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离经济学更近一步

2015-04-14韦茜

中国新闻周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哈耶克凯恩斯经济学

韦茜

从某种意义来说,经济学是我的初恋,我想在这一点上,徐瑾应该和我是一样的。

这不仅仅是指刚接触经济学时的我们抱着几近虔诚的心去阅读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更是因为就像每一段美好的爱情一样,经济学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正如徐瑾在她的新书《凯恩斯的中国聚会》里多次引用斯密在《国富论》里的一段名言,“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这便是经济学中“经济人”的原型。经济学相信每个人追求自己的私利往往更能促进社会的利益,这对于我们从小被灌输克己奉公舍小家为大家的孩子,无疑是一次三观的颠覆和重塑。

依我愚见,要想掌握任何一门科学的思维精髓,阅读经典是不可缺省的一步,因此《凯恩斯的中国聚会》从亚当·斯密到萨缪尔森,由凯恩斯到哈耶克,本书对这些经济学史上璀璨的群星进行了全景式的介绍。

当然,对于我们这些中国的观察者和研究者而言,最令人心迷神往的永远是中国故事。书中,姚洋关于“中性政府”的理论,张维迎多年来对市场理念的坚持,周其仁有关邓小平改革经验的总结,无不是在尝试着回答,这个国家到底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怎么做才能更好。

复杂的现实之下,真相永远只存在于无数的细节之中,世上没有一种逻辑可以单独解释哪怕一种现象。凯恩斯与哈耶克的分歧根本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市场和政府的边界永远暧昧而模糊。要探寻社会现象的本质,唯有抱着一颗谦逊的心去看待这个世界,经济学上如理性人般简洁而有力的假设固然是种令人信服的框架,但我们也必须知道,探索这个世界的装备并非只有这样一种。而令人灰心的是,经济学帝国主义变得越来越傲慢,好比年轻时我们爱过的那些美丽姑娘,日复一日沉溺在自己的美貌中不能自拔,直到像我这样当年死心塌地的爱慕者望而却步。

不知几时起,经济学研究再不需要阅读大师经典,有些经济学家甚至洋洋得意地宣称他的论文里只引用1995年以后的文献。将其他学者向大众科普的成果斥为“不务正业不做学术”,对记者朋友调查的结果报以“不懂科学”的讥笑,把智力上的游戏视同为道德上的优越感,主流经济学家们的自负让我感到面红耳赤,只觉得自己懦弱的性格真是太不符合所谓经济学圈子的气质了,转而叛逃去学了社会学。我在徐瑾的新作里也读到了这种无奈。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好的经济学研究,就像我不知道在AER上发表10篇论文和改变亿万民众对雾霾的认识,哪个更重要;我只能说这是一本充满了知识和诚意的书,至于终极判断,还是作者自己说得好,“谁离真正的经济学更近一步,或许只有上帝知道”。

作者:徐瑾

出版:上海三联书店

定价:38元

主编:毕春平

出版:中共党史出版社

定价:88元

来自民间上几十个家庭的老照片,从极其微观的视角,讲述了中国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

作者:[美]理查德·艾尔曼

出版:广西师大出版社

定价:118元

作者为撰写这本传记,花费了近二十年的时间。书中充满真实的风格和对话,评论性阐述含义微妙,让传主的肖像就此获得耀眼的生命力。

作者:[法]弗朗索瓦芭布-高尔

出版:中信出版社

定价:58元

不管是里贝拉的鸟、塞尚的树,还是保罗·克利的鱼,它们往往暗示着某些不同寻常的意味。书中展示名画里如何以一种原始和更有意义的方式展现画面的象征意味。

作者:[美]斯图尔德·李·艾伦

出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定价:35元

饮食不过是人类原始本能的享乐,一旦被加上罪名,背后必然隐藏着惊人的故事。

猜你喜欢

哈耶克凯恩斯经济学
浅析个人在哈耶克自生自发秩序中的地位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
多赚两只蛋的钱
多赚两只蛋的钱
多赚两只蛋的钱
经济增长总体平稳 经济运行预期稳定
多赚两颗蛋的钱
《通往奴役之路》
论哈耶克自由观的特征
雷人的经济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