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摄录机的使用技巧探讨

2015-04-15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三脚架焦距光圈

姜 艳

(中国人民解放军92941部队96分队)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高清晰度、高画质的电视录像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录像节目已经满足不了当代的需求。摄录机作为现代电视节目摄录的重要工具,具有精密的内部结构以及复杂的使用规范,如何对于摄录机的各种参数进行调节,如何掌握摄录机的使用技巧,这对于电视工作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使用前对于摄录机进行检查

在日常的摄录工作需要到偏远地区进行素材收集,所以使用前对于摄录机的检查就十分重要,这也是为摄录工作正常进行提高保障。

(一)电池电量检查

摄录机由于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再加上拍摄工作一般持续时间都比较长,而摄录机的充电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摄录机电量不足的情况将是一个很悲剧的事情。因此在使用摄录机之前要检查摄录机的电池以及话筒的电池是否充足,如果不充足则需要及时进行充电。

(二)检查录像机的功能键是否正常

在检查完电池电量之后,要对与摄录机的各功能键进行检查。检查摄录机拍摄功能是否正常,同时检查光调节按钮能否正常使用。同时为了防止在手动调节光圈的时候的误操作而导致拍摄画面变差,应该利用已经调节好的控制器对于光圈进行调节;镜头部分是摄录机的“眼睛”,因此对摄录机的镜头部分要仔细检查,检查镜头部分自动光圈的进光遮挡板是否开闭正常,自动调焦能否正常使用;对摄录机摄录过程中的存储系统—磁带进行检查,检查磁带的数目、使用情况以及存储空间是否充足,确保存储空间能够满足使用;将摄录机正常开机后加上磁带进行模拟录制并且对于录制的内容进行回访,看摄录机信号的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技术指标的要求。

(三)摄录机附属设备的检查

一般来说,摄录机都比较沉重,因此摄录工作人员不可能采取人力肩扛摄录机的方式,因此摄录过程中需要使用三脚架来对摄录机进行安放以及位置固定。在使用前要仔细检查三脚架的附件是否齐全,三脚架的紧固螺钉以及调节螺钉是否可靠,三脚架的转向调节螺母是否能正常工作。在使用三脚架的时候要注意云台和三脚架的支撑能力,不能将过载的摄录机及附属设备放在云台和三脚架上,避免“小牛拉大车”的情况,保证摄录机的重量在云台和三脚架的承重范围内,避免因为云台和三脚架的阻尼损坏而导致的摔机事故。

二、摄录机镜头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使用技巧

镜头部分是摄录机的核心元器件,也是保证整个摄录工作正常进行的关键点,因此使用镜头前要注意镜头的相关事项,在使用镜头过程中要注意使用技巧,可以有效地提高摄录机的使用效果。

(一)注意事项

(1)避免镜头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在潮湿环境下中空气中的杂物会附着在镜头上导致镜头上产生霉斑,影响镜头的透光性。同时产生霉斑的镜头的光学性能变差,在光圈调节以及自动变焦方面都会减弱,甚至会出现完全失效。

(2)要时刻保持镜头表面的清洁。当镜头表面出现灰尘时要及时使用干净的麂皮或者是专业的清理工具来进行清扫。在清扫的过程中为了保持镜头的光学性能稳定要从镜头的中心向周围扩散式进行清扫。

(3)摄录机镜头部分与变焦装置之间的连接螺丝需要定时检查,避免因为变焦装置中部分精密齿轮与镜头内部的齿轮啮合的变位调节环失去作用,造成光圈的自动调节和自动调焦功能的失效。

(4)镜头使用以及保管过程中必须注意防震,剧烈的震动会导致内部的螺丝松动,镜头内部的组片发生位置偏移,进而引起镜头的损坏。其次对于缺失的螺丝要及时进行补充,避免因为螺丝失效而导致的调焦失败。

(5)对于电控制变焦模块的IRIS功能选择使用。M是手动光圈调节,此方式下的光圈环控制方式为手动。A是是自动光圈调节,此方式下的光圈环控制方式为自动。当处于M方式下(手动光圈调节)想切换到A方式,可先按下IRIS按钮,此时退出光圈调节选项,再次按下A按钮就可以到自动光圈方式。

