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军航空母舰护理卫勤培训研究的现状及其启示

2015-04-15周玥黄叶莉王文珍韩金凤安徽医科大学海军临床学院护理系北京00048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护理部北京00048解放军第40医院心血管内科山东青岛6607

军事护理 2015年18期
关键词:航空母舰培训护理

周玥,黄叶莉,王文珍,韩金凤(.安徽医科大学海军临床学院护理系,北京00048; .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护理部,北京00048; .解放军第40医院心血管内科,山东青岛6607)

外军航空母舰护理卫勤培训研究的现状及其启示

周玥1,黄叶莉1,王文珍2,韩金凤3
(1.安徽医科大学海军临床学院护理系,北京100048; 2.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护理部,北京100048; 3.解放军第401医院心血管内科,山东青岛266071)

伴随海军战略目标从“近海抵御”到“远海防卫”的转移,航空母舰(aircraft carrier,AC),简称“航母”,作为远洋打击群核心组成和重要的水上战斗基地平台,其诞生标志着海上作战力量从制海到制空、制海相结合的革命性变化.2012年我国航空母舰首舰“辽宁号”的诞生,实现我国航海事业零的突破,而航空母舰服役早期,卫勤保障体系尚不完善,护理卫勤保障培训经验欠缺.本文旨在总结国外海军护理卫勤培训经验,以期对我国航空母舰护理卫勤培训体系的构建予以启示,完善我国航空母舰的护理卫勤保障体系.

1 航空母舰护理卫勤培训概述

1.1航空母舰的战略任务、救护平台及卫勤保障需求 航母是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并提供海上活动基地的海军水面战斗舰艇的最大舰种,参与海上威慑、封锁、攻击,或搭建后勤支援平台等任务,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1].万辉等[2]总结美国航母的战略任务,即实施海上封锁,夺取制空、制海权;对敌方威力震慑、发动攻击或袭击敌方港口等军事重要目标;提供登陆部队、商船和后勤补给船运输线安全保障等.

基于海军卫勤保障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海上卫勤保障以海上基地和陆上基地医疗机构为平台,海上基地包括航母编队卫勤保障、医院船、其他水面舰艇卫勤保障力量等;陆上基地包括岸边、码头救护所、海军舰队医院和远征军医疗机构等[3].二战前后,航母编队因其重要的战略作用,成为整个卫勤保障的中心;20世纪末,由于快速转运装备和技术的发展,呈现“两头重、中间轻“卫勤保障模式,以提高伤病员治愈率[4].

法国海军[5G6]认为,卫勤保障的首要任务是根据海军军种的战略任务调整和官兵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卫勤保障能力.航母编队作业环境特殊、使命任务重要,加之高强度的训练作业,并参与执行战争、灾难救援等任务,舰员承受身、心双重负荷,卫勤保障需求量大且要求较高.航母编队平、战、急等多种情况下,卫勤保障质与量的多样化需求是对护理卫勤人员能力新的考验,也是对护理卫勤保障人员培训体系构建的挑战.

1.2航空母舰海上卫勤保障及护理卫勤海上作业特点 海上卫勤保障是指平时、海战或突发状况下,采取组织管理、医疗技术等综合措施,对海上舰员防病治病、恢复战斗力和维护身心健康的实践活动[6].航母配备的医院负责整个航母编队的卫勤保障,包括为编队其他舰船舰员提供医疗咨询及医疗后送服务.

海上护理卫勤工作具有任务重、难度大、标准高等特点[7].出现海战或海难时,常接收救治大批量伤员,且多合并海水浸泡等,使伤员伤情更复杂,加之舰船摇摆、操作空间受限等护理操作难度大.航母机库、飞行甲板常放置大批有毒物质和各类危险物,危险系数较大.另外,现代海战卫勤保障模式的新变革[8]对护理卫勤提出高要求,即关注伤病员的心理健康,以降低创伤后心理应激损伤.

