65.

[2]李海洲. 挫折教育论[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11.

[3]肖建国. 高校家庭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思想教育对的研究,思想教育研究[J]. 2013 (2):94 -98.

[4]宋镇修,王雅林. 农村社会学[M].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211 -212.

[5]龙晓东.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03,24 (5):90 -93.

[6]LEVER J P,PIÑOL N L,URALDE J H. Poverty,psychological resources and subjective well -being [J].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005,73:375 -408.

[7]曹新美.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J]. 教师教育研究,2006,18 (3):65 -69.

[8]吴胜涛. 贫困与反贫困:心理学的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2007,15 (6):987 -992.

[9]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11 -212.

[10] 任俊. 积极心理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55 -57.

[11]张向战. 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 心理教育,2009 (10):88 -89.

[12]刘光华,张玉荣. 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大学生素质培养[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 (6):102 -105.

猜你喜欢

贫困生困难心理健康
困难中遇见团队
心理健康
困难我不怕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选择困难症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有困难,找警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