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赶考”精神在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中的作用

2015-04-14张占军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赶考干部作风群众路线

张占军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出“两个务必”、“四风”问题等重要论述,对弘扬“赶考”精神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提到要大力惩治“四风”问题,就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广大领导干部要继续在“赶考”的路上狠刹“四风”,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和“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以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为切入点,切实转变党员干部作风问题。

[关键词]赶考;干部作风;群众路线

“赶考”精神,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进一步弘扬“赶考”精神。在这个征程中,有一条贯穿始终决定党生死存亡的生命线,即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正定县、平山县西柏坡、石家庄市区实地调研指导河北省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中作出了重大部署,再次提出“赶考”问题,提醒全党要时刻保持“赶考”的心态。提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求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拥护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纯洁性,发展党的先进性,以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始终,并使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得到切实解决。所谓“四风”众所周知即指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已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群众最深恶痛绝的现象,“四风”问题是违背党的性质、宗旨的,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影响了社会的风气,更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拖滞了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复兴进程,因此在广泛而深入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同时,一定要找准切点、抓住要点,下大力气解决“四风”问题。 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四风”的危害,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坚定思想基础,以身作则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反对形式主义,着重解决工作中的只作表面文章,弄虚作假,报喜藏忧,重形式轻实效等问题;反对官僚主义,着重解决独断专行衙门作风,命令主义、主观主义,不实际了解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不作为等问题;反对享乐主义,着重解决个人利益高于一切,贪图享乐,不思进取,怕苦怕累得过且过等问题,努力克服及时行乐的思想;反对奢靡之风,严管挥霍享乐之风、狠刹骄奢淫逸之气,监管所谓“官场标准”,谨防上行下效。重实际抓准点,解难题,取信于民,团结群众,维护党群关系,扶正祛邪传播正能量。自觉抵制“四风”,弘扬西柏坡精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保持清醒头脑经住各式考验,无私奉献为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奋斗不懈。

一、 坚持群众路线是党在“赶考”路上的生命线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拟定建设新中国的考题,当年,毛泽东同志带领全党进京“赶考”提出“两个务必”的赶考要求,成为执政“赶考”的起点。党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历史。自1929年群众路线首次提出以来,我们党就一直把群众路线贯穿于各项事业和活动中。在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赢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对群众路线做了更加丰富的补充和发展决策,但大跃进及随后的文革十年动乱期间,受“左”的错误思想影响,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遭到严重歪曲和破坏。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赶考”没有间断,依然继续着, “赶考”精神更加丰富,内容包含了励精图治、居安思危、心系群众、实干兴邦等等,警示我们党员干部时刻保持冷静清晰的头脑,“赶考”精神是我们党员干部奋发进取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源泉。既然是去赶考、去考试,答案应该是“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评分人员”应该是全国人民。十八大以来,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科学合理的方式和方法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保障,要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和新情况,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坚持由灌输型方法向交流型方法转变,运用情感的力量和说理的方法与群众平等交流,解疑释惑,消除隔阂,达成共识;坚持由封闭型思维向开放型思维转变,以开放的思维研究群众思想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以正确的态度处理群众的思想和实际问题,用创新的方式方法与群众打成一片;坚持由单一型方法向综合型方法转变,综合运用教育、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进行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利惠人,依法行政,有效化解党群干群矛盾;坚持由经验型方法向科学型方法转变,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引入群众工作领域,尤其运用网络等新兴媒体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帮助群众解疑释惑,引导群众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群众工作旺盛的生命力、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反对“四风”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必然要求

坚决反对“四风”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必然要求,是进一步密切党同广大群众血肉联系的必然要求。党的作风与国家命运、前途息息相关,与党的长治久安、生死存亡密切相关,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 ,讲团结,密切联系群众 ,居安思危,把反对“四风”放在作风建设突出位置,增强忧患意识,加强整顿力度,下大力气抓,使“四风”问题及时有效解决,确保根本性转变。党的历史是一部轰轰烈烈的革命史、斗志激昂的建设史、振奋人心的改革史,也是一部持久、深入的党的干部作风建设史,我们党一直都高度重视作风建设,把作风建设始终作为党的生命线。在90多年的奋斗过程里,针对不同历史时期中存在的突出重点问题,曾先后开展了延安整风、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一系列活动,要从活动实践中总结经验,充分运用这些经验紧扭反对“四风”,改进作风,解决群众最迫切的问题、最关心的问题。纠正不正之风,着力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问题的解决,让群众真正受益,把实效落实到基层,让群众这个主考官满意,才能给出更好的评分,密切干群关系。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四风”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个问题不解决,不扭住,不狠刹,党员干部与群众的感情就会疏远,工作能力就会下降。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对照“四风”问题,来一次彻底的大排查,扫除作风之弊,才能更好地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赢得群众支持。坚持求真务实,把反对“四风”放在作风建设突出位置,下大力紧扭狠刹,确保“四风”问题真正从根上解决。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党群干群关系,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 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是践行群众路线的保障

