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医学生阅读风格 促进中华医药传统文化教育
2015-04-15刘捷
刘捷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22)
培养医学生阅读风格 促进中华医药传统文化教育
刘捷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22)
阅读从来就是培养文化和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阅读风格的培养是涵养医学人文品格的重要内容。重构大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医学生阅读层次,通过漫阅读、深阅读、精阅读、动阅读等多元形式,引导大学生在书籍的海洋里涵养身心,以提高医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医学人文精神,传承中华医药传统文化。
阅读风格;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
现代医学的发展必须既注重攻坚克难的科学探索,又重视医学以人为本的精神旨归。中医药学人文教育秉承促进中医药传统文化传播和培养医学人文精神之责,是医学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知识体系,也是医学教育走向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正确道路。在当代,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及手段愈来愈多,也愈来愈新,但仍不能绕开传统媒介和形式,中医药大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风格作为中医药院校人文教育关注和应用的一个策略,可以在传承中医药文化的基础上开拓中医药发展的未来,培养医学生稳健的阅读风格不失为有效促进中医药文化教育的良策之一。
一、阅读风格及对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之意义
人类文明薪火的接力中,阅读在人类历史的进步中无疑意义重大,成为促进社会文明的交融和发展最传统的形式。阅读丰富的意义要求它既是感知生活,也是抒发情感、触动心灵的生趣盎然的过程。阅读,传统意义上解释为: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书面材料主要由文字构成,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风格,一指风度、品格;或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主要的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1]风格藉由主体参与并需要长时间磨砺才能建立,一经形成就比较稳定。就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而言,我们认为阅读风格是藉由阅读者的目的和兴趣,主动选择阅读内容和形式、应用阅读方法和手段而形成稳定的阅读态度和方向、追求中医药文化更高价值的阅读品格。囿于参与者生活经历、立场观点、学识修养、艺术见地、个性特征的不同,风格大都具有独特性,也正是其独特才能区别于他者,彰显出风格的魅力。由此可以推断风格与意义相关。西方有句谚语:“人如其食(you arewhatyou eat)”意指从一个人吃的东西和吃的方式,可以看出其性格、习惯和出身。如果说“吃什么决定了你的身体”,那么“读什么就决定了你的精神”。阅读的碎片化、简单化、功利化、娱乐化均难以形成高风格或高品质。只有稳健的阅读风格才有助于更高的精神涵养,一所大学的阅读风格可成为其大学精神的显著标志,可以是精神养成最传统的手段和介质,也可能成为精神的载体。
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可以通过培育阅读风格涵养出现代医学精神。当下医疗技术循环加速一路飙升,医学领域的功利性思想有所抬头,医学放下了应有的人文性,而职业道德和法律净化机制尚无法健全,源自职业敬畏的道德自律愈加苍白,正义与真谛渐行渐远,致使现代医学饱受诟病,医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使医学不可爱了。[2]此时重树医学精神的呼声越来越高。精神的重树离不开文化底蕴,而文化底蕴离不开阅读,稳健的阅读风格能够极大促成医学精神养成。医学人文教育的本质就在于激发和培养医学科学和人文精神。当下西方医学全面包围中医药之时,务必从广泛阅读中认识中华优良传统文化,了解凝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思想原则和生活原则、义利之辨的道德追求、己欲立则立人与己欲达则达人的旷达情怀等,才能将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精神大义用于当下的医学学习和实践中。[3]
