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研究

2015-04-15蔡冬梅

关键词:大学生活动教育

蔡冬梅

(安徽新华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

我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研究

蔡冬梅

(安徽新华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

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最伟大成就之一,也是实现国家关于“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伟大战略的基本要求。然而,创业教育在我国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存在学科地位边缘化、课程体系不健全、实践平台不完善、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在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的基础上,从政府、企业、高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提出发展创业教育的有效措施。

创业教育;就业;高等教育;改革

创业教育是指以提高被教育者的创业素质为基本目的,培养被教育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综合素质,并使其具有一定创业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1]。创业教育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最伟大成就[2]。

一、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创新创造思潮由西方涌入我国。许多省市成立了创造学会,一些与创造学相关的书籍相继出版,一些教育工作者开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教育”是我国“创业教育”的萌芽阶段。

1998,清华大学开设“高新技术创业管理”课程,增设“创新与创业管理”研究方向,并举办了第一届清华创业计划大赛。这些活动引起了包括学术界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在全国各个高校掀起了一轮大学生创业的思想浪潮。自此,“创业教育”在我国开始进入初步发展阶段。

随后,鉴于创业教育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教育部和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多份文件,大力推进创业教育。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伟大战略,对大力发展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高等院校加强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把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同年8月,教育部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针对创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实施方法给出了系统全面的指导意见,对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如今,许多高校都已经开设了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或实践活动,并通过“挑战杯”、创业孵化器、创业产业园等平台推进创业实践。大学生自主创业被更多毕业生认可。

尽管如此,真正选择创业的毕业生并不多。根据麦可思中国的统计数据[3],2013届大学生在毕业后半年内创业的比例仅为2.3%。尽管该数值比7年前高了近一倍,但仍很少。统计数据还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创业以失败告终;即使是在创业环境较好的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也只有不到5%。这些数据均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仍任重道远。

二、我国创业教育现状中的问题

受到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制约,我国创业教育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

1.学科地位边缘化。大多数高校对创业教育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创业教育呈现出边缘化趋势。在开展创业教育的高校里,通常没有专门的教研室或教学团队对创业教育负责。根据南开大学针对我国“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4](以下简称“现状调查”)的结果,在接受调查的我国各地99所高校中,只有约20%的高校组建了专门的创业教育教研室。有的高校将创业教育授课任务安排到技术经济专业或者企业管理专业,有的高校从各个院系抽取教师组成临时的教学团队,有的高校则直接安排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行政工作人员实施创业教育。这些教职工缺乏创业实践经历,甚至对一些基本理论都无法深刻理解,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创业教育自然难以培养出优秀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2.课程体系不健全。国外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表明,健全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推动大学生创业的最有效形式[5]。在我国,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开设创业讲座,或是带领学生参加创业竞赛,但是却没有开展最基础的理论知识课程;有的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通常都局限于少数几门课程,完全没有形成体系;已开设的课程也大多侧重于创新、创造类课程,创业类课程较少。根据“现状调查”,在来自全国各地30所高校的5 201名同学中,有近半数的同学认为其所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最大问题是只单纯的讲授理论知识,“内容空泛脱离实际”;而接受调查的932名教师中,仅约4%的教师能够采用将讲座和参与互动相结合的授课方式[4]。由此可见,我国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十分不健全,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3.实践平台不完善。实践教学是高校学生获得实践活动和创业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完善的实训实践平台是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保障。然而在我国,高校实训实践平台建设十分落后,过多地依赖校企合作,自身资金投入和人力投入不够;特别是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实训设备差、软硬件配置不足、实践教学能力薄弱、实践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有的高校过于追求形式化,或是应付评审,不注重实训实践平台的实际使用效率,可能存在花费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建设的实训室没有被充分利用;有的高校缺乏对软硬件更新的科学规划,只注重建设,不注重维护,导致有些实训室很快就因软硬件故障或技术落后而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4.政策落实不到位。为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目标,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提出了一些积极的方针和政策。2014年4月,国务院明确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的鼓励政策,并启动“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以落实和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自主创业。然而到目前为止,相关的政策法规仍有待完善,也缺少有力的具体保障措施,很多鼓励、优惠政策难以落到实处。

