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地之殇,令人堪忧

2015-04-15戴禧慈

西部大开发 2015年5期
关键词:农膜黑土化肥

»»文/戴禧慈

大地之殇,令人堪忧

»»文/戴禧慈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四龙镇民勤村农民在复耕的土地上为栽种的番茄秧苗浇水。

2013年12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世元介绍说,目前我国适宜稳定利用高的耕地有18亿亩多,而中重度污染耕地大体在5000万亩左右。

土地孕育着也承载着生命,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基础性的物质条件。就像需要水、阳光、空气一样,人类离不开土地,土壤同样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当人类在脚下土地汲取所需从敬畏转变为肆无忌惮之后,现在我们审视脚下的这片土地时,一组数据已触目惊心。

现状之一:农药化肥的增加,导致土壤退化

我国是农药化肥使用量全球第一的国家。农业长期过度依赖农药化肥,进而造成了土壤污染。经云南农业大学测算,每年大量使用的农药仅有0.1%左右可以作用于目标病虫,99.9%的农药则进入生态系统,造成大量土壤重金属、激素的有机污染。2013年时,农药使用量就达130万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黑龙江省农业监测站杜桂德站长说:“农药和化肥的实际利用率不到30%,其余70%以上都污染环境了。”

对于农民来说,化肥能够立竿见影提高产量,并且成本比有机肥要低。因此,造成农民大量使用化肥。2012年,中国农科院在北方5个省20个县集约化蔬菜种植区的调查显示,在800多个调查点中,50%的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因过量用氮而超标。过量的化肥导致农业生产的生态要素品质下降,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因之一。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陈志群说,由于农药、化肥和工业导致的土壤污染,我国粮食每年因此减产100亿公斤。2013年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有300万公顷的耕地遭到中度污染。另外根据环保部门的估算,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高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化肥的超量使用使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不断下降,且在很长时间内都将无法恢复。

与此同时,在我国地膜种植已经成为旱作农业区主要的种植方式。地膜种植,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大棚种植,农作物在大棚中可以保持常温从而一年四季都可以产出。但是为了维持这种打破四季交替规律的种地模式,就必须使用大量的农药与化肥。而在地膜之中空间密闭,空气难以流通,很多病菌和有害物质就聚集在空气和土壤中,对膜内土地造成的损害较之传统耕地有过之而无不及。很多农户为了给农作物治“怪病”,不得不加大农药的投入,不仅增加自己的种植成本降低自己的效益,还加剧了膜内土地的污染。用多了农药,农作物可能对此产生抗药性,再有病虫危害的情况就只能加大用药量。棚内的农作物就像“瘾君子”一样,而农药就像“毒品”一样,这也是一些农民将此种种植方式称为“鸦片式治疗”的原因。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土地再也无法种植产出。

现状之二:重金属的超标,导致生态恶劣

2014年4月17日发布的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总超标率为16.1%。这是从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开展的。在历时9年的时间内,调查范围为全国境内(未含港澳台地区)的陆地国土,调查点位覆盖全部耕地,部分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实际调查面积约63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67.6%。

在该公报显示的16.1%点位超标率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从土地利用类型看,耕地、林地、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4%、10.0%、10.4%。从污染类型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从污染物超标情况看,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种无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7.0%、1.6%、2.7%、2.1%、1.5%、1.1%、0.9%、4.8%;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3类有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0.5%、1.9%、1.4%。对于这组数字,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土壤环境质量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主要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累积形成的。工矿业、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和自然背景高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

此次调查根据“七五”时期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的点位坐标,开展的对比调查。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无机污染物含量增加比较显著,其中镉的含量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增加,在西南地区和沿海地区增幅超过50%,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增加10%至40%。从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镉、汞、砷、铅4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