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需要阅读风格饱含修身正心的人文内核。当下人类面临最大的问题在于利字当头,以义服利。心灵毁于谬误,精神坏于贪欲。这导致了全球出现复杂的金融危机、道德危机、环境破坏、社会公平危机等问题,医学置于如此复杂的世界要洁身自好、精进医业、淡泊名利实属不易。以稳健的阅读风格沉淀躁动的心,用真理培育心灵,用德性培育精神,重振医学人道主义精神不失为坚实的动力。如今阅读越来越少,损失的不是书中承载的那些讯息,毋宁是本来可以从和书的互动中养成的阅读习惯、能力和对生活深刻的思考。这将失去人生一大快乐——精神运动的快乐。
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需要阅读风格彰显弘扬文化之责任感。阅读不仅仅局限于接纳,还需发现、创造。原创性文化要求我们在阅读中不只是自我陶醉,还需要将我们最优秀的文化推向世界,影响世界。同样是文化输出,西方社会已经向世界输出了“四片”文化——大片、薯片、芯片、药片。西方大片控制了青年人的视觉娱乐和审美情趣,薯片改造了中国青年人的肠胃和味觉,芯片控制了人们的创新性和科技文化安全,药片则全面把持了大众卫生与健康的基本思路和方法。[4]如果医学生尚在原谅自我的稚嫩和粗浅,但我们必须清楚看到四片中至少有三片我们可以有所作为:观看欣赏国产优质片、支持国产影片;主张健康饮食,支持中华食文化;信任中医中药和民族医药,支持国产汉方汉药。医学人文教育则要担负起传承医学精神的使命,向世界弘扬民族医学文化的精髓,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实现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
二、医学生阅读现状及其成因
医学生终日徜徉在学海里,他们耳濡目染的一切都几乎与阅读相关联。据此,我们对2008至2013学年度福建某中医院校图书馆发布大学生阅读倾向调查做了持续的关注和总结。反映在中医药大学生的阅读总体状况表现为四增四缺。四增表现为:电子阅读总量增大、阅读专业性增强、阅读工具性增强、阅读方式增多;四缺表现为:缺乏阅读全面性、缺乏基础的经典阅读、缺乏阅读连续性、缺乏阅读的互动性。由此状况体现出的医学生整体阅读风格概略为:功能性充分,社会理想色彩淡然;实用性显著,价值感淡泊;技术性突出、人文性乏力;单向性强化,交互性势弱。具体表现为:
重视功能性阅读、忽视阅读的全面性。从2008学年至2013学年的阅读比例上略见一斑。“中医药卫生类书籍”借阅率自2008年至2013年从32.23%、33.84%、36.41%、42.46%、44.74%、44.74%,逐年上升;而文学、历史、哲学等类图书借阅比自2008年至2013年从34.37%、33.74%、31.13%、26.93%、25.22%、25.22%逐年下降。可见在校学生专业思想突出,医学专业对于刚入大学的学子而言是一门崭新的知识,学生们主动自觉地阅读医学相关书籍是可以理解的,也是专业学习必须的。但就学习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理论渊源和特点而言,没有对中国传统哲学和传统文化的积累,便难以取得厚积薄发的效果,未“博”之前就求“专”,使医学生的阅读面日趋狭窄。阅读风格浮躁化,将导致一批只会开药方,不能开良药的医匠。因为他们缺乏至善的医学信仰和医学精神,他们不可能珍视医学生命。
重视工具性阅读、忽略意义性阅读。从阅读的方向中我们看到某校学生阅读的工具性显著。从浏览热门书里亦可发现,借阅与浏览最多的书籍是《中药学笔记》、《方剂学笔记》、《中医基础理论笔记》、《中医诊断学笔记》等;其次为各科《习题集》;其余为理、化、生物等与医学专业联系密切的书籍资料。这反映出中医药学生阅读的价值更多定位于应对考试,而非拓展视野,丰富内涵,怡养身心。这就不难理解医学生的阅读问题:中医药经典文献的泛读和精读均较疲软,阅读成为某种负担,为应付考试而阅读难以享受阅读的真快乐。事实上,无偏见地对科学的好奇心是一种激情,它对事物的关联更容易采取理智的看法,这种求知的目标是为了思想和行为,是学习和职业能力紧密结合,这可以通过拓宽知识面的阅读活动来培养,而在目前大学生却恰恰忽略了它的作用。