2 外军航空母舰护理卫勤保障培训现状

20世纪末,美、英等国的航母卫勤保障体系已基本成熟,能较好地应对多种危机和突发事件等.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顺应俄海军的发展方向,调整战略建设和后勤结构,正式服役入编.美军航母的卫勤保障体系发展较为完整,包括编队卫勤保障平台、卫勤编制、人员培训、应急预警设置及舰员的健康维护等.

2.1护理卫勤保障培训概述 培训即有组织的知识传递,培训的要素包括讲师、学员、教材和环境. Sharples等[9]指出,护理人员进入工作岗位之前须进行系统的实践培训.Warne等[10]实践研究显示,新护士工作常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系统全面地培训可指导其适应新岗位并锻炼学习能力.唐洪钦等[11]对远海卫勤保障护理人员实施岗前培训,研究结果显示,经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培训后,护理人员护理卫勤保障力量明显增强.因此,加强培训是完成远海卫勤保障任务的有效途径.海上护理卫勤保障培训对护理人员能更好地适应海上工作环境,完成海上护理任务,提高护理急救技能和心理沟通能力,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2.2航空母舰参与培训护理卫勤人员组成 航母上伤病员医疗救护是全舰性任务,确保具备相应的救护水平是卫勤保障实施的重要前提.美军航母均设有医疗培训小组,对航母军医、护士、看护兵、医疗部门军官和舰员进行针对性培训,提高海上救护技能和自救能力[12].

美军航母护理卫勤包括一名正式编配的海军军官护士和看护兵.海军军官护士要求具备一定的培训能力并参与整个航母编队人员的培训工作[13G14].海军看护兵一般需接受约14周基本医疗护理培训,并作为舰船军官护士的助手,执行并完成除ICU以外(因其未接受ICU专科护理培训)的其他护理领域的护理工作[15].因护理人员重要的角色作用,美军对航母的军官护士和独立看护兵制定严格的遴选标准和工作职责要求.

2.3航空母舰护理卫勤的培训内容 航母平时卫勤保障主要是健康保健、卫生防疫、伤病员救治、药品供应等;战时主要负责紧急分类、急救、初期复苏、转运和医疗后送等工作.

2.3.1日常护理卫勤保障 主要包括日常医疗护理、健康保健、职业病预防等.研究[16]显示,对损伤发生率较高的甲板、武器、大气控制和机电等部门舰员实施保护性措施,能明显降低航母作业环境下职业病发生率.实施护理卫勤人员关于航母作业环境常见病护理、舰员和飞行员职业针对性饮食管理、听力、视力、颈椎等防护及传染性疾病防控措施等的培训,加强护理卫勤对航母环境卫生的管理,可明显提高对舰员和飞行员的卫勤保障能力[17].

2.3.2战时护理卫勤保障 战时伤病员众多、伤情复杂,予以及时、有效地批量伤员救护至关重要.美国海军批量伤病员卫勤保障是尽量快速地实施伤病员处置或分类,并转送至战区内外的医疗机构[18].战时主要训练医疗相关人员分类及现场救治的基本技能,充分发挥个人业务水平[19G20].军医主任、军医或舰船护士(一名)承担协调、指导、培训相关人员的职责[12],纳入整个演练内容,并考虑加入动员、流动血库的环节,或纳入平时的培训内容.

2.3.3心理卫勤保障 曾伟杰等[21]对海上医疗队员演习的心理应激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演习后医疗队员恐惧和焦虑指数明显增高,且内向敏感性格,症状越严重.国外海军也针对航母人员心理状态开展研究,并指出对护士心理护理实施能力培训的重要性[12,22].

2.3.4其他 国外海军针对自身航母编队的特点,制定特异性护理卫勤培训内容.英国皇家海军卫勤训练除平时卫勤保障演练,还包括援潜救生训练等[23],包括培训独立看护兵负责疾病诊治、辐射防护、预防医学(包括检查厨房、食品制作房、餐室、卧室和厕所等处的卫生)等.俄罗斯因航母编队多采用核动力装置,其护理卫勤保障培训则侧重对电离、核辐射等防护措施的培训[24].

