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潜因及对策分析

2015-04-14彭仲生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用人单位人才农村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537(2015)03-0080-04

[收稿日期]2015-3-1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DIA140311)

[作者简介]彭仲生(1970-),男,湖南衡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前言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进行,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与此同时,来自农村地区和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的贫困大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多。据教育部2013年统计,2012年我国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总人数已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7.5%,而中西部地区高校的贫困生比例则更高。已有研究表明:与贫困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上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就业率一般要低于全校平均就业率约10个百分点 [1],低于非贫困大学生就业率17.6个百分点 [2],呈现出签约时间明显滞后、签约率明显偏低、就业岗位明显偏差等特点 [3]。而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年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生活及价值观追踪调查”显示,来自农村家庭的毕业生就业最为困难,30.5%的人难以落实工作,这一比率远远高于其他群体。 [4]这表明农村家庭出身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非常突出。为有效解决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本文选择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潜因和对策这个视角进行初步探讨。

一、影响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若干因素

(一)就业帮扶政策因素

确保弱势群体公平就业是我国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关注弱势群体的就业是党和政府制定就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为有效解决贫困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国家政府相关部委尽管相继出台了相关的三个重要文件。但由于这些文件还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执行起来有难度,不能形成较为完善的帮扶体系,取得的实际效果也不明显,尚不能满足解决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实需要。归纳起来,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其一,帮扶对象主要只针对贫困毕业生,忽视了对处于非毕业学年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帮扶,更忽视了对农村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其二,帮扶对策多为临时性,预防性措施少,前瞻性不够;其三,帮扶措施主要侧重于外部环境因素而非起关键作用的内部因素的努力; [5]最后,过分强调政府和高校,而轻视了用人单位、家庭等其他主体在就业帮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用人单位因素

用人单位是高校人才输送目的地,是大学生就业的落脚点和关键点。从用人单位看,当前导致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主要包括:首先,就业歧视现象依然严重。已有研究显示,当前有54.05%的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在求职过程中遭遇到就业歧视,这表明就业歧视在我国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农村贫困毕业生在面试中常常表现出来的自卑与紧张等问题,容易受到招聘人员的就业歧视而被拒之门外。其次,就业竞争环境较差。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着隐瞒招聘计划、不恪守招聘规定、轻易改变录用程序、暗箱操作等问题,导致社会就业竞争环境受到诸多质疑,农村贫困大学生难以得到公平竞争的就业机会。其三,可提供的岗位数不足。由于当前我国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多数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第二、三产业正在制定和实施减编或裁员增效计划,导致就业岗位的社会需求数量不足,暂不能吸纳如此庞大的高校毕业生队伍。其四,可提供岗位的质量不高。为了降低成本和最大程度地追求利润,有些用人单位只提供工资低、福利差的岗位,没有五险一金,也不提供食宿,与农村贫困大学生的期望值有很大差距。

(三)人才服务机构因素

人才服务机构是人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人才供需双方的重要桥梁,是人才市场发育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对于人才市场体系建设,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提高人才市场配置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人才服务机构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在经济发展和人才流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总体而言,当前我国人才服务机构还存在着总体实力不强、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业务范围窄、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能力弱、诚信问题严重、缺少行业协会管理协调、项目收费过高、提供岗位质量过低和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服务免费项目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农村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难以从中获益。

(四)高校因素

高校作为提供教学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近年来随着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条件不断改善和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通过人才培养、发展科技、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等方式,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尽管如此,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高校因素仍然非常明显。首先,过于重视经济利益,盲目扩招,造成了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就业市场日趋饱和,就业竞争已经日趋激烈。其次,人才培养目标错位。尽管应用型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最为缺乏的,但很多高校尤其是地方普通高校仍然将人才培养目标思维定势为学术型人才,走不出“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怪圈。第三,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很多高校过于重视眼前利益,不看长远,在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管理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监控、实习基地建设、就业指导和服务等方面舍不得智力和经济投入,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得到切实保障。第四,资助工作育人机制尚不完善。很多高校在资助工作中尚没有形成完善的育人机制,没有建立起包括理想导航、诚信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在内的辅助课程教学体系及运行机制,致使农村贫困大学生素质教育计划难以顺利开展,其综合素质和能力难以得到最大限度提升,不能很好地解决自身“出得去”的问题。第五,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尚不到位。有关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在很多高校中仅作为“简单加餐”的方式进行,流于形式,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指导和服务的原则、理念、目标有待确立,方法有待改善,内容有待扩充,途径有待拓展,能力保障、动力机制和长效机制也有待建构,无法有效提升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五)自身因素

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其自身因素也显而易见。首先,就业价值倾向偏颇,大多数农村贫困大学生更愿意到能挣大钱的大城市、大公司工作,而不愿到条件艰苦的老少边穷地区和乡村工作。当前我国基层社会建设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但由于大学生就业价值倾向偏颇的原因,这些地方常常出现要不到、分不来、留不住的尴尬局面,而在大城市则常常出现大材小用、失业的现象。其次,心理误区明显。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自卑。自卑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缺陷,对个体活动的顺利进行将产生负面影响。农村贫困大学生的自卑心理使得其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常常缺乏获取工作的自信和勇气,而遭受挫折越多,自卑感越强烈,越不敢面对求职。2)怯懦。怯懦也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缺陷,具体表现为胆小和脆弱。对个体活动的顺利完成同样将产生不利影响。由于怯懦,农村贫困大学生在面试中常常出现面红耳赤、心惊肉跳、语无伦次、答非所问的情况,难以正常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3)焦虑。农村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和社会关系缺乏,毕业后的就业难以获得父母帮助,也不可能靠“啃老”生存。当其在就业中受到挫折时,往往表现出强烈的焦虑心理,进而出现不思进取、情感淡漠、沮丧失落、意志麻木等反应。其三,职业素养有待提升。当前社会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贫困大学生在入学前的综合能力本身就不高。由于经济拮据,加之其自卑、怯懦的心理,加之对学业的担忧和对就业的担忧,入学后便把自己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很少参与其他社交活动,担任学生干部的也不多,忽略了实际应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造成其就业能力的缺乏。

