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岢线8米∏型梁病害综合整治
2015-04-14李随敏
李随敏
【摘 要】宁岢线建成于1971年,该线上∏型梁桥存在横向振幅超限,横向刚度不满足规范要求。经对宁岢线19号桥和21号桥检测、分析、研究病害成因,制定病害综合整治方案。通过对桥梁横向预应力加固,梁体端部设置横向限位装置,梁体封闭等综合整治,提高了桥梁的承载能力,延长了桥梁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型梁 病害 整治
1 引言
1971年宁岢铁路线开通运营,建线等级较低,线上18座∏型梁桥从未进行检测和大修。近年来,大秦线运煤量大幅增加,宁岢线作为大秦线的煤源地之一,运量也大幅增加。2009年宁岢线开通C80万吨重载列车,而原有的∏型桥梁结构能否满足该重载列车通过要求呢?为此对宁岢线8米∏型梁桥进行动力性能测试和梁体结构物运营状态检查。通过对梁体、支座、墩台、线上结构物的测试和检查,判断梁体的劣化情况,确定桥梁的运营条件,进而为该桥的养护维修提供科学依据。
现对宁岢线8米∏型梁进行检测,发现宁岢线19号桥第1、2、3孔和21号桥第2、3、4孔梁体跨中横向振幅多次超过《铁路桥梁检定规范》安全限值,且超限幅度较大,梁横向刚度不能满足《铁路桥梁检定规范》要求;梁体腹板有明显竖向裂纹;梁体混凝土掉块、露筋。
上述病害已不能满足运营条件要求,为确保运输任务完成及C80万吨重载列车开行安全,须对上述两座桥进行综合整治。
2 病害成因分析
对两座桥进行动力性能测试,将梁体横向振幅汇总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宁岢线19号桥第1、2、3孔和21号桥第2、3、4孔梁体超安全限值较大;从超限情况来看,超限值均发生在上行(重车)列车运行时;从检测报告的波形图分析,当出现超限值时相应梁端水平振幅和墩顶横向振幅值也相对较大,同时钢支座的横向位移也较大。因此横向振幅超限的主要原因是梁体横向刚度不足、梁体无横向限位措施。
此外,∏型梁桥梁体腹板混凝土表面碳化和雨水侵蚀引起梁体腐蚀老化,保护层剥落开裂,梁体腹板出现明显竖向裂缝,下翼缘出现沿钢筋方向的纵向裂缝,影响梁体承载力和桥梁的整体性。
3 病害综合整治方案
针对宁岢线19号桥1、2、3孔和21号桥2、3、4孔梁现有病害提出在梁腹板增设横向联结板,并施加预应力;在梁体两端增加横向限位装置。为修复梁体混凝土表面缺陷,对梁体进行整体封闭。
3.1 桥梁横向预应力加固
8米∏型梁横向预应力加固是在不影响行车安全,不引起梁体及桥梁其它设施产生新损伤的前提下,在两片梁梁体、腹板施加预应力,以提高梁的横向刚度,降低横向振幅,进而满足《铁路桥梁检定规范》的要求。
具体施工方法为:探测梁体腹板待加固处的钢筋分布状况---确定横向预应力筋的位置---腹板钻孔---梁体表面凿毛及钻锚固孔位---埋设锚固筋,绑扎联接板钢筋,布设预应力筋---支模---第一次初张拉---灌注联结板混凝土---养护至混凝土弹性模量和强度达到设计值的60%---拆模板---横向预应力终张拉---切割外露预应力筋---封锚。
3.1.1 主要材料
预应力筋采用Φ=15.2mm,M=1860Mpa的无粘结低松弛钢绞线,其技术性能见表2。
3.1.2 技术要点
施工条件复杂:⑴既有线梁体加固全部为高空作业,施工危险性较大,使用的材料、机具到位比较困难;⑵8米∏型梁,梁体高较低,腹板间距较小,作业空间不足,施工难度较大;⑶8米∏型梁,预应力横向加固需横穿四块板,较T型梁多两块板,工作量较大。
施工工艺复杂:(1)梁体钻孔要尽量避开梁体钢筋,用精密钢筋探测仪探测既有梁体的钢筋分布情况。当钻孔空位遇有钢筋时,可适当移动钻孔位置,但移动距离不宜大于50mm,而且要保证孔眼在一条直线上,使预应力钢绞线能顺利通过,并保证在施加横向预应力时,不改变既有混凝土梁桥的受力结构;(2)横向预应力张拉要进行两次张拉,为使梁体的受力更合理,在联结板模板支好后,进行初张拉,8米∏型梁在梁端各布置一个加固点,每个点设置两根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时要单根张拉,每根钢绞线的初张拉力为0.15fpu(39KN)。在联接板混凝土灌注好,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60%后,进行横向预应力终张拉,也要单根张拉,拉力应控制为0.73fpu(190KN),由于预应力筋较短,为达到设计预应力值,减小锚具的压密变形和夹片内缩量,采用低回缩锚具;(3)为防止高温对锚具夹片的影响,在切割外露预应力筋时,严禁电焊切割,应使用砂轮片切割,并预留2~3cm钢绞线。在封锚时,露在锚具外的钢绞线采用专用的封锚盖筒,进行扣锚;(4)新旧混凝土接触面采用混凝土角磨机进行凿毛,用高压水枪清洗,锚固筋的锚固深度应大于10cm。为使混凝土有足够的强度抵抗外来压力,联接板混凝土和封锚混凝土采用C50级高强度混凝土,严格控制水灰比和配合比,并进行保湿养生。