2.4航空母舰护理卫勤培训的组织形式 航母护理卫勤培训常包括救护的理论、技能培训和急救演练,由具备丰富实地经验并可胜任培训工作的人员完成.

2.4.1理论课程培训形式 培训中常采用专业培训用品或设备(蜡模、复苏培训假人、各种手册、录像等),以增强培训效果[12].美国海军教育和培训中心设置网络函授培训课程,并可申请继续教育函授课程而获得学分和医疗行政技能培训提高管理能力,保证培训进程的连续性.

2.4.2实训课程培训形式 美国海军建立了适合海上环境的系列军事医学模拟培训机构和海军虚拟医院,由专业机构负责管理,适宜卫生人员多种形式、多种情境的培训[25].对航母医护人员实施战创伤仿真模拟演练[26],进行专项操作练习的同时,锻炼应急状况下创伤急救反应能力和熟悉救治流程.

3 我军航空母舰护理卫勤培训现况的思考与展望

分析国外航空母舰海军护理卫勤的培训模式,结合我国航海护理和海外医疗服务经验,对我国航空母舰护理卫勤培训体系构建提出几点思考.

3.1航空母舰卫勤培训体系构建须明确立足点航母卫勤培训体系构建须立足国情和军情需要,以军事战备思想为基础,加强急救演练和灾害救援技能培训,培养护理卫勤人员职业素养同时,加强其军事素质的培养.航母护理卫勤演练培训依据航母医疗救护平台建设,应对海上基地和陆上基地的护理人员全面展开,完成快速转运后送以降低伤亡,确保战时、突发事件及紧急救援的流程化急救通路[3].

航母护理卫勤培训实施之前,须准确评估不同时期的护理卫勤需求,强调培训意义.孙小晶等[27]将定位理论引入护理培训,提出将培训概念和意义在学员思想中重新定位,即在全面评估学员对护理培训的需求,提高其主观能动性.

3.2航空母舰护理卫勤保障培训注重内容的全面、系统性 航母护理卫勤培训内容不仅包括对舰员、飞行员等日常健康维护、应急救援演练,还需注重对航母人员特殊的气象、生活、作业环境及长期备战应激、远离海岸状态下心理精神健康促进的培训.培训要倡导整体护理模式和“以人为本”理念,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卫勤保障能力.Kiernan等[28]对军人团队精神健康护士的角色需求研究显示,军人团体对精神健康促进专科护士需求的迫切性.另外,航母护理卫勤培训应关注内容的系统性,理论与实践、思想和技能、海上和陆基同步训练.

3.3航空母舰护理卫勤培训注重对培训效果的综合评价 护理培训将护理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传递过程中,对培训效果适时评价,有利于及时改进和更新培训模式.国内将PDCA循环模式引入护理培训[29],被培训人员的接受程度及反馈信息将直接影响培训进程,对航母护理卫勤培训更注重对培训效果的评价,制定针对性评价模式,不断完善培训模式以实现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参考外军航母护理卫勤的培训研究经验,在对航母护理卫勤培训需求充分评估的基础上,对航母人员身心健康实施系统全面的培训,结合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军情的护理卫勤培训体系.

【关键词】航空母舰;卫勤保障;护理;培训

【参考文献】

[1]白云,岳红,陈伯华.美国海军水面舰船部队的卫勤保障平台[J].人民军医,2011,54(4):285G286.

[2]万辉,张建,刘秋红,等.美军航空母舰担负的卫勤任务和保障需求[J].海军医学杂志,2011,32(1):72G73.

[3]张彤,张炜悦,张维东.美国海军海基医疗救护平台建设情况介绍[J].人民军医,2013,56(10):1161G1162.

[4]赵晓宇,陈伯华,刁天喜.美海军水面舰艇卫勤保障力量部署情况简介[J].人民军医,2011,55(11):1066G1067.

[5]苏文娜,蒋铭敏.法军推进卫勤改革情况简介[J].人民军医,2011,54(1):16G17.

