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科临床实习带教的问题与对策

2015-04-15程健琳何芳丽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5年11期
关键词:考研实习生医患

程健琳,何芳丽,谢 娟,李 程

(南华大学 1.公共卫生学院;2.药学与生物科学学院;3.医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内科临床实习带教的问题与对策

程健琳1*,何芳丽2,谢 娟3,李 程1

(南华大学 1.公共卫生学院;2.药学与生物科学学院;3.医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临床实习是培养医学生成为临床医生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近年来内科临床实习带教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表现为老师带教积极性不高,学生实习意识不强,新型医患关系的出现以及出科考核制度不完善等。本文探讨了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进一步提高内科临床实习水平。

内科;实习带教;问题;对策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关键阶段,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重要过程。通过临床实习,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正确的临床思维、熟练的临床操作基本技能,为其日后从事临床医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是医学教育的主干课程, 一直都是临床实习的重中之重[2]。本文根据近年来内科临床实习带教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现阐述如下。

1 内科临床实习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带教积极性不高

临床医师日常工作繁忙,还要撰写论文、申报课题;随着高校扩招,医学生数量增多,一个带教老师往往要带几个实习生,而带教老师一般是年轻医生,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带教经验不足;此外,当前严峻的医疗形势,使得一些带教老师不敢过多放手给学生进行诊疗操作。以上因素限制了带教老师的积极性,导致带教效果不理想,学生实习效果缩水。另外,医院对临床医师的考核、晋升多以医疗和科研指标为主,未和带教考核挂钩,没有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机制,这也使得临床医师带教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1.2 学生实习意识不强

学生到临床实习后,没有一个清晰的实习思路作指导,只是被动地跟随老师,旁听询问病史,开化验单和写病历,未主动参与到整个疾病的诊疗过程中。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激情褪去,综合的临床思维能力难以养成,学生表现出散漫、不重视实习。此外,就业、考研的压力,给学生实习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3]。选择考研的学生离岗参加培训班,甚至脱岗离院复习备考;其他学生忙于参加招聘会、用人单位的考试及面试等。通常是到了实习后期,就很难在医院看到实习生了。

1.3 新型医患关系的出现

新的医疗法规的出台,医患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患者的法律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在临床实习中,只有患者知情同意,才能进行示教、观摩与操作。有些患者拒绝实习生询问病史;有些急危重患者,病情变化快,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患者与家属对医生的期望值很高等。这些因素导致实习生实际操作的机会减少,使以患者为主要学习对象的临床实习带教面临着极大困难。

1.4 出科考核制度不完善

对临床实习进行出科考核是保证和控制实习质量的重要管理措施,是对一个阶段实习效果的检测。目前各科室对实习生的考核仅限于带教老师的评语。有些学生因考研没有参加过实习,也找老师写评语,甚至同学之间互相写评语,导致出科考核流于形式。这种考核方式完全没有起到监管实习的作用,不能全面客观和及时评价学生的实习质量。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开展入科教育

开展入科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实习生在短期内尽快熟悉科室,了解职责,明确实习目标,尽快进入实习医生的角色。具体的入科教育内容有: 1)科室基本情况介绍,包括医护人员构成、科室环境、学科特色和所开展的医疗项目、诊疗范围; 2)强调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和医疗常规,严明实习生的纪律和职责; 3)规范实习计划、实习方法、工作原则和程序; 4)医德医风和安全意识教育,培养职业道德。

2.2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强化带教意识

老师的言传身教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提高带教老师综合素质的具体措施有: 1)加强带教老师队伍建设。挑选道德修养好、理论知识扎实、临床操作技能规范、善于与学生和患者沟通的人员担任带教老师,并专设教学秘书,详细制定临床实习教学计划。2)对带教老师进行专业培训及继续教育。采取岗前培训、示范带教、教学查房和授课讲评等方式,提高带教老师的业务水平和带教能力。3)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开展启发式教学;引入多媒体的视听教学以弥补学生因轮科实习而导致有些病种看不到的不足等。4)建立考核奖惩制度。实行带教工作和晋升职称相挂钩,对考核优秀的带教老师给予相应的奖励。通过以上措施来营造科室良好的带教氛围,实现医疗、科研与教学的三赢局面。