3.2 梁体端部设置横向限位装置
梁体横向限位装置是在桥墩台顶部设置四对三角形支架,两片梁内外侧成对布置,支架的一边与墩台用螺栓锚固,一边紧贴梁体腹板,用两对支架的两边,将梁体挤死,再将腹板同一侧的支架用型钢联结,使在腹板同一侧的支架形成一个整体的珩架,使其有较大的刚度,减小梁端的横向振幅,增加梁体的横向刚度。
根据腹板高度和结构,确定限位支架的数量、尺寸和锚固位置--在墩台顶钻锚固孔、制作支架---锚固支架---用临时拉杆将腹板内外侧相对的支架拉紧,并在梁体与支架间用橡胶支座塞紧---用型钢联结梁体同一侧的支架,使同一侧的支架形成整体---将梁体同一侧的锚固螺栓、螺母和支架角钢焊结。
技术要点:梁间限位装置为16(厚12mm)的等边角钢焊接组成的三角形支架,一边为两个小三角形支架并排焊接在一起。挡块用角钢焊接在支架上,支架采用锚固螺栓锚固在墩台顶部;立柱、横梁及斜撑采用16(厚12mm)的等边角钢,中间斜撑顶部与横梁及立柱焊接在一起,所有接触面均需焊接,焊口宽度不小于5mm;支座与梁侧向采用GJZ板式橡胶支座加钢板塞紧,GJZ板式橡胶支座要求:橡胶层厚度5mm,钢板厚度2mm尺寸为200×300mm,橡胶支座厚度35mm;锚固螺栓采用墩顶钻孔,锚固两侧支架采用临时拉杆拉紧,拉紧力不小于20KN,使橡胶支座与梁体侧面密贴,待锚固砂浆强度达到30Kpa后,方可拆除临时拉杆;将锚固螺栓、螺母和角钢,焊接在一起,防止横向限位支座发生移动。
3.3 梁体封闭
将注缝胶压入梁体裂缝内,用WS浓缩胶进行修补找平。对梁体进行封闭,阻止了空气、水分或有害物质与梁体表面的接触,延长了梁体使用寿命。
3.3.1 施工方案
(1)用钢钎将裂损混凝土凿除,用钢丝刷对钢筋进行除锈。对梁体表面的不平处采用膏状胶修补找平;(2)对宽度大于0.25mm的裂缝,采用压力注浆法灌缝。对整个梁体肋面用弹性较大的WS浓缩胶全部封闭处理,阻止混凝土表面腐蚀及混凝土内钢筋锈蚀,延长了梁体使用寿命;(3)为解决雨水顺梁体流淌对梁体的腐蚀,疏通梁体泄水管,对锈蚀的排水管凿除更换为PVC泄水管。
3.3.2 主要材料
WS浓缩型混凝土裂缝封闭胶,技术指标见表3。
3.3.3 工艺流程
凿除劣质混凝土---裂缝处理---埋设注浆嘴、盒、管---封缝---配制浆液---灌浆---封口---WS浓缩胶修补表面---WS封缝胶封闭梁体---疏通、更换PVC泄水管
3.3.4 技术要点
(1)梁体表面的风化层需用打磨机处理,用湿布擦洗或高压水枪冲洗充分干燥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2)封闭梁体时要对梁体进行表层打磨清洗,修补找平,底层、主层、罩面要分层涂刷;(3)灌浆嘴间距按450~900mm设置,在一条裂缝上应有进浆嘴和排气嘴。
3.3.5 注意事项
(1)裂缝灌浆前要进行密封检查,浆液要严格按配合比配制,灌浆压力不易过大。(2)更换的PVC泄水管要伸出梁体长度要足够,向外倾斜。
4 整治效果
综合整治后,梁体的横向振幅明显减小,梁体横向刚度显著提高。为准确验证加固效果,对梁体的横向振幅,分三个阶段进行检测。以宁岢线19号桥为例,进行分析说明。将货车通过时第1、2、3孔梁跨中横向振幅值最大的前三位数见表4。
根据《铁路桥梁检定规范》,梁体横向限位加固前,第1、2、3孔梁体超安全限值依次为13、10、9次。超限次数和超限幅度都偏大,梁体横向刚度不能满足《铁路桥梁检定规范》要求。梁体加固后横向限位加固前,梁跨中横向振幅虽仍有多次超限,但超限幅度剧减,超限最大值第1、2、3孔分别由4.28mm减小到2.36mm,4.09mm减小到1.91mm,4.03mm减小到3.23mm,降幅依次为45%,53%,20%。梁体横向限位加固后,第1、2孔分别有1、2次超限,第3孔除2次超限值较大外,其余超限值接近限值。与梁体加固后横向限位加固前相比,超限最大值第1、2、3孔分别由2.36mm减小到1.01mm,1.91mm减小到1.21mm,3.23mm减小到2.22mm,降幅依次为57%,37%,31%。由以上分析可得:梁体、横向限位加固后可有效提高梁体的横向刚度,减小梁体横向振幅。该桥加固后,在列车运行速度≤80km/h时梁体横向振幅基本可满足《铁路桥梁检定规范》要求,极大提高了桥梁的承载能力,延长了桥梁的使用寿命,取的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铁道部.铁路桥梁检定规范.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2]铁道部.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