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重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2015-04-14曹树明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汉族少数民族民族

曹树明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陕西西安710119)

为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习近平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将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作为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此中他提出,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个主张与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一脉相承的,因为文化体制的改革,最终必然要落实于教育的改革。为了保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顺利进行,教育部又制定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这一系列的重要举措无疑将促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广泛传播和持续深入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与当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的良好契机。本文则意在强调,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

一、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长期被忽视的原因

事实上,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宣传教育一直都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

第一,从历史根源上看,主流文化传统中长期的夷夏之辨形成一种大汉族主义的思维习惯,阻碍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宣传教育。夷、夏在早期文献里有指称地理区别或种族区别的,如《说文》谓:“夷,从弓从大,东方之人也”,“夏,中国之人也”,但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家思想里,则主要是从文教意义上来区分二者,用以表示野蛮和文明。孔子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论语·八佾》),明确宣称野蛮的少数民族虽然有君主,但还不如文明的华夏民族没有君主的时候。由此,儒家又进一步主张用文化来感召少数民族:“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柔远人”(《中庸》)。时至当代,56个民族在国家政策上都得到了同样的尊重。然而,夷夏之辨造成的思维模式几乎成为人们思考问题的定势。是以,少数民族文化一直处于被严重忽视的境遇,对其文化遗产的广泛的宣传教育更是没有提到日程。

第二,从史料的角度看,少数民族文化的原始史料不利于它的广泛传播。这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史料特征有关:(1)少数民族文化史料使用的是他们本民族的文字,在缺乏翻译版本的情况下,大部分其他民族的人是无法阅读的;(2)有些少数民族则根本没有文字,其文化只是通过神话、传说、史诗、谚语等形式口头传播。这种口述史料的搜集难度较大,也很难保证客观性。“一些原始宗教的资料、经文等没有文字材料,都在祭师的记忆中,而这些祭师如萨满教的萨满、彝族的毕摩和苏尼、纳西族东巴等,凡资深、掌握丰富资料的都已年事很高,有相当一部分这样的人故世,已经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如果我们不抓紧时间从现在还健在的那些老人那里抢救这部分宝贵的文化遗产,那么,这些珍贵的资料很可能和这些老人一起永远在地球上消失掉。”[1]

第三,从少数民族群体看,他们的某些特征限制了其特色文化的广泛宣传。少数民族地区一般分布在较为偏远、落后的地区,在这种条件下,该群体的受教育水平偏低,有些接受教育较多的人也主要接受的是汉族文化的教育,而对其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则知之甚少。所以,他们自己没有能力很好地传播其优秀传统文化。再者,少数民族群体中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文化研究者,与主流文化研究者之间缺乏应有的深度的学术交流,这也限制了外民族对他们的文化的了解。尤其令人担忧的是,某些少数民族为了促进旅游,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利益,已经改变了他们原生态的宝贵文化。

二、加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既然少数民族文化一直处于不被了解的尴尬境地,那么加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

首先,加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不仅能够显示对各个少数民族的充分尊重,而且能够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民族认同、民族情感,进而增强国家的凝聚力。中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因而中国古代灿烂辉煌的文化是由56个民族共同缔造的乃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与这个事实不相应的是,少数民族文化很少真正进入对普通大众进行的教育活动中。而只有加强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才能使更多的人了解它、尊重它,逐步剔除自古代夷夏之辨中遗留下来的大汉族主义的思维定势,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健康的文化格局。所以,多元一体应该成为中国文化教育追求的理想格局。证诸国外的实践经验,“多元文化教育思想的兴起,在苏联、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一些多民族国家中引起了极大的重视,并且在实践中也作出了积极的探索,为解决这些国家内部的民族问题提供了很多的方便,使得这些国家的民族教育和民族文化得以健康和谐地发展。”[2]在思想界,美国民族学家本尼迪克特曾指出,“真正把人们维系在一起的是他们的文化,即他们所共同具有的观念和准则”,但一个民族既要强调它本民族文化的“长处和优点”,“同时又(要)承认在不同的文化中发展起来的不同的价值”[3]。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吸取思想家的合理主张,从而“弘扬中华和谐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4]。