[6]尹承宇,秦红,韩春.海上卫勤保障中护理工作现状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3):94G96.

[7]Moore L E.Navy nursing aboard a US navy carrier[J].Fla Nurse,2001,49(3):22.

[8]郑曙峰,张文广.现代海战卫勤保障模式初探[J].海军医学杂志,2008,29(3):223G224.

[9]Sharples K,Moseley L G.Learning to learn in practice: An evaluation of a 35Gday practice orientation proG gramme[J].Nur Educ Practice,2010,10(2):57G63.

[10]Warne T,Johansson U B,Papastavrou E,et al.An exploG ration of the clinical learning experience of nursing students in 9 European countries[J].Nur Educ Today, 2010,30(8):809G815.

[11]唐洪钦,赵丽,谭小云,等.护理人员远洋卫勤保障任务岗前训练的实施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9): 660G661.

[12]李旭霞,陈伯华.美海军航空母舰人员医疗培训情况简介[J].人民军医,2010,53(12):918G919.

[13]Cox C W.Shipboard nursing on aircraft carriers:The perceptions of twelve Navy nurses[J].Nurs Outlook, 2005,53(5):247G252.

[14]Mc Larnon C O,Wise J H.Blue water nursing:The role of Navy nurses on board US Navy combatant ships[J].Crit Care Nurs Clin N Am,2003,15(2):233G243.

[15]Bohnker B K.Inpatient care for the aircraft carrier battle group[J].Mil Med,1995,160(6):273G275.

[16]雷呈祥,陈伯华.美海军职业健康管理与航空母舰损伤伤情统计[J].人民军医,2012,55(5):397G398.

[17]Blankenbaker S E.Mentor training in a military nurse corps[J].J Nur Staff Devel,2005,21(3):120G125.

[18]白云,蔡久波,柳堤.美国海军分级救治及大批量伤病员处置情况简介[J].人民军医,2011,54(2):104G105.

[19]Barr L M,Knight C.Historic perspectives:Nurse trainG ing during world war two[J].J Orthopaedic Nurs,2007, 11(3):220G223.

[20]Hrezo R J.Navy nurse anesthetists at Fleet Hospital Five:The desert shield/storm experience[J].Crit Care Nurs Clin North Am,2003,15(2):213G220.

[21]曾伟杰,吴新文,夏菱,等.海上演习医疗队员心理应激状态与个性特征的相关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5, 22(2):87G89.

[22]Sheehy S.US Military nurses in wartime:Reluctant heroes, always there[J].J Emerg Nurs,2007,33(6):555G563.

[23]陶永华.英国皇家海军援潜救生概况[J].人民军医, 2009,52(12):792G794.

[24]Brouker M E,Gallagher K,Larrat E Pet al.Patient comG pliance and blood pressure control on a nuclearGpowered aircraft carrier:Impact of a pharmacy officer[J].Mil Med,2000,165(2):106G110.

[25]李檬,王敏,罗泰来,等.美海军医学模拟训练情况简介[J].人民军医,2013,56(3):283G284.

[26]Thorson C M,Dubose J J,Rhee P,et al.Military trauma training at civilian centers:A decade of advancements [J].J Trauma Acute Care Surg,2012,73(6):483G489.

[27]孙小晶,余雪红,邱铮.定位理论在护理培训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0):1486G1489.

[28]Kiernan M D,Finnegan A,Farrell D.Role of the military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nurse[J].Nurs Stand,2013,27 (51):35G41.

[29]沈慧莉,杜天莺,庄敏,等.PDCA循环法在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 (19):55G57.

(本文编辑:郁晓路)

【文章编号】1008G9993(2015)18G0042G03

【中图分类号】R823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8G9993.2015.18.013

【通信作者】黄叶莉,EGmail:huangyeli88@163.com

【作者简介】周玥,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护理管理

【基金项目】海军后勤科研面上项目(CHJ12L028)

【收稿日期】2014G12G18【修回日期】 2015G05G20

猜你喜欢

航空母舰培训护理
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福建舰”
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