(六)家庭因素

从家庭因素的视角看,导致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有:首先,社会关系缺乏。现今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都是通过家庭所拥有的强大社会关系来完成的,家庭已经成为影响其子女就业的主要因素。这对于严重缺乏社会关系的农村贫困大学生而言,就业中的不公平是显而易见的。其次,家庭成员的自卑心理也同样突出。家庭成员由于自卑,加之认识不到学校就业工作部门和专业教师在大学生就业帮扶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般也不会采取主动的姿态和学校就业工作部门、专业教师、辅导员老师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因而也就丧失了本来可以争取到的学校推荐就业的机会。最后,农村贫困家庭对子女就业的干预过多。子女找份好工作以改变贫穷的面貌是所有农村贫困大学生家庭共同的期盼。因此他们总要对其子女的就业进行或多或少的干预,并要求其子女到工资待遇高和福利待遇好的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工作,不愿意他们到农村、边远地区、基层去从事艰苦行业工作。受家庭干预的影响,农村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人云亦云,没有主见,过分注重经济利益、地域范围和社会地位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不够理性,难以达成自己的求职心愿。

二、解决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

解决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的大工程,首先需要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首先,党和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大投入,集思广益,制定出一系列有利于其就业的政策,并通过新闻媒体的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宣传这些政策来引起整个社会对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的高度关注,以便这些政策精神日后能得以更好地贯彻与落实。其次,党和政府还要在原有的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其内容。比如在进一步增设国家和地方基层项目的基础上,还要对于那些积极参加这些项目的农村贫困大学生要给予更多的经济和智力支持,以便产生他们愿意来、愿意干、留得住的良好效果。再次,还要对那些积极开展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支持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适当的资金支持,对于贯彻与落实该政策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要大力宣传和表彰。最后,也是最主要的,党和政府仍然要坚持不懈,不断壮大和发展国民经济,从而为农村贫困大学生提供足够的高质量就业岗位。

(二)充分发挥高校的引导作用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专门机构,同时也是毕业生和政府、用人单位沟通的桥梁。解决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要充分发挥高校以下四个方面的引导作用。

1.政策引导。当前我国众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而许多边穷地区又招不到高素质人才的现象客观存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便是高校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当前,国家虽然颁布了很多最新就业政策,也给予了相应政策上的优惠,如西部计划等。但已有的研究表明很多大学生对这些政策还非常陌生。因此,在当前就业形势下,高校务必要加强国家颁布的就业政策宣传教育,用实际行动去排除他们到西部就业的思想顾虑,引导更多的农村贫困大学生毕业后立志于服务中西部的农村和基层建设,去那里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为祖国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知识引导。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用人单位而言,知识是其未来科学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用人单位在招聘中从来都没有忽视知识的重要性,不仅要考察求职者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考虑求职者的课外知识是否丰富。由于过于看重学业的顺利完成,农村贫困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往往过于注重课内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课外知识的获取,导致其课外知识缺乏,这不利于他们的就业。因此,高校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仅要科学引导他们掌握好课内知识,还应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他们人文科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知识的训练。

3.能力引导。很多农村地区贫困大学生深知父母之不易,为减轻父母经济压力,在校学习期间一心想获得奖学金,于是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专业学习上,造成其综合能力的缺失。而综合能力恰好又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条件,这也必将不利于其今后的就业。因此,高校应大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其人才培养规格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对于农村贫困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更要科学引导其主动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为此,高校首先要培养他们锻炼能力的意识,让他们正确认识到能力对于其今后就业的重要性;其次,要为他们打造综合能力训练平台,并优先为他们提供锻炼能力的机会;再次,对于只顾学习的农村贫困大学生,更要及时引导其主动参加班级活动、各种社团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农村贫困大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实岗锻炼,并能在其中大力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4.心理引导。高校应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加入相关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便对其就业心理障碍进行心理引导,化解其就业心理危机。首先,要通将学生的就业心理调适纳入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和就业心理讲座中来,让他们系统地学习心理知识,掌握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其次,要针对部分农村地区贫困大学生矛盾与困惑、焦虑与烦躁、自卑与忧郁、攀比与从众、依赖和消极等特点,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开展个性化的就业心理辅导,打开他们的心扉,解开他们的心结,从而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品质。具体地说,就是要积极教育他们在求职择业中不要有自卑、自负、怯懦、焦虑、嫉妒、不满、侥幸和依赖的心理;要做到有信心、有合理期望值、有承受挫折的准备;要做到有自主创业、基层就业、先就业再择业、甚至失业等心理准备。做好了这些就业前的心理准备,他们就能够在求职的过程中放松自如,坦然面对困难,最终成功实现其“就业梦” [6][7]。

结语

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复杂的,文章从就业帮扶政策、用人单位、高校等六个方面对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潜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初步的对策与措施。但需进一步指出的是: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社会性大问题,这个问题要想得到最终解决,仅靠党和国家的主导和高校的引导是远不够的,还需要其他各方主体(如用人单位、人才服务机构、家庭、其他社会网络等)的共同努力。而只有各方主体联动起来,群策群力,协同开展工作,才能使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成才之路更加顺畅与宽广。

猜你喜欢

用人单位人才农村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人才云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