其次,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且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宣传。少数民族拥有独特的语言、习俗、服饰、舞蹈、音乐、民居和思想等,为我们的语言学、民俗学、艺术学、文学和哲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与汉族文化不同的异质性资料,这些资料对中华主流传统文化的研究起到了补充完善的作用。就作为文化之核心的哲学而言,少数民族地区就保留了很多关于哲学萌芽的史料,而关于哲学萌芽的论述,正是现在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如“汉族的盘古神话只留下一些碎片,而少数民族的创世神话中则十分生动而精彩。汉族关于周易八卦及阴阳五行观念的由来,早已模糊不清,而在少数民族中类似的观念,则非常具体。”[5]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哲学的教育,必然会从一个侧面推动中国哲学史的整体研究。

再次,少数民族文化与作为主流的汉族文化之间在交流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互动和融合,总结其中的规律,能更为清晰地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路径,从而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提供经验。关于少数民族文化进入汉族文化的史实,劳思光先生曾就秦汉之际做出总结:“南方道家的形上旨趣,燕齐五行迂怪之说,甚至苗蛮神话、原始信仰等等,都渗入了儒学”[6];朱熹致严时亨的信件中云:“正是回教所谓全体堕在气质之中底意思”[7],这则显示了他对回教思想的关注和融合。关于汉族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渗透,更是不胜枚举。明代中期白族思想家李元阳著有《心性图说》,推崇阳明心学;回族哲学家李贽主张“童心”说,思维方式、话语系统等与儒学如出一辙;纳西族的《碧庖卦松》所讲占卜之术中“长男”、“长女”等话语则明显来自汉族的《周易》。一般认为,文化的共有性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支撑。是故,总结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共有”必然会提供相应的参照。而这种总结的前提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让人们了解它的最主要的途径则是教育。

三、加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教育的策略

少数民族文化包罗万象,内容驳杂,分布的地域也不集中,因而加强优秀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不能漫无目的,而应采取一定的策略,做到有的放矢。

首先,将加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这是该项主张顺利实施的首要前提。换句话说,我们不能止步于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熟知,而应进一步挖掘其现代意义,真正使其精神内涵参与到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中来。

其次,将少数民族自己对本民族文化精髓的学习宣传与汉族对其民族文化精髓的学习宣传结合起来。无论是从语言还是从生活环境来说,少数民族人员都具有汉族所不具备的学习少数民族文化的条件。所以,他们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必将极大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传播。汉族也应迎难而上,以充分的热情学习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有条件的还可以到相关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去搜集文字史料和口述史料,实地体验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加强对其文化的感性认识。少数民族人员是处于其所学习研究的文化之中的人,容易理解学习研究的内容,但由于民族情感也容易赋予其非理性的成分;汉族人是处于其所学习研究的文化之外的人,理解学习研究的内容会相对较难,但由于是局外之人,所以更能保证其分析的客观、理性。也就是说,两类学习研究人员各有自己的优势。故而,他们之间应不断地就相关问题进行交流、探讨,以期更好地理解和传播少数民族文化。

最后,在学校的相关课程和教材中给予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适当的位置。士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因而在优秀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初步实施阶段,教育对象应该首先考虑已经具备一定文化基础的师范类大学生。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快,热情高,而且他们毕业后从事的是中学教育,有机会将其所学慢慢地灌输给下一代。鉴于此,已在师范类高校广为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就有必要从选修课逐步变为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的教材中也需设置相应的讲述少数民族文化的章节。问题在于,是将少数民族文化穿插在课程的各节课堂或教材的各章节之中,还是单独讲授或专设章节?笔者以为,初步实施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阶段,在课堂上单独讲授,或在教材中专设章节,效果或许更好,因为单列更能引起注意。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围绕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教育的所有这些工作都“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8],以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

[1]佟德富.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15-16.

[2]陈兴贵.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5):30.

[3][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北京:三联书店,1988:18.

[4]张立文.弘扬中华和谐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N].光明日报,2008-04-22(009).

[5]刘文英.中国哲学史史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61.

[6]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第二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

[7]朱熹.朱子全书(第23册)[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964.

[8]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N].中国教育报,2014-04-02(3).

猜你喜欢

汉族少数民族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国家视野中的河湟汉族