2012年底,湖南“13%土地遭重金属污染”的新闻引人注目,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追其这些土地的污染原因,则是由于长期受有色金属冶炼厂和化工厂的污染影响,在新霞湾排污口下游形成了一个明显的高浓度镉和高浓度铅污染带。1981年~2000年湘江的水质监测数据表明,湘江总体水质自上世纪90年代呈恶化趋势,主要污染源为工业污染和生活废水污染,工业污染中重金属污染明显,株洲、湘潭和长沙河段污染最为严重。统计数据显示,湖南全省受到“矿毒”及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达28000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13%。并且因为南方土壤本多呈酸性,加上大量施用化肥、酸雨影响,导致湖南土地酸度更进一步增加,湖南土壤污染越发严重。湖南试图以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作为突破口,但治理的难度及数以千亿计的巨大资金压力令长沙、株洲及湘潭各地举步维艰……

现状之三:塑料膜的泛滥,导致土壤板结

提起白色污染,大多人往往会直接联想到的塑料袋和一次性餐盒,殊不知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田间地头,一张张塑料农膜已经造成的白色污染令人乍舌,成为一个极大的农业生态隐患。近年来,随着农村大棚、地膜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大棚、地膜作物在农村已十分普遍,但由于环保意识的薄弱,对农膜认识不够深入,农膜的泛滥使用极大造成了土壤污染。当农膜残留农田后导致土壤结板,失去供养能力。

据一项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约有50万吨农膜残留于土壤中,残膜率达40%。农膜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使用而并不考虑其降解问题,令我国生态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加速了耕地的“死亡”。近几年我国塑料薄膜产销量年均增长8%以上,而包括农膜在内的塑料薄膜与塑料软包装回收利用几乎为零。

以十年九旱的宁夏自治区固原市为例,地膜所具有的提高地温、防止幼苗冻害、抗旱保墒等作用成了固原农业“救星”的同时,伴随的是每年都会增加8000吨地膜污染。研究表明,连续15年使用地膜而不回收,该使用块地将颗粒无收。而现在,固原土地已经出现减产苗头,固原的农业发展可谓成也地膜毁也地膜,治理白色污染可谓迫在眉睫。“我实地考察过几十个国家,从来没有见到一个国家像我国这样,大张旗鼓地推广、应用农膜,弄得全国山河一片 ‘白’。”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如是说。

现状之四:水土的流失,导致肥力下降

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松辽流域东北黑土区,以每年全国粮食总产五分之一的辉煌支撑起了我国粮食安全,但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黑土在慢慢的变薄,而且还在以每年0.3到1厘米的速度流失。据论证,形成1厘米的熟化黑土层大约需要50年,半米就得上千年。回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说起黑土地,那时的人们满脸都是自豪,黑土地一直都是“肥沃”“高产”的代名词,而现在她却日趋贫瘠。有专家担心,如果不及早治理,部分黑土层或将在几十年后消失殆尽。

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等院所专家联合调研形成的“东北黑土资源利用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指出,东北黑土地初垦时黑土厚度一般在60至80厘米,开垦20年的黑土层则减至60至70厘米,开垦70至80年的黑土层只剩下20至30厘米。 黑龙江省土肥管理站站长胡瑞轩有些感慨地说:“新中国成立初期,黑龙江省黑土层大都一米多厚,现在找半米深的都难了,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只剩下表皮薄薄一层,颜色也由黑变黄。”

对于黑土的保护,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土壤学会副理事长张维理道出了其中原因。其一,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农村耕地转化为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耕地管理单元变小,使用权变更频繁,农民保护耕地积极性不足,“种几年后就不是自己的地了,谁还愿意投入保护?其二,在技术层面上,由于没有严密的监测机制,对于黑土不能制定准确的修复方案。”

黑土地的现状就是我国多地土壤肥力下降的集中缩影,眼见黑土在哭泣,我们却无能为力!

猜你喜欢

农膜黑土化肥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我国将对黑土耕地“建档保护”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严格耕地用途管制
如何打击盗土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对策
田间试验化肥减量增效促农增收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选购农膜时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