2.3 培养学生科学的临床思维

病房是培养医生的最好课堂,床旁教学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最好途径。因此,带教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走入病房,多与患者接触。在日常查房中,应充分利用临床病例,从问病史、查体到分析各检查结果,边提问边讲解如何进行初步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这样有助于学生动手动脑,把所学的知识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达到训练临床思维的目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定期安排主任教学查房、教授查房、病例讨论、小讲课及专题讲座等,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的临床思维。

2.4 加强学生的实习意识,正确处理实习与考研、就业的关系

首先要加强实习纪律管理,要求学生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其次,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内科的操作性项目多,常见的有胸穿、腹穿、骨穿、腰穿、内窥镜和介入治疗、胃肠镜、支气管镜、冠脉造影和冠脉支架置入等,可以结合实际病例,多给实习生操作诊疗的机会,以及到内镜中心、介入中心观摩操作,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此外,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实习、考研和就业的关系。开展专题讲座,邀请学长做经验报告、实习期就业的优秀学生谈实习感受。最后,带教老师可有意识的在带教中将考研的知识点穿插讲解,横向、纵向梳理专业知识,实习和复习两不误,提高学生实习的兴趣。

2.5 增强学生的医德教育,加强医患沟通

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看病,更要授予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教育,学会如何与患者沟通、交流[4]。可从以下3方面着手:1)加强对实习生的医德医风教育。使实习生意识到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要处理的不仅仅是患者的病情,还要倾听患者的诉求,树立起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高尚医德。2)培养实习生医患沟通的能力。带教老师鼓励学生和患者多交流,在实践中给学生处理医患关系提供经验。3)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律观念。利用医疗纠纷实例,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教导学生正确认识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要求学生在行医处事中严格遵守《病历书写规范》、《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既使患者的相应权益受益,也保护自己的行医行为。

2.6 规范出科考核和师生互评,促进教学相长

出科考核的目的在于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老师带教的水平,因此,建立规范的出科考核和师生互评制度很有意义。出科考核可采取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试。教学秘书出题进行理论考试,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带教老师选择以新收患者为对象,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问诊、体格检查、书写病历,或选择某一操作如胸穿、骨穿等进行考试,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再分别给带教老师和学生发放《实习医生手册》与教师评价表,由学生和带教老师对教与学进行互相打分及评价,并把结果反馈给双方,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总之,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现阶段内科临床实习带教存在一些问题,各教学医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在以后的工作中,临床实习带教仍然任重道远,需要医院的重视、教师的尽职、学生的自觉、患者的配合,才能越做越好。只有在临床带教工作中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坚持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强化临床实践技能和临床思维,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医患沟通能力,以及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才能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的临床医生。

[1] 于洁,李雅杰,王松华. 现阶段临床实习质量影响因素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 10:85- 86.

[2] 陆再英,钟南山. 内科学[M].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7- 109.

[3] 姜少军,徐波,谢克基. 浅谈临床医学实习生备考研究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1254- 1256.

[4] 宋慧. 重视对实习医生医患关系沟通能力的培养[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035- 1036.

Problems and response strategy of practice teaching in clinical training

CHENG Jian-lin1*, HE Fang-li2, XIE Juan3, LI Cheng1

(1.College of Public Health; 2.Pharmaceutical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3.School of Medicine,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421001, China)

The clinical practice train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or medical students. In recent years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medical clinical practice are that short of enthusiasm about teaching of teachers, insufficent practice of consciousness of students, emergence of the new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 imperfect of the departmental rotation examination system and so on.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level of medical clinical practice.

internal medicine; practice teaching;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2015- 01- 28

2015- 06- 05

南华大学高等教育改革与研究项目(2013XJG48)

1001-6325(2015)11-1583-03

医学教育

R57

A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jlcheng_sun@163.com

猜你喜欢

考研实习生医患
我的考研故事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
中草药房实习生带教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