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不居集》中的脾胃学理论*
2015-04-15王飞,章莹
浅议《不居集》中的脾胃学理论*
*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2012A061);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开放研究课题(WBZ2013-01);江西中医药大学校级课题(201113s1001)。
摘要:《不居集》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部专论虚劳病的总结,但其中对于脾胃理论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吴澄在《内经》理论基础上,既吸收了李东垣的脾胃学说,又熔入了朱丹溪的养阴学说,创造性地提出了理脾阴的思想和治疗法则,充实和完善了中医的脾胃理论。
关键词:不居集;脾胃学说;吴澄
《不居集》,清代医家吴澄撰,成书于清乾隆四年。吴澄,清代名医,字鉴泉,号师郎,歙岭南(今安徽歙县)人。吴氏有感于当时“治虚损者少,做虚损者多,死于病者寡,死于药者众”的情况,遂专攻虚损,毕生进行研究;并汇集各家学说,结合数十年临床心得体会,于1739年著成此书。书名“不居”,取《易经》中“化而裁之存乎变,推之行之存乎通,变动不居,周流六墟”之句,意为不居一家之说,不执一家之偏,习者“随机活用,因症施治”;同时因虚劳又是不居之症,非居于热、居于寒、居于补、居于散者可疗,因病而施冶,故以为书名。全书分上下集,凡50卷。上卷以论治内损为主,吴氏汇集历代名医论治虚损十法为其精华部分;下集论述外损[1]。该书虽是一部论述虚损的医学专著,但同时也为脾胃学说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理论探讨
追溯脾胃学说之源流,大约历经3次高峰。《黄帝内经》是关于脾胃学说理论的最早的医学著作。《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此即揭示了脾胃是人体气血化生的重要来源。李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认为内伤病的形成是气不足的结果,而气之所以不足实由脾胃损伤所致。李氏所论著的《脾胃论》则为第2次高峰。吴澄的《不居集》以“外损论”使脾胃学说第3次达到高峰[2]。
吴澄在《不居集·外损总旨》一篇中写道:“人之所赖以生者,脾胃也。脾胃虚衰不能以升发药饵也;不能以饮生气血也;不能温皮肤充腆理以御外邪。”此即肯定了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的地位。同时脾胃乃是治虚劳之本,又如“虚损之赖可以治者,亦脾胃也。脾胃旺则饮食自甘;脾胃亏则饮食无味。故凡察病者,必先察脾胃强弱;治病者必先顾脾胃勇怯;脾胃无损,诸可无虑。若见饮食不甘,此必脾胃渐败,此将不食之机,岂但不甘而已哉”所言,吴氏认为观察病人脾胃的强弱非常重要,如果脾胃功能强盛则不必担虑;反之若饮食不好,则说明脾胃功能低下,将加重患病的症状。
东垣的《脾胃论》只重视了脾而忽略了胃,重视了温补而忽视了滋补。吴澄则强调了胃气盛衰对于药效的重要性,正如“若胃气实者,攻之则去,而疾常以愈;……胃虚本弱,攻之则益弱,而药力愈不能行也”(《不居集·胃气为行药之主》)。《不居集·胃气元气不足论》中进一步阐述:“人之虚者,多是阴不足……苟不益阴以内守,则阳亦无得以发扬为健运只能,是天失所依也,而为飘散飞荡,如丧家之狗耳。”此指出,补虚并非像某些医家认为的只是补充人体之阳即可,阴也常有不足之时;甚至习医之人不明状况滥用温补,势必导致延误病情。这也是提醒某些学习不精的人未曾认真体会东垣温补理论的适用范围。
2关于脾阴
吴澄重视李东垣的脾胃学说,但他发现有人使用温补不当反而造成伤阴化燥的弊病,于是在此基础上倡言“理脾阴”,以补东垣之不逮,而与叶天士“养胃阴”说相得益彰。吴氏提出“古方理脾健胃,多偏补胃中之阴,而不及脾中之阴”、“古人多以参、芪、术、草培补中宫”而“虚损之人多为阴火所烁,津液不足,筋脉皮骨无所养,而精神亦渐羸弱,百症丛生矣”(《不居集·吴师朗治虚损法》)。他更进一步在《不居集·脾经虚分阴阳》中对脾阴虚的辨证要点及治疗原则作了明确的阐述:“……此营气虚消之阳虚也,以温补为先。如六脉数而不清,滑而无力,大便闭结,嘈杂,中消多食易饥。此脾阴虚,本经血虚胃热,以清补为主。”随后,他在总结朱丹溪的养阴学说后指出治疗脾胃病,应当遵循“东垣之升,丹溪之降”以及“阴阳对待一定之理,合二公之法而参之,则无一偏之弊耳”(《不居集·朱丹溪治虚损法》)。
吴澄还创造性地提出了理脾阴的思想和治疗法则,强调“燥润合宜,两不相凝”为治疗原则,用药“以芬香甘平之品,培补中宫而不燥其津液”(《不居集·理脾阴之法》);并自制中和理阴汤、补脾阴正方、资成汤、理脾益营汤等9个效方,主要选用人参、山药、玉竹、扁豆、莲肉、茯苓、甘草、荷叶、白芍、紫河车、老米等[3]。对血肉有情之品,吴氏则选用猪腰、猪肚、猪肺、海参、燕窝、鳗鱼等,以合“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之经旨,共同达到补益脾阴之目的[4]。于是孟河费绳甫先生高度评价其“理脾阴”说:“东垣虽重脾胃,但偏于阳,近代吴师朗《不居集》补脾阴之法,实补东垣之未备。”
3临床指导