单向推介阅读力度增强,大学生反应力不足。有赖于政府对高校加强文化建设步伐的重视,近年来高校图书资源与网络资源共享的建设有了长足发展,同时,高校图书馆建设从组织、设备、人员、资源的配置上日趋完善。高校管理者越来越重视图书对吸引大学生崇尚文化和塑造大学生全面素质的作用,积极推广图书馆多种应用功能,如,节假日向大学生推介新进书籍刊物,延长节假日图书馆开放时间,实现数据库资源网络共享服务等,但是来自于大学生的反应度不足。表现于阅读面上没有明显的改观,图书借还册上自2008学年至2010学年(借25.4万册、还24.9万册)、(借31.2万册、还31.2万册)有所增长,但2010-2013学年 (借24.79万册、还24.97万册)、(借21.40万册、还21.53万册)、(借20.23万册、还20.32万册)图书借还册次总量却有所回落。由此看,大学生主动阅读乏力,被动阅读仿佛成为惯性,阅读风格从传统的纸质阅读快速地转向电子阅读或其他方式,传统一人一手一书的品读模式越来越被碎片化、及时化的简单浏览式取代。囿于阅读量和阅读层次等方面的不足,大学生的交流式阅读远远不够。
以一个强专业性大学看大学生阅读的基本状况,可以管窥当前大学生阅读的基本态势,造成医药大学生如上阅读状况存在几个显著原因:其一是现代阅读模式挑战传统阅读模式,数字传播技术在教育传播上占尽风头。阅读从目的到意义,从方法到手段均发生彻底的改变,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精神主张。其二是当下部分民众逐利意识浓重,浮躁心理弥散,漠视阅读的深远价值,缺乏浓厚的阅读社会氛围。高校是社会的缩影,功利性和工具性思维压倒了思想性和理想性,影响了学生高尚的精神追求。其三是医学考试和就业的压力。医学生将学习成绩和就业必然挂钩。专业课被认为是执业的技术需求,是必需品;英语等相关选修课程是他们求职的第二语言装备,是营养品;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则是调味品。必需品不读不行,营养品少吃多吃都要吃,只有调味品是装点,可有可无。所以,医学生目前的阅读风格与他们缺乏对阅读意义的深刻理解不无关系。
三、医学生阅读风格培养之策略
医学是以哲学方法论为基础,以知识和技术构建并实现艺术化的综合体系。阅读风格在科技高度发达、资讯迅猛扩张、社会风尚走低的时代已注定发生改变,医学教育借阅读之手,灵活利用阅读方式和途径,是当下推进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性策略。
以“漫阅读”方式增进医学生历史自豪感和时代使命感。漫阅读力避流行于医学生中的“快餐式”阅读和“应试型”阅读的功利性,将阅读与塑造精神和健全人格联系起来。“漫”意欲培育一种宽广而沉稳的气质,稳健的阅读风格和人文气质需要用一份沉静坦荡的心怀去涵养。根基深厚的传统文化能够熏陶情感、催生理想、确立价值观,感悟人文精神,这才能使人学会精神自强、精神内守为开启强国之运做充要的准备,成就学医者良好的人文品质。国家强盛富裕才能国强民福,福多自然远离灾祸和疾患,此谓强国无弱民。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自古以来都是中华文化的生动局面和国家理想,医学生需要在漫阅读中习染民族优良传统文化渗透的家国情怀和恢弘博大的仁爱意识,成为历代大医执守的“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个人和社会理想的现代实践者。
以“深阅读”方式增强医学生的中医信仰。读千年中医史,既为它自豪自信,又为它几度沉浮唏嘘不已。西方医学未进入中国之前,千百年来的中国先民难道不是用自己的民族医学维护自己的健康,拯救自己的生命吗?至西方文化以科技之名横扫世界之时,西方医学也当之无愧地成为医世宝典。而事实上,面对着现代医学诸多未解和难解之谜,西方医学界已经无法回避向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传统医学探问求解的事实,中医学人还有什么理由不把重拾中医旧山河视为己任?读史以明志。医学教育职责之一必是要激发医学生的爱国情感,爱民族文化,而非妄自菲薄,一切以西医的马首是瞻。从阅读中华经典文献开始,信赖中国文化中朴素的生命价值观,淳厚的生态观,法自然、养自身的健康观,真正领略古往今来中医药文化的历史溯源、精神出处、理论根基和医学文化之理想,坚定中医文化的理论自信和信仰,以振兴中华医学为己任,自觉报效国家。
以“精阅读”方式增长医学生专业素养。现代科学具有双重起源,既起源于巫师、僧侣或哲学家的思辨,也起源于工匠的实际操作和传统知识。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医学就逐渐摆脱了巫术的束缚。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判断病人的生死吉凶,创设了中医诊断学;治疗手段运用药物针灸和外科手术而不是采用祈祷、祭祀和禁咒。在早期医理阐释上,儒家宣扬的仁义道德、道家主张的生命及养生理论、阴阳家以阴阳和五行两种学说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有助于先民善待生命,而顺天时、祛疾病。[5]而中医教育家为了让初学者正确理解文字古奥,寓理深邃的中医经典,主张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从《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汤头歌诀》、《濒湖脉学》四小经典入手,然后再读“十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这不吝说明精读是巡弋中华民族医学史的发源,熟谙中医药特色典籍,是建立在广泛的思想认知和坚定的信仰之上的术业专攻,精读之后的省思与实践是医者不可缺失的学习,因为没有实践,科学只能是无源之水,而没有思辨,经验永远不能成为科学。