(二)使用技巧

在表现特定景物或人物的时候,运用运动镜头技巧还可以改变特定景物的活动画面,增强画面的活力。

(1)镜头推拉技巧。镜头的推拉技巧是一组在技术上相反的技巧,在非线性编辑中往往可以使用其中的一个而实现另一个的技巧。推镜头相当于我们沿着物体的直线直接向物体不断走进观看,而拉镜头则是摄像机不断地离开拍摄物体。

(2)摇镜头技巧。用摇镜头技巧时摄像机的位置不动,只是镜头变动拍摄的方向,这非常类似与我们站着不动,而转动头来观看事物一样。

(3)升降镜头技巧。摄像机上下运动拍摄的画面,是一种从多视点表现场景的方法,其变化的技巧有垂直方向,斜向升降和不规则升降。在拍摄的过程中不断改变摄像机的高度和仰俯角度,会给观众带来丰富的视觉感受。

(4)跟镜头技巧。指摄像机跟随着运动的被拍摄物体拍摄,有推拉摇移升降旋转等形式。跟拍使处于动态中的主体在画面中保持不变,而前后景可能在不断的变换。

三、摄录机使用过程中的调节

(一)光圈的调节

(1)手动调节。通过手动调节镜头上的遮光片来控制进光孔的大小,进而控制进光量,使镜头内部的CCD获得相应的感光信号。由于手动调节是通过手动对于进光量进行控制,使画面获得最佳的光照强度,这对于摄录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

(2)自动调节。在那些环境光线强弱变化较大,而且对于拍摄时间要求比较紧的情况下,就需要使用自动调节。自动调节是利用内置算法对于环境中的亮度信号的波动去平均值,进而用这个新值来产生控制电压,进而控制光圈的进光量。然而自动光圈需要反应时间,因此在拍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延迟。

(二)后焦距的调节

在摄录机使用很长一段时间或者换过镜头之后,就会出现镜头的后焦距发生变化,这对于摄录工作是不利的,需要进行调节。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1)首先将光圈设定为手动调节模式;

(2)打开光圈之后将后焦距调节到距离摄录机三米的位置,进而保证良好的进光量,保证视频输出电平达到标准;

(3)将后焦距控制环上面的紧固螺钉拧松,将镜头调整到长焦状态;

(4)转动调焦圈,把镜头拉出来,保证有好的广角;

(5)转动焦距环对镜头进行后焦距的聚焦,在调整过程中切勿碰到调焦圈;

(6)重复3至5步,直到能产生好的聚焦效果为止;

(7)将后焦距控制环上面的紧固螺钉拧紧,恢复镜头原来的状态。

(三)电子快门的使用技巧

电子快门作为摄录机上的“神器”,有着重要的运用,甚至可以不用灰度片而通过调节电子快门就可以在强光下拍摄清晰照片,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要灵活运用电子快门来提高摄录的质量。

(1)通过改变快门的速度可以减少因为光线较强而产生的“闪烁”。

(2)自动调节光圈过程中,降低电子快门的速度可以使光圈变小,使景浅变深。

(3)改变快门速度可以消除在拍摄光源或者反光物体时,所拍摄的图像上出现的水平带,降低闪烁频率,提高拍摄效率。

结语:

作为现代电视节目的重要素材提供者,摄录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高档次、高清晰度的电视节目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摄录机作为专业的摄录器材,本身的使用非常复杂,因此我们需要掌握摄录机的使用技巧,了解摄录机的各种调节参数以及物理特性,才能拍摄出更多更好的技术质量合格的素材,才能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电视节目的要求。

[1]于瑾善.摄录机的正确使用[J].广播电视信息2006(5).

[2]石岩岭.DV 摄像技术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3]彭德全.论摄像机的使用技巧和实践经验[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0).

猜你喜欢

三脚架焦距光圈
影像视界
清芬凌霜
影像视界
叶敏作品赏析
探索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和像距
延续经典 畅想未来 捷信百年纪念系列三脚架、摄影包
巧放三脚架
提升格调的光圈、焦距设计
“0起点”专业摄影技巧与基本功训练(二)
美国麦格普公司新型M—LOK相机三脚架适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