吴澄认为“血、嗽、热、痰”四者,乃虚损病中的四大证,故于此四证,论述特详[5]。而脾胃理论在指导此四证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3.1血证《不居集·治血求其源》曰:“故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吴氏指出但凡治疗出血,除了辨虚实,察远近,也必须分清出血之源头。如《不居集·论血证》:“失血之症,……气虚者,……但见脉弱倦怠,气短气怯,形色憔悴,或神魂不安等证。宜大补中州,使脾气盛,则自能统血。”若失血伴见倦怠、气短等,此动血之源在于脾,治宜大补中州。脾统血,脾在志为思,“因思虑而动血者”(《不居集·脾经失血》),可用健脾之茯苓、黄芪等。饮食太饱之后吐血,并非属胃热,而是“胃中冷,不能消化,便烦闷强呕吐,使所食之物,与气上冲蹙,因伤裂胃口,吐血鲜正赤,腹亦绞痛,自汗,其脉紧而数者,为难治也”(《不居集·胃经失血》),可用理中加川芎、葛根或加川芎、扁豆治疗。
3.2咳嗽在咳嗽纲目中,吴澄引用《黄帝内经》之“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明咳嗽并非全与肺气失宣有关。《不居集·脾经咳嗽》和《不居集·胃经咳嗽》中也肯定了《黄帝内经》中关于咳嗽与脾、胃关系的论述。他更进一步借清代医家张璐的话指出:“夫嗽虽言肺病,而实本于胃。”如《不居集·饥饱咳嗽》:“胸满腹胀抢心痛,不欲食。保和丸主之。”临床中若见咳嗽并伴有腹胀、纳呆等,单纯治肺则效果不显,需消食和胃。特别对于“每一食饱则发咳嗽”(《不居集·食饱咳》)的“食饱咳”,吴氏认为此属于脾胃虚寒,需用千金温脾汤治疗;若伴见“咽中痛而声鸣者”,可加干姜。
3.3热证关于热证病机,吴氏更是重点阐述五脏发热的原理。其中《不居集·脾经之热》“脾热者,轻手扪之不热,重按至筋骨又不热,不轻不重在轻手重手之间,乃热在肌肉,遇夜尤甚。其症心烦,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无气以动”。脾主肌肉,故脾经之热是热在肌肉,夜间比较严重,又以心烦、嗜卧、乏力等并见。此热也分虚实,虚证用人参黄芪散、补中益气汤,实证用泻黄散、调胃承气汤治疗。此外,根据“热”出现的部位不同,吴澄也作了说明。如“脐上热”和“胃中热”均为胃热所导致,同时伴见消谷善饥的症状;“身前热”之病位在足阳明胃经。
3.4痰证吴澄认为痰证主要涉及肺、脾、肾三脏,治疗不外乎理脾、保肺、滋阴三法。《不居集·三法统要》曰:“虚损之人,未有无痰者也。……盖痰之生也多由于脾,而虚损之人,未有脾气不虚者也,……故宜先健脾,脾健则复其运化之常,而痰自不生矣。”脾为生痰之源,化痰当先健脾。在《不居集·脾虚有痰者宜培脾以化其痰涎篇》中,吴澄更是将脾虚生痰之病因、病机、症状以及治疗详细说明,为临床治疗痰证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不居集》虽为虚损病专书,但其中对于脾胃理论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吴澄在《内经》理论基础上,既吸收了李东垣的脾胃学说,又熔入了朱丹溪的养阴学说,创造性地提出了理脾阴的思想和治疗法则,充实和完善了中医的脾胃理论。不仅如此,吴氏更是从临床实践出发,对于每一类病和证都具体提出了相对应的法和药,可谓是理法方药俱全,为后人治疗脾胃相关疾病提供参考和依据。
参考文献
[1]吴澄.明清中医临证小丛书不居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2]张秀芳,李净.论吴澄《不居集》之学术贡献[J].西部中医药,2011,24(11):5-7.
[3]濮正琪,董娟.吴澄的脾阴观[J].陕西中医,2008,29(12):1 648-1 649.
[4]肖培胜,张玉才.吴澄学术观点初探[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13(6):476-477.
[5]岳旭东.清代虚劳专家吴澄与《不居集》[J].中医文献杂志,2003(3):47-48.
Discussion on the Theory of Spleen and Stomach inBujuJi
WANG Fei, ZHANG Ying
Jiangx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Nanchang330004,China.
Abstract:Buju Ji is a monograph of consumptive disease to summarize a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But we can't ignore it for 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y of spleen and stomach. On the basis of Huangdi Neijing, WU Cheng learned the essence of LI Dong-yuan and ZHU Dan-xi's theory and creatively put forward the thought and treatment principle of spleen yin. He enriched the theory of spleen and stomach.
Key words:Buju Ji;The Theory of Spleen and Stomach;WU Cheng
收稿日期:(2015-03-21)编辑:李丛
中图分类号:R-092
文献标识码:A
通信作者:★王飞章莹*章莹,讲师。研究方向:中医藏象及体质。E-mail:lizzy.zy@163.com。(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 33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