三、导致我国创业教育现状及其问题的原因剖析

综上所述,我国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目前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存在学科地位边缘化、课程体系不健全、实践平台不完善、政策落实不到位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由社会、高校、师资和学生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的。

1.社会因素——缺乏创业环境。社会是创业教育的温床。一方面,创业教育的大力发展离不开社会的认可。然而受到传统就业观念和价值观的影响,我国社会对创业教育仍未能全面认可。大多数人对大学生创业持反面态度,认为大学生创业过于“冒险”,希望其能获得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风险投资者也大多对大学生创业持怀疑态度,不愿给大学生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制度环境十分不完善,尽管国家针对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但在创业培训、风险控制、资金扶持等各方面,现有政策仍有待落实,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2.高校因素——缺乏有力支持。高校是推行创业教育的主体单位。一方面,我国高等院校长期处于“就业教育”的思维方式和培养模式,导致许多高校在专业建设上仍侧重发展“热门”专业,在学生培养上仍侧重提高“就业率”,对“创业教育”仍未能给予足够重视。另一方面,与传统的教育活动相比,创业教育需要更高的投入。从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到创业基地建设,从创业孵化支持到创业风险管理,无不需要高昂的人力和资金支持,启动资金不足及后续资金的匮乏是制约高校师生实施创业活动的瓶颈。然而现实情况是,许多高校目前对于创业教育仍处于无机构、无场地、无资金的状态。这一问题在高职院校,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更加突出。

3.师资力量——缺乏系统培养。教师是创业教育的实施者。为了创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首先需要师资力量的蓬勃发展。与其他教师相比,担任创业教育任务的教师不仅要掌握创业相关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善于通过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并且要能够在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不管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都明显不足。就数量而言,我国创业教育自九所高校试点以来仅十余年,起步较晚,在更多高校更是刚刚起步,专门从事创业教育研究和教学任务的教师较少;就质量而言,绝大多数承担创业教育任务的教师都缺乏创业实践经历,也缺乏创业教育相关的系统的专业培训。

4.学生因素——承受能力较差。高校学生是创业教育的培养对象。与其他人群类似,高校学生的创业活动也受到承受能力,包括心理承受能力和负债承受能力的制约。学生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个人性格特点及其对资金的支配程度决定了他对创业教育的接受程度。具体而言,受家庭和传统教育理念影响较小、性格较为开放、资金支配程度较高的学生,承受能力较强,对创业教育的接受程度较高[6]。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学生的承受能力普遍较差;当创业遇到挫折时,较差承受能力的创业者不得不退出创业。

四、发展创业教育的相关措施

1.政府在创业教育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应不断完善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并尽快有效落实。应基于相关政策制定详细可行的具体实施办法,从制度上为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保障;应简化教师创业和大学生创业的相关审批手续,从流程上促进创业活动的发展;应进一步落实税收减免、小额免息贷款等帮扶政策,从资金上为创业活动的发展提供保障。

应为创业教育和创业活动提供更多资金支持。政府要筹建或组织筹建各种创业基金,为创业活动提供初期资金支持和后续资助,对于高风险高收益和高技术含量的创新性企业提供孵化器,对于可能带来较大社会效益的公益性质企业经评估认可后可提供无偿资助。

还应为创业教育和创业活动提供更多技术支持。在创业教育方面,应积极发展诸如“KAB”创业教育培训之类的培训活动;在创业活动方面,对大学生创业提供技能培训,帮助聘请行业内知名企业家、学者和技术专家作为大学生的创业指导老师,为创业活动提供技术指导,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2.企业在创业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实践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需要得到校内外企业的大力支持。除出资在高校建立创业实践基地外,企业还可以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岗位,让学生零距离参与企业的一线工作,通过实践直接学习创业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企业还可以为高校提供研究项目资助,既能促进企业的研发活动,又能帮助高校师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创业实践。此外,企业还可以指派技术专家到高校承担创业教育指导工作,弥补高校创业教育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