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出,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身边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事关国家民生问题,都是与广大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都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讨论研究并与于解决。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民务实清廉是主要内容,党员干部时刻都要紧紧围绕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务实清廉,真正满足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去开展工作,坚决反对“四风”清除“四风”,践行群众路线。从群众中不断汲取前进的动力,清除隔在党同人民群众间的不良隔离因素,拉近党群、干群、群众间的关系。我们要把和群众息息相关的生活问题解决好,当前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呢?张家有张家的苦,李家有李家的难,但归纳起来,当前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不外以下几种:住房问题、上学问题、看病问题、土地拆迁问题、农村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生活配套设施建设等等。老百姓其实很朴实,他们只是想日子能过得好一点,社会能公平一点。我们要时刻想着群众生活冷暖,把群众冷暖当做第一牵挂、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我们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到基层调查研究,与群众沟通交流,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信得过的典型、贴得近的方法,与老百姓拉家常,同人民群众交朋友,拉近与群众的感情距离,倾听群众的声音,了解群众意愿。只有把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解决好了,群众才会拥护我们。这是我们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党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制胜法宝。今天,我们站在关键的历史节点、全新的发展起点,总书记提出“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抓住党和人民群众关系这个根本问题,把“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贯穿始终,把反对“四风”贯穿始终,把整风精神贯穿始终,把领导带头贯穿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更好地保持血肉联系、密切鱼水关系。解决“四风”问题归根到底是要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让群众得到实惠。 “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全面小康必将成功在望,中国梦想定然前景可期。

四、保持“赶考”心态是做好新时期各项工作的精神动力

保持“赶考”心态,提高思想认识。只有认识到位,才能行动到位。基层工作量大面广、千头万绪,干群矛盾纷繁复杂,对基层党员干部来讲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尤须克服畏难、闯关、应付等消极思想,自觉加强学习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水平。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抱着“赶考”之心,增强“角色”意识,把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每个问题当作一场考试,认真对待,全力以赴,把考出好成绩作为自己的工作要求,以“一竿子插到底”的决心,把根扎到群众中,听取群众意见,汲取群众智慧,解决群众难题。

保持“赶考”心态,练就扎实“基本功”。“赶考”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就是做到谋事在前,不能因为做群众工作的“基本功”不扎实,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辜负了群众的期望。要把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当作对自己工作实绩和德行的一次检验,提前做好功课,了解群众最关心什么、最需要什么,认真思考、反复斟酌、打好腹稿,用群众愿意听、听得懂的家常话跟他们交流,切不可用即兴发挥的空头承诺来糊弄群众。要运用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解决好怎么作为、怎么依靠的问题。要虚心倾听各方面群众的意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形成符合实际的工作举措、工作计划和推进办法等。要把汲取群众智慧而成的政策制度、推进措施等,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使之深入群众之心,付诸群众行动,并在群众的实践中加以检验、丰富和发展。

保持“赶考”心态,让群众做“考官”。所谓“赶考”,就是把自己当学生、当考生,把人民群众当“考官”,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考试主题,把群众最盼望的事及时办好,让群众来检验干部作风、检验工作得失。考得好不好、及格不及格,全由群众打分说了算,让每名党员干部都敬畏群众,敦促他们在解决处理问题时,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扑下身子,扎下根来,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真正在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时刻保持“赶考”心态,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动力。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途上,广大党员、干部当视自己为“考生”,把岗位当“考场”,以人民为“考官”,常怀忧患之心、常修为官之德、常思懈怠之害,用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从容应考,交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今天,我们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站在新的起点上,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更加复杂严峻。我们必须保持“赶考”心态,增强自我警示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汲取无穷智慧、广泛凝聚力量,才能经受住各方面考验,打赢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战,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在西柏坡[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

[3]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猜你喜欢

赶考干部作风群众路线
加强煤矿企业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考
“抠”字眼,暴露干部作风成问题
论“四清”运动中党的干部作风建设
律师“赶考”法官
保持党员干部作风纯洁的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