以“动阅读”方式增进医学生交流互动的学习能力。大学生的阅读风格与引导者及其引导方式有着深切联系。混合学习理论认为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就是将在线学习与课堂面授,教师主导活动与学生主体参与,个人学习与协助学习,多种教学媒体进行混合等。混合即为一种互动。阅读后的交流是激发思想共鸣、激发思维火花的过程。学校可多举办“读书日”,“好书推介日”等活动,可以活跃读书气氛、增进阅读互动、分享阅读乐趣。高校图书馆可以变被动等待学生为积极向学生推介馆藏资源,吸引医学生关注新书好书推展活动,促进学生利用图书资源提高自我人文素养。学校图书管理可将推介的平台既置于教学楼、图书馆,也可以置于学生生活区,如宿舍、食堂、操场等处,让不同兴趣者能够在不同的地方被有益的阅读讯息所唤醒,让阅读渗透大学生的生活、浸润大学生的身心。
19世纪美国作家梭罗曾言“简单的生活,深刻的思想”,旨在提倡简朴的生活加有意义的精神活动,这在21世纪的当下仍有启迪意义。[6]深与浅,轻与重无异于泛与精、博与专之别。有博才能有专,有泛才能趋精。有了这些博和泛的深厚学养,中医才能于当代社会医学发展的走向中另辟蹊径,重振山河。◆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322.
[2]王一方.现代医学为什么变得不可爱了?[J].新华文摘,2010,(22):127~128.
[3]杜治政.医学在走向何处 [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430~431.
[4]叶小文.中国文化拿什么“走出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01-28(1).
[5]甑志亚.中国医学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8,16,20.
[6]王小波.知识分子应该干什么 [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282~283.
Cultivating Medical Students Reading Style to Promote Edu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Liu Jie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uzhou Fujian,350122)
Reading has always been important way of cultivation culture and inheriting culture,and the reading style can nurture the humanistic character of medical students.This paper tries to reconstruct their reading interesting and upgrade the reading levels from multiple styles,such as cartoon-reading,deep-reading,focus-reading and fast-reading.All the reading methods can help medical students i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improve their basic qualities and intellectual structure and inherit Chinese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reading styles,Chinesemedicine,traditional culture,education
R194
A
1674-0416(2015)02-0021-04
[责任编辑:文 剑]
2014-10-22
本文系福建省社科联基金项目“关于加强中医药文化心理创新和文化自信研究”(编号:2013B129)的研究成果。
刘捷,女,1965年生,福建福州人,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