企业的创投(创业投资)资金能够极大地促进创业活动的开展。我国创投事业发展迅速,根据EZCapital的统计数据[7],2013年仅披露投资金额的创投项目的总投资金就高达1 227.95亿元;但是,针对学生创业的投资却非常少见。大学生创业需要的资金通常较小,如果创投企业或风险投资者能多关注大学生创业活动,不仅能够极大地促进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和创业活动的发展,也将带来较高的社会效益。

3.高校在创业教育中扮演关键角色。作为创业教育的主体单位,高校应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应积极宣传国家的相关政策,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包容创业失败的和谐氛围,营造平等、自由的创业环境;应组建专门的教研室和专门的管理组织,推动创业教育培养体系建设和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应针对创业教育和创业活动制定相应的帮扶政策,提高在校教师和毕业生实施创业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成功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考虑增加对于创业教育和创业活动的投入,联合各级政府,为创业活动提供场地、技术和资金保障。

鉴于创业活动的高风险性,高校可以组建一个具有风险投资功能的专门的资本运作机构,其初始资金可来源于高校拨款、各级政府拨款、社会资助或校友赞助。该机构也可作为第三方机构独立运作。一方面,作为大学生创业的孵化器,可为创业活动提供资金保障,帮助创业者降低风险;另一方面,作为风险投资者,在为新创企业注资的同时,该机构也可获得相应比例的原始股份,从而获得一定的风险收益,进而实现持续发展。

4.教师是创业教育的实施者。必须大力推进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高起点地建设一支专职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良好的师资力量是大力发展创业教育的基础,也是影响创业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承担创业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们应积极参加相关的创业教育培训,积极参加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实现从传统教师到“双师型”教师的转变,实现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到互动式教学方式的转变,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实现从以灌输知识为主到以参与体验为主的转变,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创业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此外,应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相关的研究活动。如前所述,我国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并不健全,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对于这样一个不成熟的新兴教育体系,活跃的学术研究活动是支撑其持续快速发展的动力。高校和各级政府也应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学术研讨会,促进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实现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5.学生层面。作为创业教育的接受者,大学生们应正确看待创业教育和创业活动。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创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锻炼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创业活动的风险。应通过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等方法,学会对自己的思维方式、性格和行为特点、生活期望、创业意向、风险承受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培养自我认知能力,并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创业。经过认真分析后,具备条件的可考虑实施创业。决定创业后,不仅要能够积极迎接创业过程中的压力和困难,更要能够承担创业失败的风险。

总之,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高校做出努力,需要媒体进行广泛宣传,需要社会各界提供精神、物质和资金上的支持,更需要个人的实际行动。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党的十七大关于“以创业带动就业”伟大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

[1]张涛.创业教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J.R.Baum,M.Frese,R.Baron.The Psychology of Entrepreneurship[M].Psychology Press Ltd.,2012.

[3]麦可思研究院.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4]李静薇.博士学位论文: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作用机制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3.

[5]游振声.博士学位论文:美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6]童晓玲.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

[7]2013年中国创业投资年度报告.http://news.ezcap.cn/2014/ 011076223.htm l

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Cai Dongmei
(Anhui Xinhua University,Anhui Hefei,230088)

A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higher education,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greatest achievements of modern higher education.It's also a basic requirement for realizing China's great strategy of“employment through self-employment”.However,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hina is still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development,with many problems on marginalized subject status,unsound curriculum system,deficient practice platform and inappropriate implementation of policy.Based on a thorough analysis to the root cause of these problems,many effective measures are proposed in different views from government,enterprises,teachers and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employment,higher education,reformation

G640

A

1674-0416(2015)02-0084-04

[责任编辑:谢敬囡]

2014-10-22

本文系安徽新华学院2011年度教研重点课题 (编号:2011jy011)、安徽新华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重点研究项目 (编号:IFQE201101)、安徽省2010年教学研究项目 (编号:20101149)的研究成果。

蔡冬梅,女,1979年生,安徽阜阳人,讲师,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

猜你喜欢

大学生活动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题解教育『三问』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